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居住环境电磁水平安全

14.04.2015  17:39

  本报讯 “北京地区居住环境电磁水平调查研究”课题组历时数年,对北京多地进行了实地电磁测量,测得的电磁场数据均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

  据介绍,电力在输送与使用过程中,输电线路、变电设备和用电设施的周围,会存在感应电场与磁场。电场是由电压产生,电压升高时电场强度会增大;磁场是由电流通过导线或电气装置时发生的,当电流增加时磁场强度也会加大。在电力或动力领域中,通常将50或60赫兹频率称之为“工业频率”(简称“工频”),工频电磁场是一种极低频电磁场。

  对于传输电能的架空高压线和变电站“电磁辐射”的质疑,并非我国独有的现象。输电线路邻近住宅的工频电磁场是否会对居民健康产生有害影响,已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热点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此前曾明确指出,在电力线路、电缆、民房布线和用电设备周围,确实存在感应电场和感应磁场,但在学术界将其称为“工频电磁场”,并非“电磁辐射”。

  为此,实验人员对北京市区和近郊多个高压传输线和变电站(包括10千伏、110千伏、220千伏和500千伏变电站)周边电磁场进行了实测。将实测电磁场数据和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环保行业标准相比较,输电线路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数值都很小,大约是限制值的千分之几到百分之几。所有现场监测的电磁场数据表明:输变电设备周边的电磁场强度远低于国家限值和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限值,这说明我国供电系统(输电线和变电站)的公共安全性是可靠的,完全能够保证附近居民的健康。

 
京民执罚〔2019〕16号
序号 处罚决定书文号 被处罚人名称(姓民政局
2019年2月城乡低保和城乡特困人员救助情况
    截止2019年2月28日,我市城乡低保人员6.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