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二五”时期成果:人均GDP超1.7万美元

15.01.2016  20:41

  北京的三个国内领先

  服务业增加值规模和占比国内领先

  ——服务业比重由2010年的75.5%提高到80%左右。

  能效全国领先

  ——单位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24.5%,能效水平居全国省级地区首位。

  跨国公司总部数量国内领先

  ——2014年在京世界500强企业总部52家,比2010年增加22家,位居全国第一。

   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

  1月15日上午,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通过这样一串数字作为开篇: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2014年本市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2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1万亿元,年均增长9.9%,服务性消费占消费总额的比重上升到4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跨越千亿级大关,2015年达到 4723.9亿元。

  这些巨额数字意味着什么呢?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读道:“十二五”期间,北京成为我国首个商品消费突破万亿元的城市,财政对优化城市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治理水平、保障民生等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产业更加高端化,功能更加向产业功能区聚集了。增长动力的转化、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越来越强。

   生态: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1.6%

  生态环境方面,北京在治理污染、拓展绿色空间方面实现了“三降三升”。这些成就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表明北京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补齐环境建设短板,坚决治理大气污染,大幅拓展绿色生态空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城市治理:人口增量和增速双下降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前四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和增速分别较“十一五”时期回落37.4万人、2.7个百分点,体现了功能疏解、产业调整的成效。

  交通拥堵治理方面,本市新增运营里程218公里,增量规模全国领先,总里程达到554公里,位居世界先进城市行列。“十二五”时期累计施划公交专用道425公里,完成疏堵工程408项。

  城市运行保障和管理水平方面,加强资源能源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全线通水。基本建成四大热电中心,陕京三线等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建成投用。城市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水平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