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半老人是空巢 每天新增400人

25.01.2015  13:49

  中新社北京1月25日电 (记者 曾鼐 陈建)北京正深陷人口老龄化的巨大挑战:全市每天新增400位老人,老年人口已超过300万,其中约一半是空巢老人。这是记者25日从北京市人代会上获悉的。

  1月25日,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将用立法的形式,解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用制定地方法规的手段,引领和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这在全国是首例。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柳纪纲向会议作条例草案的说明时介绍,北京比全国提前9年、于199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至2014年底,全市老年人口已超过300万,且以每天400人、每年15万人左右的规模和年均6%的速度增加,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逾400万。

  他说,家庭养老在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居家养老是北京普遍的养老方式,90%的老年人选择在家养老,6%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前两者合称为居家养老。

  但柳纪纲表示,由于社会转型,青年人因为求学、工作和婚姻等原因,与老人分开居住已很普遍,青年一代对老人的照顾变得难以实现。截至2013年底,北京户籍老年人口279.3万,占全市户籍人口21.2%,空巢老人约占老年人口的一半。

  “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亟需完善的社会服务系统来支持”,柳纪纲说。

  他指出,北京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设施还比较短缺,服务项目和能力不足,养老服务人才匮乏,老年人在养老方面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迫切需要制定一部专门的地方性法规来推动、促进和保障。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经过立法论证,决定针对全市96%的老年人面临的居家养老服务问题,制定条例,以解决居家老人遇到的最基本、最迫切的需要,特别是用餐、医疗卫生、家庭护理和紧急救援等方面的服务。

  2014年7月、9月、11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已三次审议过条例草案。1月29日,该草案有望在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之际审议通过,正式成为全国首部居家养老服务的地方法规。(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