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15年十大新闻

31.12.2015  13:48

为更好地总结学校过去一年的发展建设情况,回顾2015年发生在北大的重大新闻事件,从而凝聚全校师生力量,共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北京大学新闻中心在对校内外主要新闻媒体广泛征集意见讨论的基础上,发布2015年北京大学十大新闻。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任命林建华为北京大学校长

2月15日,北京大学举行全校教师干部大会,中组部副部长潘立刚宣布林建华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此前,林建华为浙江大学校长。3月5日,国务院正式任命林建华为北京大学校长。

林建华1978年至1986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先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6年起,在北京大学任教。1993年起担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9月至2004年12月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后分别担任重庆大学校长、浙江大学校长。

  全校教师干部大会现场   原文链接: 中共中央国务院任命林建华为北京大学校长  

二、北京大学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按照党中央和教育部党组的要求,北京大学党委认真部署和启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书记、校长主讲“三严三实”专题党课。党委常委会传达文件精神、部署落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委理论中心组认真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要求党员干部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强调严以律己,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认真严以用权,真抓实干,实实在在谋事创业做人,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新形象;自觉把“三严三实”融入立德树人、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各项工作中。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践行“三严三实”。各院系各基层单位开展“三严三实”专题党课、报告会、研讨会和交流会以及民主生活会等各项工作。全校上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深入查摆“不严不实”问题,边学边改,促进各项工作认真开展。

  朱善璐书记主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现场

专题链接: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三、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北大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一

12月初,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获奖名单。北京大学共有49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中国儒学史》《希腊古代经济史》)、二等奖24项、三等奖23项,获奖总数连续五届蝉联全国高校榜首。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教育部为表彰和奖励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取得的成绩,激励广大科研工作者严谨治学、勇于创新、锻造精品,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奖项设于1995年,每三年评选一次。

  部分成果展示

原文链接: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中北大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一

 

四、北京大学吴学兵、乔杰、谢灿等课题组和研究团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吴学兵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128亿光年、中心黑洞质量达到120亿个太阳质量的超亮类星体,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发光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2015年2月26日的国际科学期刊《自然》( Nature )上。3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对此进行了重点报道。

  遥远宇宙中拥有巨大黑洞的类星体示意图(图片制作人:上海天文台李兆聿)。背景图片来源于NASA/JPL-Caltech和Misti Mountain Observatory   原文链接: 自然》杂志发表吴学兵课题组在类星体研究领域最新成果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谢灿课题组首次发现了动物对磁场感知的磁受体基因(MagR),其编码的磁感应蛋白具备内源磁性,能识别外界磁场并顺应磁场方向排列,被称为“生物指南针”。这项发现有望解开动物迁徙和生物导航之谜,还为未来发展基于磁感应的分子标签技术和分子操控技术、开发新型磁性生物材料开辟了广阔的新领域。11月16日,国际科学期刊《自然》( Nature )的子刊《自然材料》( Nature Materials )发表了这一重大科研发现。11月1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对此进行了重点报道。

  图片来源:Can Xie et al. Nature Materials , 2015   原文链接: 北大谢灿课题组发现磁感应蛋白:或揭开“第六感”之谜

12月23日,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主持的“人类原始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网络的表观遗传学调控”研究,与吴学兵团队项目共同入选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乔杰团队与北大汤富酬团队合作,克服重重技术难关,揭开了人类PGC神秘面纱的一角。研究成果于2015年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国际杂志 Cell ,引起国内外专家的极大关注。该项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人类胚胎发育过程表观遗传学调控的认识,对研究胚胎发育基因重编程、疾病的遗传或隔代遗传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