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边建“微中心”应引入“海绵城市”等理念

20.02.2017  15: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有专家学者建议在北京周边地区建设若干个承担特色功能的“微中心”,规划面积20至3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最好不超过20万。

《“微中心”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今天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微中心建设与非首都功能疏解”、“微中心的选址原则与条件”、“微中心建设中的政府与市场”等重点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赵弘认为,现阶段加快“微中心”建设,是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抓手。在北京周边地区建设若干个“微中心”,有助于优化北京城市功能布局,加快构建“中心城区—副中心—微中心”的多中心、网络化的都市圈格局。

赵弘指出,全球许多大都市在空间格局演变过程中,为解决城市规模扩大与运行效率的矛盾,将某些功能分散布局到中心城外围的某些区域,形成所谓的“新城”、“卫星城”、“业务核都市”等,构建起了分散化、多中心且有机联系的大都市空间格局。

赵弘认为,所谓“微中心”是指与大都市中心城区保持适度的空间距离,通过承担某种特色城市功能,与中心城形成功能互补、有机联系,且自身具有一定的集聚能力、能够实现职住相对平衡的区域性小城市或者功能性板块。

赵弘指出,目前,北京中心城面积已经过大,如果“微中心”距离中心城太近,不利于为首都留下足够的生态空间;距离太远则会超过“1小时通勤圈”范围,使“微中心”缺乏吸引力。因此他建议,在距离北京中心城40至100公里的空间范围内选址建设“微中心”。

未来北京周边‘微中心’建设必须要有市郊铁路做支撑。”赵弘指出,“微中心”的选址主要是能够通过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与北京中心城实现快速联系,或者属于京津冀“四纵四横一环”城际铁路规划所涉及的区域。

赵弘认为,“微中心”作为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接地,要有一定的空间规模,实现居住、就业、公共服务等功能协调发展。“微中心”的规划面积最好在20至3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不超过20万。

赵弘说,考虑到北京周边区县(市)中心城区已有一定的规模,不宜在原中心城基础上“摊大饼”式扩张。他建议采取“双子城”模式,在距离老城一定空间范围外建设“微中心”,并严格划定生态边界。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室主任陈耀指出,“微中心”最好选址在省县镇里,要尽可能避免重建新城和新镇,最好是依托原有中心镇交通便捷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他特别强调,“微中心”建成后一定要具有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赵燕霞做了题为“‘微中心’建设:战略要点与实施路径”的主题发言。她说,建设好“微中心”是一项系统工程,按照“百年规划”要求,前瞻性编制“微中心”总体规划,引入“产城融合”、“智慧城市”、“海绵城市”、“街区制”等新理念,合理布局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

赵燕霞同时指出,要通过建设空间载体平台、特色产业服务平台等一批功能性平台,加强“微中心”与北京的对接合作,吸引特色产业要素加快集聚。

赵弘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微中心”要承担某种特色功能,如科技、教育、医疗或产业等功能。在北京周边建设“微中心”,要优先选择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或者已经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项目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