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赴新加坡演出 老《茶馆》全球巡演先品“新”味

08.03.2015  17:18

  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当地观众走进剧场,准备观看北京人艺带来的经典大戏《茶馆》。李春光摄

  本报记者 牛春梅

  3月5日晚,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当元宵节的满月从棕榈树顶洒下皎洁的月光,一出写尽人生况味的大戏让这节日的夜晚有了别样的味道。当晚,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看家大戏《茶馆》在新加坡上演。时隔29年,新加坡观众在家门口又看到了这部来自中国北京的经典大戏。此次演出,也开启了《茶馆》新一轮的全球巡演。

  当年跑龙套,而今成主角

  能够等来北京人艺的这部大戏,新加坡观众期盼了太久。早在六年前,新加坡方面就开始邀请《茶馆》赴新加坡演出,但是因为和北京人艺的工作安排合不上,因此一直未能成行。直到两年前,《茶馆》启动巡演,新加坡的此次演出才被排上日程。为了保证《茶馆》顺利赴新,滨海艺术中心方面一路开绿灯,演出日程完全根据北京人艺的档期来安排。

  对于《茶馆》剧组的几位老演员来说,这次来新加坡有种故地重游的感觉。早在1986年,《茶馆》就曾赴新加坡进行演出,当时中新两国尚未正式建交,舞台上的主演还是郑榕、于是之、蓝天野等老一辈艺术家。而如今这一版《茶馆》里的主要演员杨立新、米铁增、王长立三人,在当时还只是跑龙套的年轻人。

  作为为数不多的两次来新加坡演出《茶馆》的演员,这三人自然多了一番感慨。杨立新说,那时候他在剧中饰演两个角色,第一幕里是卖挖耳勺的老头,到了第三幕又成了唱京剧的演员,都是只有几句台词的小角色。上次来新加坡,王长立在剧中的角色,也只是卖报人和挨打的学生。“很多演出的情景我已经记不起来了,但新加坡观众的热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米铁增记得,那时候演出谢幕,观众掌声久久不能平息,还有人跑到后台跟演员交流。

  老观众补憾,新观众开眼

  对于新加坡的戏剧观众来说,29年前《茶馆》的那次演出,堪称是一场文化事件,看过的人念念不忘,错过的人则引为一大憾事。如今,《茶馆》终于又在新加坡“开张”了,自然吸引了不少“回头客”,也有很多老观众终于可以弥补当年的遗憾。此次《茶馆》在新加坡共演出四场,所有场次的演出票几乎都已售罄,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一些因观赏效果不佳平时根本不开放的座位,也被滨海艺术中心拿来售票,足见其人气之高。

  李先生就是当年曾看过《茶馆》演出的一位幸运者。他说,自己那时才刚三十岁出头,看《茶馆》就像是在看电影,被其写实的舞美和故事情节所震撼。如今已近六十岁的他,再看《茶馆》却品出了别样的滋味:“你感觉自己像是被拖拽进了剧中人的生命中,和他们一起感受着悲欢离合,你知道这就是人生,就是有那么多的无奈与悲伤。”

  观众洪女士一家四口来看演出。她的丈夫曾看过29年前的那次演出,对老版《茶馆》赞誉有加,可她却因为当时出国在外,错过了这场盛事。“很多看过的人都告诉我如何如何精彩,让我遗憾了这么多年,这次终于看到这个让人震撼的作品,光是听他们的台词就是一种享受。”洪女士说。

  当初和《茶馆》擦肩而过的,还有如今已是五十多岁的邱先生。看过这部期待已久的作品,他说,发生在老裕泰茶馆里的人和事,虽然是北京人、北京事,却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隔阂,引起全世界所有人的共鸣。这样的说法,得到了一些年轻观众的认同。22岁的智斌说,自己从小接受英文教育,剧中的中文不大听得懂,要看字幕才明白,可他依然感受到了这部作品的魅力,并且被其打动。

  一些观众则因为《茶馆》牵动了浓浓的乡愁。陈小姐和三个朋友都是前些年移民到新加坡的年轻人,她们在中国上学时都曾学习过《茶馆》的片段,对于老舍和北京人艺的演员们更是仰慕已久。坐在台下听着久违的乡音,陈小姐的内心百感交集:“我看到小花和爷爷告别时哭了,秦二爷说‘没人理我了’时又流了眼泪。”

  异国舞台上,演绎传帮带

  这次来新加坡演出,北京人艺的几位演员情绪都略显紧张。梁冠华、濮存昕、冯远征、何冰这一辈演员,演出《茶馆》已有几百场,彼此之间的配合也非常协调。但是这几年,一些年轻演员渐渐开始在《茶馆》里担任比较重要的角色,如何让他们迅速成长起来,几位老演员没少下功夫。

  首场演出开始前,濮存昕特地把在剧中饰演康六的年轻演员李珀叫进化妆间,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一定要把握好难得的机会,在舞台上用心去诠释角色。濮存昕说,当初他自己是由于老辈演员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参加演出,才应急顶上去的,后来才在舞台上慢慢磨练出来,“就像我们的新版《茶馆》,也曾受到了很多质疑,演了几百场之后,才真正得到人们的肯定。”

  这次演出《茶馆》,年轻演员雷佳接替何冰出演刘麻子和小刘麻子,闫锐饰演庞太监。刚刚挑起这么重的担子,两个小伙子免不了有些紧张。雷佳说,总觉自己还没到火候,演《茶馆》就是“赶鸭子上架”,有点儿勉强。每次演这出戏,他都会很紧张,“别看我是北京人,可是演了这个戏我才知道自己其实根本不会说北京话。”

  作为这一版《茶馆》的执行导演,杨立新对年轻演员的成长十分关注。他说,希望这些年轻人再紧张一些,再认真一些。“我还有两年就退休了,这部戏,这个剧院将来都是他们的,不认真怎么能把这些经典接下来,怎么把人艺的招牌一直竖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