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和谐与大同精神

24.09.2014  14:44

——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清华大学雕塑系主任曾成钢谈《大觉者》创作

来源:光明日报 2014-9-24 韩寒

  《大觉者》是我为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创作的雕塑作品,它打破时空的限制,将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耶稣、苏格拉底和马克思六位代表人类思想高峰的智者融会在一起。

  之所以创作这件作品,是因为清华的“包容”精神。众所周知,清华大学是一所享誉海内外的综合性大学,它历史悠久、底蕴厚重,大师如群星般灿烂,皆源于“包容”的精神和气质。我自浙江平阳而来,从中国美术学院就读到清华执教,时常能切身体会到清华的“包容”精神。

  将人类的思想高峰以雕塑的语言陈列出来,既符合大学的智育功能,又为我们时代所需。这些来自人类历史各个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智者,虽然学说和主张不同,然而他们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即追求“和平”,倡导“和谐”。他们是他们那个时代的“觉者”,然而又超越了他们的时代,至今仍在指引着人类思想发展的方向。只要社会存在和发展,就需要精神力量进行指引,伟大先哲的学说体系是这种力量的重要来源。

  不可否认的是,当下世界冲突和矛盾不可避免,甚至有西方学者以“文明冲突”来研判和总结国际形势。世界的和平发展,应充分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这件雕塑,将儒家文明、道教文明、佛教文明、基督教文明和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融会在一起,试图让人们在不同文化产生的冲撞和张力中感受到一种多样的平衡,试图说明,人类文明是能够和谐共处的。

  在雕塑“语言”的选择上,我坚持了以中国传统的“写意”精神,结合西方写实的表现手法,来塑造这些人物。从外在看,这些人物造像写实而又非完全写实,它们线条极简,凝练地表达出各个人物的特征。例如老子,他宽袍大袖、秀眉长髯,双手垂膝、席地而坐,合“无为”的精神气质;再如苏格拉底,他右手执书、左手食指上指,似在思辨。我常向学生说,艺术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山是山”;第二重是“看山不是山”;第三重是“看山还是山”。寻找第三重境界——不限于对事物描述性地表达、更追求对事物精神性的把握,是我一贯的坚持。

  这件作品有一个容易为人所忽视的细节,佛陀的后面立着一块无字碑,耶稣的前方有一个足印,这些细节说明,这是一件主题具有开放性的作品。也许在人类的历史丰碑上,还将出现伟大的智者,前人踏下的足印,会有后来者继承、超越。

  在材质上,我选择了青铜,一来能准确地表达艺术家的意图,二来它有一种历史感、沉稳感,静默而厚重,适合表达崇高的主题。整个雕塑的体量为长3.2米、高2.5米、宽0.9米。

  雕塑一“面世”,在德国、丹麦和瑞典展出时,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在人们的观念中,“当代”作品主题必须是批判的,艺术表现手法必须是“扭曲”甚至“撕裂”的。而我认为,雕塑应该表达人类的美好理想,表现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即便是描写人类悲剧和痛苦的雕塑,也要暗示光明的曙光,给人们以生存的勇气和对未来的期待。《大觉者》正是想表达一种对“包容”、对“和谐”、对“大同”的期待。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