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北京十年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约85万套

05.08.2022  22:53

  中新网北京新闻8月5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白皮书(2022)》(简称《白皮书》)今日对外发布,指出“住有宜居”梦想加快实现。十八大以来,北京累计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约85万套(间),发放公租房租金补贴46.47亿元,许多住房困难民众圆了安居梦。同时,统筹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核心区平房更新、棚户区改造、危旧楼改建、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节能农宅建设等,“补短板”“强弱项”,老城区、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白皮书》是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调研工作办公室组织编写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年度发展报告,截至目前已编发16期,为行业内外了解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情况提供参考。

  《白皮书》指出,十八大以来,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重大课题来谋划和推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发力,在高质量发展上精准用力,住房和城乡建设在扩内需、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中发挥重要支点作用,谱写了新时代首都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新的篇章。

  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作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北京城市发展正在深刻转型,一改过去以增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等新地标拔地而起,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轨道上的京津冀”正逐步从蓝图变为现实,西单更新场、张家湾设计小镇、劲松北社区等一批城市更新项目成效突出。

  “住有宜居”梦想加快实现,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两个体系更加健全,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2012年的29.26平方米提高到2020年的33.7平方米,住房整租年交易量由2012年的100余万套次增加至2021年的276万套次,租购并举格局初步形成。十八大以来,累计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约85万套(间),发放公租房租金补贴46.47亿元,许多住房困难群众圆了安居梦。统筹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核心区平房更新、棚户区改造、危旧楼改建、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节能农宅建设等,“补短板”“强弱项”,老城区、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建筑业提质增效加快推进,深入推进“放管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区级审批办理项目占全市的90%以上,“施工许可证全程网上办”“推行工程招投标交易全过程电子化”改革措施被国务院列为供全国借鉴的改革举措。建筑业总产值保持逐年稳步增长态势,发挥了强大的经济支撑作用。加快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率先启动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节能住宅和节能民用建筑比重居全国首位。

  城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注重在精治共治法治上下足“绣花功夫”,拆墙打洞、私搭乱建等治理难题得到破解,及时回应解决群众反映的房屋质量安全、物业管理、老旧小区改造等急难愁盼问题。聚焦“关键小事”,深入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紧盯群租房和地下空间管理薄弱环节,全市普通地下室散租住人基本实现动态清零,持续开展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出台《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把物业管理融入社区治理,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石”,全市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率、物业服务覆盖率、党的组织覆盖率提前完成任务目标。

  《白皮书》指出,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影响,不确定性因素多,下一步北京将完善长效机制,继续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推进各项政策措施更加精细化、精准化,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推动住房租赁条例实施,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将加快构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及安置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保障房房源长效筹集机制,继续优化审核分配机制,持续推进公租房运营管理规范化,进一步提升安居宜居水平,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将因地制宜探索城市更新模式,加快城市更新条例立法,筑牢政策保障和法规支持体系,高效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深入推进老城平房保护,加快危旧楼房改建试点扩面,推动街区更新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加强物业管理路径模式创新,推动形成社区治理合力。

  《白皮书》指出,北京还将继续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建筑绿色发展立法,完善政策措施、标准体系及技术规程,重视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新工艺的赋能,加强绿色标识管理,提升建材管理服务水平,多措并举抓好污染防治,助力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