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交的“大智慧”
不到半年,北京公交集团20个“小发明”获得了专利授权,还有20个项目正在排队待审核。近日,公交集团表示:今年下半年,这些获得专利授权的项目会在中国技术交易所挂牌,接受市场检验。
一度被认为只是“大块头”的地面公交,正在加速获得“大智慧”,而且每一项创新都是一线公交人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每一项都可以解决至少一个实际问题。
“最初的时候,公交一线员工管这些叫‘小发明’,并没有意识到应该申报知识产权,取得法律保护。”公交集团法务部部长徐正祥直言,“长久以来,公交集团也没有专业部门负责申报管理这项工作,基本是由某个业务处室代办的状态。”
这种局面从去年开始转变,公交集团专门成立法务部,并制定了“十三五”时期打造现代公交企业的目标。徐正祥理解:“就是要基于知识产权保护之上,建设智慧公交。”
法务部先做了一次集团内的专利项目摸底儿。一起下基层的,还有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主要是给一线员工普及知识产权的知识,告诉他们什么项目可以申报,申报的流程有哪些。”
一圈走下来,家底儿摸清了,喜忧参半。
忧的是,公交集团作为国有独资公益性企业有着近百年的历史,但申报的专利项目不足20项,还有相当一部分因为没有缴纳专利费而“过期”了。这些项目大部分是跟高校合作的,以各高校为主申报专利,根本没公交啥事儿。
专家给出的评价也丝毫不留情面:缺乏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和制度体系。
喜的是,一线大约有五六十个现成的项目有申请专利的潜力。“这些项目都是接地气儿的,不少都已经在各个分公司里成规模推广了。”徐正祥和同事如获至宝。
有一个工人自己设计的大客车清洗设备,可以在清洗大客车后机舱时避免粉尘污染,对大客车地面进行清洗,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这种设备应用挺广泛。平均一台设备一年清洗600辆公交,一年可以节约用水240吨。相当于一个人4年的用水量。”一线“修车工”王师傅说。
这么好的发明,愣是没人想过申请专利。
一位员工笑着说:“以前觉得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小发明’,从来没想过申报。专利高高在上,我们压根儿够不着。”
的确,要把“小发明”变成“大专利”,也是项技术活。
公交集团法务部特意请了专业“外援”——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每一名发明人至少配有一名辅导“老师”,一对一地修改申报材料。“这道被不少人认为够不着的门槛儿,其实真正迈过来一点没费劲儿。”徐正祥说,“大部分申报人都是七零后或者八零后,本身就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主要还是没专利意识。”
最终,公交集团筛选出40个项目,从去年10月开始申请专利。目前,已经有6项发明专利初审合格,有20个实用新型专利获得了授权。
今年下半年,这20个公交专利项目计划在中国技术交易所挂牌交易,完成公交知识产权申报由数量向质量的深度转向。
这些“小发明”用着可靠吗?其他工友会用手、用脚投票,效果好的自然会推广应用,并在一次次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升级。经过一次次淬炼,曾经看着不起眼儿的“小发明”转化为受到保护的知识产权。
北京公交集团的知产运营管理理念也在发生着质变。“把国有企业的无形资产,通过知识产权申报,起到保值作用,可以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徐正祥说,下一步,公交集团会出台《公交集团知识产权发展纲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更为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发明人的奖励办法。
记者手记
“修车工”也能申请知识产权
最近5年,不少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年终总结里会有一句话,当年对于科技的投入是多少。钱数动辄成百上千万。但很多时候,科技依旧是企业经济增长的“阿喀琉斯之踵”。
在采访中,有不少人说科技、专利距离自己太遥远,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而此次公交集团已获得授权专利的名单,可以打破不少人的认知——大部分项目看上去并不高大上,反而显得有些“低端”,举几个例子:辅助支车工具、一种喷漆防护装置、电动防冻液加注车、大客车清洗设备等等。而且,发明人也是一线普普通通的“修车工”。
然而获得授权后,每一个看上去不起眼儿的项目就成了一笔财富,同时惠及发明人和企业。其中,发明人的名字将出现在专利文献中,向全球公开,而且他们将获得企业给予的实打实的物质奖励。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挂牌交易或者授权使用等方式获益。公交人正在用实践证明着,“小发明”也有大智慧。(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刘冕)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