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各类文创园区已遍地开花 1.0版升级为5.0版
高大的水泥筒仓,库房边的铁轨上停靠着极具历史记忆的旧车厢,这是北京塞隆国际文化创意园向观众展现的工业遗存。
28日,“北京旅游”展区正在进行紧张布展,迎接文博会开幕。
10月29日上午,第十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正式亮相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与此同时,落户北京的国家首个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宣布,在挂牌至今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区内已转型升级了10个文创园,至年底,78平方公里实验区内大大小小的文创园区总数将增加到54个,平均每1.4平方公里内就有一个。
这样的密度和规模,人们在2006年首届文博会召开时还无法想象。就在那届文博会上,北京挂牌了10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标志着文创园从自发形成的基地、单体园区,逐步升级到更高形态。如今各类文创园区已遍地开花,并发展为功能区、实验区,经历了从1.0版到5.0版的进化。
集聚,为企业提供文化家园
著名的互联网旅游公司“穷游网”,是在2008年初从网上论坛生成为一个实体公司的。那一年,它落脚在海淀区的理工科技大厦。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业大潮中,穷游网抓住了国人自助游爆发的市场机遇。“公司发展很快,各个部门不得不分散在这座楼的四个楼层办公,想开个大会都不容易。”穷游网联合创始人、总裁蔡景晖说,穷游网最重要的资源是人、人、人、人……员工的创造力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公司有三分之一的人从事创意品牌、商业服务等极具创造力和开放心态的工作。”蔡景晖说,但是中规中矩的写字楼,再加上纯粹科技背景的邻居们,让注重文化的穷游者们感到些许孤单,他们很难直接从周边环境汲取到营养。渴望走进一个“围墙”,找到一个文化家园,成为公司寻找新址的动力。
2010年,穷游网在东三环外大望路发现了朗园Vintage文创园。疏朗的大院儿、低矮的办公楼、高耸笔挺的大杨树……眼前的一切看起来很舒适,而且朗园位于一个市
文创集聚区内。“这边的园区一个连着一个,整体上很有文化氛围。”几乎没犹豫,穷游就订下了其中最大的一座单体小楼。
穷游网的搬家故事并非个例,在北京,几乎所有的文创公司都经历过一个寻找文化家园的漫长过程。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BON蓝海电视台,在搬入莱锦文创园之前,一直在都会华庭居民区里办公;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昌荣传播公司搬入莱锦前,则分散在5处写字楼里办公。文创企业渴望聚集、渴望文化氛围的巨大需求,刺激了文创园迅速增多、加速聚集。
2010年第五届北京文博会上,北京命名的市级文创集聚区达到了30个。统计显示,良好的园区文化氛围激发了企业的创造力。当时,集聚区文创产业收入的增速要高于全市4.3个百分点。
功能,与城市发展主题共鸣
“没想到所有来谈入驻的文化企业没有人挑毛病说‘这地方太偏’。”北京东方嘉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甄军感到惊讶。前几年,他一直在东城区改造老厂房做文创园区,今年出手在朝阳区高碑店乡推出了半壁店1号文化产业园。习惯在二环内寸土寸金的地方运营园区的甄军觉得,这么偏的地方招商恐怕要费劲,可没想到求租的人还是源源不断,“看得出,求租企业对整个区域的文创氛围非常认可。用我们的行话讲,这地方已经熟了。”
“并非城市核心区,却有这么强的吸附力,是因为当文创园区的功能定位与城市发展的方向和主题相契合时,市场就会自动爆发,企业自然聚拢过来。”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丰春秋说。仅以朝阳区为例,2009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已先后确定落户CBD,恰好与中国传媒大学所在的定福庄连成一体。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