北京市妇联家庭工作培训班举办
北京市妇联家庭工作培训班顺利举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家庭文明建设,4月13日-15日,北京市妇联联合北京市妇女干部学校共同举办家庭工作培训班,来自全市16个区县妇联、街道、社区和学校的家庭工作负责人近70人参加培训。北京市妇联副主席周志军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培训邀请北京大学书同家庭文化与家长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书同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北京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齐大辉教授主讲。齐教授围绕“家风文化与家长教育”、“家庭沟通与情绪管理”、“家庭公约与目标管理”、“公约辅导与案例分析”、“家族遗传与信息测评”和“儿童健康与伴随成长”等六个主题展开系统讲解,旨在通过对各级家庭教育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加强家庭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推动全市家庭工作顺利开展。
齐教授认为,家长教育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战略工程,家长教育对未成年人成长具有“决定性价值作用”和“预防性社会功能”。家庭文化是社会文明的根基,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公民素质的源头、群众路线的桥梁、国家治理的抓手。在三天的培训中,齐教授通过理论梳理、教具演示、案例分析等方法系统讲解了《家庭公约》的核心理念和使用方法。齐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大家深刻了解了其经过十几年研究和实践总结的家庭教育核心理念,如“未成年人问题的本质是成年人不成熟的家庭教育问题”,“家长教育重在观念改变,孩子教育重在习惯养成”,“教育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慢是教育的硬道理,孩子的成长经验不可替代,过程不可超越”,“知识不是力量,重复才是力量”。
培训期间,齐教授详细介绍了使用《家庭公约》、制定家庭目标管理的具体方法,大家现场学习并体验了如何使用家庭公约的教具--扑克牌。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家庭公约》的使用方法和作用,学员共同观看了CCTV12套《见证》栏目近日播出的《家规72小时--丢了魂的孩子》节目,大家见证了一个夫妻濒临离婚、孩子患网瘾的家庭,运用《家庭公约》四个月后发生的巨变:夫妻和睦,孩子的学习成绩大幅提高。部分已经在家使用《家庭公约》的学员代表也现场与大家分享了实施《家庭公约》后自己及家人发生的变化,已经参加本次培训的深刻感受。
本次培训还邀请了文化学者、政策研究专家、北大公学客座教授、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李漫博,传统文化资深讲师田易生和北大公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张雅杰等几位专家,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与家庭危机”及“青少年营地教育”等主题与学员进行了交流分享。
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将在随后的45天内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完成《家庭公约》实操作业,期间,专家将组织两次面对面辅导培训,指导学员更好地实施《家庭公约》。
编辑:aly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