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局组织科技成果现场观摩培训

05.06.2018  18:12

  北京农业围绕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首都功能定位,充分发挥首都科技资源优势,依托北京市创新团队建设、市科技计划项目、试验示范推广项目等,全力打造品种优质、生产绿色、产品上乘、品牌过硬的都市型现代农业,逐步建设成为国际农业技术展示的窗口和引领国内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中心。

  为了总结和展示近年来研发的科技成果,6月1日,北京市农业局举办北京市科技成果现场观摩培训会,市财政局、市科委、市农委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市农业局有关处室、局属推广单位,有关区农委、农业局和10个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经济岗位专家、新闻媒体记者约100人参加。

  

  根据当前可展示的技术成果,本次观摩重点安排了优帝鸽业的种鸽试验站、中地种畜有限公司的奶牛综合试验站、顺义沿河特种蔬菜种植基地的西甜瓜种植、小汤山特菜基地的番茄和彩椒工厂化生产、叶类蔬菜工厂化生产,并集中展示了近年来研发的部分科技成果。

  

  目前,共建设了果类蔬菜、叶类蔬菜、食用菌、西甜瓜、粮经作物、生猪、奶牛、食用菌、观赏鱼和鲟鱼鲑鳟鱼共10个创新团队,共设置10市级研发中心、54区县级综合试验站、175村级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凝聚了首都398名农业科技专家队伍。

  

  

  北京农业科技紧紧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定位,在自主研发创新、集成创新和推广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10年来,依托创新团队等项目共开展试验研究2400余项,选育农业新品种(系)150余个,示范推广新品种280余个;研发和集成新技术550余项,示范推广新技术720余项;开发新产品250余项,示范推广新产品330余项;获得专利授权600余项,发表论文2500余篇;共培训农民28万余人次,产生经济效益超过150亿元,为北京农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家禽产业重点在新品种选育、功能性食品开发、高效生态养殖模式集成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参与选育了农大3号、农大5号、京粉2号和大午金凤等蛋鸡品种,其中农大3号蛋鸡是我国自主培育、世界上第一个矮小型蛋鸡配套系;农大5号蛋鸡生产性能和主要性状较农大3号有所提高,同时实现了根据羽毛生长的速度快慢辨别雌雄。“农大3号”和“农大5号”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0%。搭建了家禽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平台。目前已经成功应用4个分子标记,创新性地研发了3个主要分子标记,包括“深棕红羽色标记”、“绿壳蛋色分子标记”、“北京油鸡多趾基因分子标记”。已应用“鸡蛋鱼腥味分子标记”成功剔除了“农大3号”、“京红京粉”系列蛋鸡纯系中的鱼腥味等位基因,提升了鸡蛋品质。借鉴“药食同源”的理念,开发出了ω-3功能性鸡蛋、ω-3功能性北京鸭、ω-3功能性鸡肉以及富硒蛋、天然虾青素鸡蛋等产品。北京优帝鸽业有限公司作为北京市家禽创新团队综合试验站,主要致力于硒鸽养殖,集成示范种鸽营养代谢、种鸽生产性能测定、肉鸽人工孵化技术和自动化饲喂等技术。肉鸽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和营养保健价值,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高附加值的特色畜牧业,在丰富禽肉和禽蛋供应结构和高端需求中具有重要作用。

  

  奶牛产业围绕安全优质奶生产和养殖生态环境治理,在研发创新与京津冀“奶牛保姆行动”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自主研发的新兽药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泌乳期)等四种新兽药填补了国内空白,治疗效果与国外产品相当,用药成本比国外同类产品低60%以上。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立的“奶牛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是目前我国唯一经过认证的奶牛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已应用于全国青年荷斯坦公牛的遗传评定工作,北京市进入农业部畜牧良种补贴项目的种公牛数量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目前已有86头荷斯坦种公牛在美国动物育种协会备案,北京种公牛已跻身到世界高端种牛行列。研制的冰岛酸奶,其蛋白质含量高达3.0g以上,比普通风味酸奶国家标准多30%蛋白质,具有低脂、高蛋白、高钙的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此外,研发的犊牛代乳粉、快速监测试剂盒,布朗尼酸奶、 A2β-酪蛋白纯牛奶等大量高端新产品,深得市场青睐。团队累计为产业直接增收2.84亿元。在北京中地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主要集成示范了“黑膜储水袋先厌氧发酵技术”,达到了废水处理回用、有效降低奶牛场臭味等效果。集成示范了奶牛高效繁殖、乳房炎防治新兽药、富硒牛奶生产等28项套装技术。平均乳脂率4.05%,乳蛋白率3.35%,牛奶品质达到了优质乳标准。

