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大幅提高优质教育供给
人民网电(记者林露)北京各区县深入推进本区县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富有区域个性的多彩版图,16幅区域教育的新版图已经呈现在市民面前。
据了解,为推进优质均衡,力促教育公平,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加强市级整体统筹,带动各区县要有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实质性扩大。
市级部署带动各区县因地制宜、谋划布局,整合开发本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圈,着力“两个杠杆”,撬动“两个突破”,即以优质教育资源的重组和整合为杠杆,撬动公平与均衡问题的突破,从根本上缓解择校矛盾,实现教育公平从机会均衡向实际获得的均衡迈出实质性步伐;以考试评价改革特别是中高考改革为杠杆,撬动素质教育与减负问题的突破,形成以优质、均衡、公平为特征的“北京新教育地图”。
功能定位:教育优先服务区域经济
根据区域功能定位,抓住“综合改革元年”的黄金机遇期,因地制宜谋篇布局,是这16幅区县教育地图出炉的一大特点。
按照北京市布局,16区县被划分四类区域: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这成为各区县绘制教育地图一个重要坐标系。
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东城、西城,集中体现首都政治、文化中心功能。两区共同的特点是名校老校资源丰厚。为此,在教育优质资源供给的方式,两区主要选择了内部盘活促均衡,力破择校。东城在10年学区化改革基础上,将学区制升级改版,全区所有教育机构统一纳入8个学区,构建“入盟(深度联盟)入带(优质资源带)一贯制(对口升学)”的资源大通道,学区内贯通优质资源;西城区首次试行学区制,建立11个学区,并在原有4大教育集团基础上,今年将增加到15个,全面推进横向研训一体、纵向学段衔接,力促高位均衡。
作为城市功能拓展区的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担负着拓展外向经济服务、大力发展高端产业的区域功能,对优质教育布局的需求迫切。朝阳区根据10大功能区,定位优质教育分布,其中CBD功能区所布设的优质校达37所,占比近40%。丰台、石景山着力在与西城、海淀、东城的相邻点上布点留生源,把好学校办到学生家门口。
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5个区是城市发展新区,承接中心城区疏散的人口和功能。在这5个区的教育地图中,其改扩建学校的项目远远多于其他三类功能区。顺义3年内的学校改扩建项目达到61个,大兴区有54个,昌平今年就有12所新建名校9月开学。通州区抓住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契机,将引进城区5所示范高中校区,如此体制性突破标志着副中心教育的跨越发展。可以预见,新城教育的超常规发展,牵引人口疏解、产业转移,正在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奠基。
在北京天然屏障——生态涵养发展区,驻守着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5个区县。在它们的新教育地图上,依据城区、川区、山区的人口与经济发展需要,有所侧重分类布设资源点,引进名校、快速提升本土教育质量是共同的举措。其中,门头沟力度最大,针对山区、城区、小城镇三类布局,引进优质校达10个,占全区学校数量近四分之一,门城地区优质资源点达34个,或将成为京西优质教育新高地。
增量推进:提供优质供给放在首位
各区县教育新地图,如同区域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份量化“成绩单”。从地图中可见,所有区县都把提供优质教育供给放在改革首位,采取了“增量推进,存量盘活”的方式,既做加法——新建、改扩建学校,又做减法——整合资源,改造薄弱校并入名校一体化管理。
截至3月30日前,几乎每个区县都拿出了学位增长的“计划表”,按照时间节点可分三类:
计划最长远的是东城区,提出在2020年前,6年内全区优质学校增加33所,扩大优质学位6450个。
多数区县做了3—4年内计划:石景山3年内新增学位7600余个,门头沟新增1.5万余个,房山9580个,大兴4.3万余个,顺义1.8万余个;丰台区4年内新增学位近4万个,通州增4万余个。
有4个区县仅计划到年内:西城今年新增优质学位800余个,海淀1万个,朝阳8200个学位,昌平6000个。
扩大供给:三种模式打出组合拳
让老百姓家门口就有好学校,“上好学”的热切需求“倒逼”综合改革推进。扩大优质教育布局,各区县教育新地图上描绘出三种模式:
第一种,“外引模式”:引进外省市、城区名校。除了东城、西城、海淀三区是内部优化、少有引进之外,其他所有区县都采用了“外引模式”。这包括引进名校办分校、城乡一体化学校、引进高校资源办分校等,的确是快速扩大供给的捷径。
