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大球复兴探究之篮球
共建支起腾飞平台
曾几何时,北京队是中国篮坛上的一支劲旅,1956年北京男篮就夺得过全国甲级联赛冠军,1983年以闵鹿蕾、袁超为班底的北京男篮击败当时不可一世的解放军队,问鼎全运会冠军。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职业化的兴起,北京篮球在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陷入低潮,无论是在男女篮顶级联赛还是在全运会上都收获甚微。
1988年,北京市体委与首钢集团宣布共建篮球,北京男女篮和北京青年男女篮正式成为“首钢人”,这在国内开创了国营企业办篮球队的先河。但是企业应该怎么搞篮球,没有什么人懂,整个俱乐部上下都在摸索,这次摸索一定程度上付出了成绩上的代价。
转折出现在2009年,当年4月份,北京市体育局与北京首钢重新签下一份共建协议,前者以“带人、带钱、带管理”的模式对北京男篮进行大力扶持,在此之前,北京男篮在CBA联赛中已经连续三个赛季没能进入季后赛,与之前的辉煌相比,这样的惨淡成绩的确让北京篮球感到尴尬。北京市体育局的介入为北京篮球的重新腾飞支起了平台,每个赛季千万级的投入为球队解决了很大一分部分燃眉之急,北京市体育局的相关人员直接进入首钢俱乐部参与日常事务的管理,并定期邀请国内的篮球专家进行座谈,为北京男篮的发展出谋划策。
一支职业俱乐部最重要最核心的资源是运动员,尤其是能够适应CBA联赛激烈竞争的高水平运动员。自打闵鹿蕾、张云松等人退役之后,北京男篮就一直缺少这样的明星队员。但从2009年深度共建开始,翟晓川、吉喆、朱彦西等一大批年轻队员逐渐成长起来,成为目前北京首钢的主力球员,三名队员还陆续进入过国家男篮集训,这在之前几年很少见的。2011年马布里加盟北京,让球队的整体实力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2012年李根的加入让本土阵容进一步增强,这些引援的过程中都有北京市体育局的参与和决策。特别是2013年以孙悦为主的北京奥神队员集体加盟北京首钢,对球队第二次夺得总冠军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而奥神和首钢这次之所能够联姻,北京市体育局背后的积极“斡旋”功不可没,之后北京体育局还促成了奥神球员跟随北京男篮征战全运会一事。新的CBA赛季之前,孙悦、张松涛等几名主力球员在经过一段“拉锯战”后,确认继续留守。
“尽管目前CBA联赛在走职业化的道路,但我认为在目前的大背景之下,一支俱乐部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北京首钢能够有今天的成绩,要感谢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市体育局的大力扶持。”见证了北京男篮从高潮到低谷,再从低谷中重新走出来的首钢俱乐部副总经理袁超表示。“即便在1988年北京男篮变更为北京首钢男篮之后,北京市体育局也一直在先农坛为球队提供训练场地和住宿。”
北京首钢夺得两个CBA总冠军之后,俱乐部与北京市体育局的共建合作已经受到了全国各地的关注,袁超透露说,在很多场合其他俱乐部的相关负责人都会向自己询问共建的具体模式,就连CBA赛场上的老霸主广东宏远也不例外。
共建模式已经取得了成功,随着北京市体育局和北京首钢在未来更加紧密而深入的合作,北京男女篮定会从中持续受益。
直面问题寻找新突破
在新赛季CBA揭幕战期间,来自北京篮坛的两位名宿张卫平和张云松为参加北京初高中篮球联赛的学生代表赠送了荣誉球衣,代表着北京篮球老一代和新一代之间的传承。但北京篮球目前所面临的一个现实状况是,后备人才比较匮乏。
尽管北京首钢男篮在最近三年拿到了两个CBA总冠军,北京首钢女篮也曾在2012年问鼎过WCBA总冠军,但两支球队在全运会赛场上的成绩并不理想,去年在辽宁,北京男女篮都被挡在了四强门外,两支小年龄组的球队甚至连决赛圈都没能打进。这种境况和职业联赛中的红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现状表明,北京篮球的梯队建设不容乐观。
以北京首钢男篮为例,最近几年从青年队提拔到一队参加CBA联赛并且能够胜任主力的球员少之又少,北京青年队的球员也鲜有能够入围国家青年队名单的。据北京首钢副总经理袁超透露,目前俱乐部的后备人才来源主要包括三个途径,一是业余训练,二是在校学生,三是球队自备,但这三个途径都有各自的问题,比如参加业余训练的100多个队员当中,来自北京的不到10个,在球队自备环节,虽然这几年北京队一直在积极寻找好苗子,北京市体育局也提供了相当多的便利条件,但是俱乐部挑选的余地还是比较小。
对于北京篮球后备人才匮乏的问题,北京市体育局没有回避,而是直面现实,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2009年北京市体育局和首钢重新签订的共建协议中就有挖掘和培养后备人才的相关措施。北京市体育局为篮球开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通过北京市篮球学校、体校和市级篮球训练基地培养篮球苗子,优先从青少年篮球比赛活动中为北京首钢男篮选拔后备人才。北京体育局还实行文化学习、户口等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建立一个人才引进审核委员会,确保首钢俱乐部人才引进的畅通。
另外,首钢梯队的青年都能在北京市体育局完成初中和中专,考大学可以走高考单招。而且青年队的球员一四五上午文化课,二三晚上文化课,能使青年队的队员进入体育系统的教育当中,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孩子们的后顾之忧。
目前北京市体育局在《关于加强足篮排球工作的意见》以及对北京三大球的调研过程中都将培养后备人才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成年队已经取得优异成绩的情况下,如果梯队建设能够进一步增强,北京篮球将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培养后备力量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个过程中还要解决很多壁垒问题,但只要有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魄力,北京篮球一定能够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