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力“制造”变“创造” 构建跨区域产业创新网络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 杜燕)作为中国科教智力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北京工业没有一个影响全球的技术创新成果,工业领域缺乏创新领军企业。如何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最新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指出,北京将实施重大战略计划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推动北京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
北京工业起源于明清时期,但发展一直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开始快速发展,并随着城市功能定位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从上世纪50年代布局电子、机械、钢铁、化工、建材等工业项目,到80年代转向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工业体系,再到90年代工业门类向高新领域聚焦,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自这一年起,北京工业从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再转向高精尖经济结构。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创新驱动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选择和根本动力。然而,目前,北京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整体偏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14%,与国际上一般为2-3%尚有差距。
如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加快北京工业转型,实现从“北京制造”到“北京创造”的转变?最新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给出了答案:北京工业需要对接区域,强化创新优势。
《行动纲要》明确,为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北京将全面实施“三四五八”战略计划,即通过“关停淘汰一批、转移疏解一批、改造升级一批”,再造产业发展新动能;把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标准创制创新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
同时,发展创新前沿产品、关键核心产品、代表制造业服务化的集成服务产品等五类高精尖产品,培育新的增长点;实施八个新产业生态专项,包括集成电路、自主可控信息系统、云计算与大数据、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制造系统和服务、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通用航空与卫星应用,以推动产业开放式对接。
比如,针对北京存在“缺核少芯”的问题,到2020年要实现芯片设计能力达7至10纳米,扶持培育制造、装备领域各一家企业进入世界前三;在新能源智能汽车专项中,到2020年将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等关键技术突破。
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伯旭指出,目前京津冀存在产业同构、分工重复、协同性低等问题。三地要错位发展,突出北京的创新优势。
他说,北京要“去制造化”,而不是“去制造业”,北京的重点是产品创造环节,主攻方向是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和创新部分。与此同时,“北京创造”不等于创造活动全部在北京实现,是要跨区域协同发展,在京津冀构建开放、共享、协作的跨区域产业创新网络。
“让创新要素最大限度在北京集聚”,张伯旭称,到2020年,北京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要大幅增强,2025年形成创新驱动、高端发展、集约高效、环境友好的高精尖产业发展新格局。(完)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