仅以市级推动的城乡一体化办学项目为例,全市65所学校中,丰台、大兴、昌平、房山分别拥有6所;朝阳区则拥有7所,外加近年从外省市和城区引进的16所名校,朝阳迄今已有23所引进名校,成为城区引进“大户”。
北师大是高校中多次被引进的“大户”。朝阳、丰台、石景山、顺义、大兴、昌平、平谷、密云等8个区县共引进了17个北师大附属中小幼分部,昌平区更是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一条龙”引进。此外,首师大、人大附中也是优质资源输出的热点校,分别为输出了10所、5所分校。
不过,挂名的“翻牌名校”早已不吃香,吃香的是“同形同构”:“一长两校”引领下,在课程、管理乃至文化的全方位融合。通州正致力引进5所示范高中“校区”,原班人马入驻办学。
第二种,“本土整合模式”:成为资源共享、教师交流的载体。这包括以东城的“学区制”,西城的“教育集团”,海淀的“一校多址”,丰台、房山的“教育集群”,大兴、延庆的“协作区”,顺义的“联盟组团”等,核心是一条主线——打开每所学校大门,在区域统筹下建立共享共研的新平台。
在山区与城镇差异较大、距离较远的远郊区县,并没有照搬城区学区制改革,而是创造性地推出超越地理概念的“学区”,将山区校、川区校、城区校联手,结对帮扶,抱团发展。例如,平谷以课改为纽带,组建教研基地联盟;延庆组建8大协作区和1个高中联盟,“1+X”捆绑发展;密云推出“城乡三联”,建立城区教育联合体、城乡联办手拉手、以办学特色为核心的联盟校,各有定位和目标,与学校考评挂钩。
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区县开始打通学段、纵向贯通,通过软性的研修一体,为硬性的“对口衔接”“一贯制”“教师县管校用”“干部教师交流轮岗”铺路,探索“硬措施软着陆”。
第三种,“跨区合作模式”:穿越区际边界的深度合作。石景山与北师大合作继续研发“绿色教育”理念和模式,而今,“绿色”之前更加上了“高端”的目标;通州将与东城、北师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分别在师生交流、跨区选课和战略研究、质量监测等实质性合作;怀柔、延庆继续与城区优质校“手拉手”,怀柔所有学校与西城优质校对接。
这三种模式的结合,打出了扩大供给的“组合拳”,瞄准扩优提质,不仅扩大了优质资源的辐射面,也生成了新的研训资源,教师专业发展从本校到跨校,乃至跨区,成为内涵发展的增长点。
治理方式:努力突破制度瓶颈
扩大优质供给,带来了量上的显效,然而,根本还在于质上的提升。
在区县教育地图中,一些区县正在突破体制束缚,释放办学活力。东城区构架了整体学区资源通道后,将两委机关的干部、各校干部纳入到整体联动的通道中,实职调用新岗位,力图打破干部部门化的僵化用人体制;朝阳区重构领导分管学段,分别设立义务教育和高中学段分管副主任,探索管理方式无缝对接;丰台、密云借势创办了理事会制的名校办分校;门头沟以全员聘任为切入,激活用人、绩效考评的办学自主权。
能否充分运用市级政策引导,也在考验着区域教育治理能力。例如,市级提出的政府购买教育社会服务,就意味着政府、市场、学校间的边界变化:政府的有限责任,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释放。
如何向社会资源开放,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让师生获得更多优质教育的选择,这是教育公共服务充分利用市场因素发展的新机遇。无疑,这需要灵活的思维方式和治理能力。
门头沟与民办品牌巨人教育集团合作,建立九年一贯制的巨人实验学校,今年9月开学将提供960个优质学位;延庆县一年前引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使长期困扰师生的英语短板有了显著提升;丰台区今年将在毕业年级依托民办品牌机构对师生进行培训。不少区县在纠结教师匮乏、经费短缺的时候,有的区县早已先行试水、尝到甜头。
65所城乡一体化学校遍布16区县
2014年,北京城乡新区一体化学校再添20所,与过去两年建设的45所学校一起,共同出现在“北京新教育地图”上,形成北京市优质教育资源新的增长点,促进各区县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大幅提升。
北京市立足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从2012年起至今,市政府连续三年以政府实事形式推进城乡新区一体化学校建设。2012年重点建设了15所学校,新增学位9012个;2013年城乡新区一体化学校建设项目扩大到了30所,新增学位数24881个;2014年增加20所学校,9月预计招生6540人。
在这幅以优质、均衡、公平为特征的“北京新教育地图”上,布局了65个优质教育资源新的支撑点和生长点。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张地图将是一幅动态生成的地图,最终,若干教育高地将会连片成为一个优质教育“高原”,大幅提升北京优质教育的覆盖率,满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