  

  西甜瓜产业围绕观光采摘和设施高效生产,构建了“一控两减”技术体系、集成了西甜瓜观光采摘种植等六大高效技术模式。育成新品种(品系)25个,形成了类型丰富的系列化品种格局,提高了西瓜甜瓜品质。其中小型西瓜京颖和超越梦想占北京市场份额的90%以上,中果型西瓜华欣等占北京市场份额的82%、占北方生态区市场份额的17%。研究示范了膜下微喷等节水技术,年节水56.7万方;集成了减量施肥技术,减少化肥用量19%;集成了两套病虫害全程绿色立体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17.3%。研发应用小型西瓜高密度种植模式,平均含糖量提高0.85个百分点、商品率提高20个百分点、产量提高25%。小果型西瓜长季节种植模式供应期延长82天。重点打造了大兴庞安路和顺义龙塘路等两条西甜瓜产业带以及“老宋瓜园”、“御瓜园”和“世同瓜园”等观光采摘园区。依托北京企业向外埠复制输出“北京牌”西瓜种植模式,在云南、天津、河北等地建立生产基地1000多亩,供应北京优质西瓜300万公斤。

  

  

  

  

  果类蔬菜产业以“工业思维”为引领,以“科技引领、高产高效、资源环保、质量安全”为目标,育成了综合性状优良的绿色优质安全果菜品种19个,如:农大24、农大11-28、胜寒740等已成为部分地区的主栽品种。建立了品种信息库和番茄、辣椒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完善并建立了重要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体系,提高了育种效率。自主研发功能性水溶肥料、根际有益微生物等产品,以及自走式移栽机、温室果蔬风送高效施药车等省力化配套装备32项。研发和集成套管嫁接技术、果菜品质提升技术、自动化水肥管理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68项。在小汤山特菜大观园基地重点展示番茄和甜椒工厂化生产模式。目前,突破番茄41kg/平米单产记录,辐射带动常规设施果菜工厂化生产1000亩,年产出超过15公斤/平米 。

  

  

  叶类产业以景观农业、工厂化生产和高品质绿色安全生产为目标,开展叶菜品种的选育和筛选工作,以及节水、有机、轻简节能、绿色安全等集成技术。选育了42个优新品种,北生1号、北散生2号等高产高效耐热抗抽薹品种,北紫生1号、京研紫快菜等高效生产及功能性叶菜新品种,引领北京及全国的叶菜发展。独创并应用活体采收技术和水培手持播种机应用技术,减低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3-4倍效率。研发新型鲜切蔬果的保鲜包装材料及保鲜体系,将果蔬原料保鲜期延长1-3天,鲜切果蔬产品保鲜期延长2-9天,使果蔬商品率提高至少15%-20%。同时,减少了城市垃圾污染,是“绿色农业”、“绿色北京”建设的重要支撑。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及肯德基、必胜客等知名品牌的鲜切菜供应商。叶菜工厂化水培生产采用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并选择与环境条件配套的品种,可实现周年不间断生产,年产量可超过21.6公斤/平米。

  

  针对绿色、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组织开展生物天敌、有益微生物的工厂化繁育与应用技术研究,取得显著成效。开展生物天敌工厂化繁育研发与应用,建成寄生性天敌繁育基地和扑食性天敌繁育基地各1个,建设天敌昆虫规模化繁育生产线8条,筛选研发天敌新品种6个,研发天敌繁育关键技术10项,年产能1000亿头以上。实现了设施农业4种主要害虫的天敌防控全覆盖。天敌产品除了服务京津冀走向了国内10多个省市。天敌商品的应用亩平均减少农药使用5-8次,降低农药用量30-50%以上。生物天敌的研发应用对支撑全市及国内农药减量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