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数据交易平台上线

22.12.2014  09:51

  北京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近日正式上线。针对大数据如何保障市民个体隐私的问题,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总裁胡才勇说,来自政府的政务类大数据经过“脱敏”处理后才能对外交易。

  据悉,该平台是在北京市经信委等政府部门和创业联盟的指导下,与科研机构、数据卖家、交割平台达成深度合作,为数据消费者提供服务。记者在刚上线的大数据交易平台上看到,数据交易里已有一些交易内容,数据规模为10000万个的原始数据标价从1000元到50万不等,北京一家数据公司销售的贵阳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从1998年到2013年每年的数据销售价格是1000元。另外,贵阳市小学名录与幼儿园名录等数据也在公开售卖,售价也是1000元。

  胡才勇说,很多民生领域的原始数据难以直接为普通市民服务,而这些数据在一些公司的加工处理后,就能让更多的市民体验到大数据带来的便利,“比如北京遇到大雨就会有下沉式立交桥下有积水。那么,哪些立交桥下经常有积水?目前积水多少?这些原始数据经过处理后,就能给市民出行提供帮助。

  大数据交易是否会暴露个人隐私?胡才勇表示,政府是政务类大数据的主要拥有者,这些政务类大数据在售卖时要进行“脱敏”处理,删除个人敏感信息。比如,公交路口的摄像头拍下了大量的原始数据,这些原始数据是不能对外出售的,出售的大数据要经过“脱敏”处理,就是将其中涉及隐私的部分删除掉,简单说就是可以售卖这个路口某个时间段有多少人车通过,不能售卖涉及个体的出行信息。“一家宾馆将住客的原始信息出售,这肯定违法,但是如果出售的大数据是说明这家宾馆一段时间内有多少人入住,男女比例是多少,这些是合法的。” J159


  京报网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京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