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场馆交出创纪录“绿色成绩单”
国家速滑馆。(摄影: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2月16日,中国队选手在“冰立方”比赛中。(摄影:中新社记者 李骏)
2月18日,中国队选手谷爱凌在比赛中。(摄影: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闫文港在比赛中。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摄影:徐婧)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徐婧 杜燕)北京冬奥会闭幕在即。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称赞赛事举办非常成功。在十余天的赛程中,北京用一流的比赛设施、独具特色的赛场风貌和可持续的赛后利用方案,展示出奥运史上创纪录的“绿色成绩单”。
“冰丝带”是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承担了赛时的全部速度滑冰比赛,场馆内1.2万平方米的冰面被称为“最快的冰”。
2月17日下午,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的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决赛上,日本选手高木美帆以1分13秒19的成绩打破了该项目在平昌冬奥会创下的奥运纪录。这是北京冬奥会期间,“冰丝带”诞生的第十个奥运会纪录。
“开赛以来创造了这么多的新纪录,足以证明这就是‘最快的冰’。”拥有6届冬奥会制冰经验的加拿大制冰师马克·麦瑟日前表示,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冷系统的使用,是让“冰丝带”能够打造“最快的冰”的基础。这套创新型的制冷系统使得冰面温度均匀、温差控制在±0.5℃以内,意味着整个冰面赛道硬度一致,非常有利于运动员滑出好成绩。
比赛成绩“破纪录”的同时,“冰丝带”的绿色“成绩单”也创造着历史。马克·麦瑟称,(中国)国家速滑馆的碳排放量接近于零,更绿色更环保。据了解,“冰丝带”还将制冷系统产生的余热回收,一年可节省约200万度电。
14年前,北京奥运会让“鸟巢”和“水立方”成为北京乃至中国的地标性场馆。14年后,北京冬奥会在“鸟巢”盛大开幕,“水立方”经由“水冰转换”,华丽变身“冰立方”,作为冰壶和轮椅冰壶的比赛场地,让人们再次领略这座蓝色立方体的神奇绰约。
“冰立方”是北京冬奥会赛事场次最多、赛程最长的竞赛场馆;是冬奥会历史上体量最大的冰壶场馆,也是世界唯一水上项目和冰上项目均可运行的“双奥场馆”。
在游泳池搭设可转换架体、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形成具有4条标准赛道的冰壶场地……这种转换模式使水与冰的双向转换得以实现,转换材料重复利用大幅降低了后期拆除改造成本。
北京冬奥会期间,“冰立方”一边散发着其独有的科技感,一边用绚丽姿态再次惊艳世界。
“我喜欢保留下来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那些小细节——屏幕后面还有跳水板之类的东西。”英国女子冰壶运动员珍妮弗·多兹坦言,可以在同一个建筑里看到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样子,这真是太棒了。
灰色的首钢原冷却塔与雪白的赛道、五彩的会徽形成反差式的辉映。北京冬奥会上,俗称“水晶鞋”的首钢滑雪大跳台以酷炫的形象走进大众视野。
“水晶鞋”位于有着百年历史的首钢老工业园北区,是世界首例永久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也是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内第一个建设完成的新建比赛场馆,目前已结束本届冬奥会的全部比赛。这里见证了运动员们的飞跃瞬间,以其别具一格的“工业风”成为极限运动的特色“背景板”,中国运动员也以“两金两银”实现突破。
“工业风”在这里吹进冬奥赛场,北京冬奥也让“冰雪风”吹进千家万户。据了解,首钢滑雪大跳台在设计、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到赛后利用,赛后将承办国内外大跳台项目体育比赛,成为专业运动员和运动队训练场地、青少年后备人才选拔基地等,直接服务冰雪运动推广。
“雪游龙”:和谐共生,海陀山滑出世界速度
冬奥赛场上,中国运动健儿突破自我,创造历史。在男子钢架雪车比赛中,闫文港以四轮比赛总成绩4分01秒77夺得铜牌,为中国队拼得了该项目的第一枚奖牌。
钢架雪车的比赛场地在北京市延庆区海陀山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其所在的延庆赛区,是冬奥场馆建设史上建设周期最短、施工难度最大、建设标准最高的赛区之一。
历经五年,在海陀山这个曾经无路、无水、无电、无通信的“四无”山区,建成了中国第一条符合奥运标准的高山滑雪赛道、第一条雪车雪橇赛道。与此同时,延庆赛区把建设奥运场馆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努力让场馆和配套设施同小海陀山的自然景观和谐相融:截至去年底,赛区内原地保护树木共计313棵,迁地移植乔木24272株,建成迁地保护基地近300亩。
据了解,延庆区正积极探索“冰雪体验++”模式,带动生态、旅游、赛事、文化、教育、科技等产业联动发展,丰富“后冬奥”冬季文旅产品供给,提升冰雪消费体验。(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