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双年展首次实现线上接力
昨天,记忆与梦想——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本报记者 饶强摄
本报记者 陈涛
与往常陈设多个展览不同,昨天,偌大的中国美术馆只有唯一主题,来自中外96个国家605位艺术家的685件作品,共同在中国美术馆书写“记忆与梦想”。由中国文联、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美协联合主办的“2015·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无论参展国规模、作品数量,还是展馆数量、展期,均超以往历届,同时也是自创办以来首次启用中国美术馆全部展馆。
本届北京双年展围绕“记忆与梦想”主题创作的艺术作品,以绘画、雕塑形式为主,同时也涵盖装置、影像以及其他综合类作品形式,汇聚了世界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记忆,以及人类对未来的憧憬、期盼与追求。除主题展外,北京双年展还设有东南亚及加拿大、智利、厄瓜多尔、亚美尼亚、南非6个当代艺术特展。
据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介绍,展览主题一经发布,即得到了世界范围内各国艺术家的响应,共有106个国家和地区的6650位艺术家投稿18386件,超过历届的参与规模。最终经过严格评选,共有来自96个国家的605位艺术家拿到了“入场券”,其中,不乏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艺术发达地区,“这意味着联合国成员国超半数参加了本届双年展,这也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刘大为说。
上届双年展主题为“未来与现实”,意在让参展艺术家基于现实思考未来走向;本届主题“记忆与梦想”,留给艺术家更大创作空间,可以回溯历史,也能展望未来。希腊艺术家尼古劳斯·M·伯奇尔斯入选作品为《头盔》,作品灵感源于当地一位古代英雄的形象和他所做出的牺牲。画面里,一个现代人手举圣杯,“记忆”深深地烙印在生锈的头盔上,镌刻在那张布满皱纹的面庞上,提醒着参观者:忘却历史的文化都不会走得久远。
由于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不少艺术家选择直面历史。澳大利亚艺术家安纳斯塔西娅·康托古瑞斯参展雕塑《犹太人区的孩子》,表现的正是“二战”时期在华沙犹太人区,一个挨饿儿童蜷缩在凳子上乞求食物的情景;中国国画家刘艺青的《向大师致敬》,以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与蒋兆和的《流民图》为背景,意在追忆前辈,以特有的方式记录下战争给平民带来的灾难和对法西斯的控诉,警醒世人牢记历史,爱好和平。
与世界其他双年展不同,北京双年展选定以架上绘画和雕塑为主。“刚开始还有人担心我们选择了一条没落之路,事实上,从第三届开始,参与国就达到八十多个,而且逐届增加。这就证明,我们在世界艺术舞台拥有了一席之地,也掌握了话语权。”刘大为说。
为方便参观者在离馆后还能通过手机便捷回看参展作品,组委会特意将部分重点作品图文制作成二维码,参观者只需拿起手机扫一扫,即可将展览“带”回家。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实体展览10月15日结束的前一天,“中华数字美术馆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3D虚拟数字展览”将在互联网上开幕,从而将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首次打造成“永不落幕的展览”。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