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07.02.2021  20:33

本网讯  党管农村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取得不同时期“三农”工作成就的基本经验。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各个历史阶段,我们党都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始终牢牢掌握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权。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

一、加强对“三农”工作的认识,使基层干部与“三农”联系更紧密

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以后召开的,是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员会,是全党全社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员令。

农村基层干部是全面乡村振兴的领头人和主力军。只有真正落实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历史性”和“四个要”,才能使基层干部与“三农”工作的联系更加密切更加紧密,才能带领和推动全面乡村振兴。

第一,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着手,不断拉近基层干部与“三农”的距离,使基层干部与“三农”联系更紧密。一要从思想认识上下功夫。要深刻认识理解“三农”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三农”问题,只有深刻认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首先要从党的百年历程上认识“三农”问题,认识到这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基本问题,“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次,从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三农”成就上认识,新时代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从两个大局上认识“三农”问题,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

四是从我国发展战略方向上认识“三农”问题,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总体上说,必须全面认识“三农”发展的“三个历史性”: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这“三个历史性”是把握和认识“三农”问题的一把总钥匙,在这个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仍然”的总判断:“必须要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仍然在农村”,是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的基础和前提,也为开辟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指明了方向。

第二,加强对党的“三农”工作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三农”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的认识。

脱贫攻坚取得伟大成就,形成宝贵的经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全党形成高度共识,五级书记抓扶贫攻坚,党的坚强领导,党的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这都是具有关键意义的经验,而这种经验对解决“三农”问题也同样具有决定作用。

首先提高认识,这是党的工作方法,也是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突出强调的问题。从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历史性转移和历史性经验的的角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并以此为认识基础,强调了“四个要”,既是对过去成功经验进行全面总结,也是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明确党的全面领导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明确提出“四个要”:要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要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一个“”,就是要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这是“要中之要”,是首“”,是农村工作的“牛鼻子”,只有抓好乡村振兴的带头人,抓好村党组织建设,才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第二个“”,就是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这是基本,是条件。第三个“”,就是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的干部。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成就,培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脱贫攻坚的一线干部,是一条重要经验,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第一线岗位,作为锻炼培养干部的广阔舞台,既培养造就大量乡村振兴干部,也大力推进了乡村振兴战略,是实践形成的好方法。第四个“”,就是要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建功立业,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支撑,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和保证。

二、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

强基固本,立根培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促进重心下移、资源下沉、 保障下倾、力量下降,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取得了实际成效。

具体工作中,一要从基层党建入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二要从改革创新制度入手,加强基层工作的制度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首先要筑牢战斗堡垒,加强党组织的政治建设,着力整顿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增强党组织的整体效能。其次要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先锋带头作用,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选派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经受锻炼,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

改革创新制度。一要建立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全方位管理体制,落实基层工作负责制。二要健全农村基层干部的激励政策,选任成绩突出的优秀基层干部,拓宽基层干部晋升发展的通道;大力改善基层工作环境与待遇,不断完善干部待遇政策,建立科学的工作考核体系,推动物质激励向实干、真干的基层干部倾斜。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基层基础的革命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是这样,脱贫攻坚和抗击疫情是这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也同样是这样。只有提高了基层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乡村振兴落地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基层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工作者的务实是打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从多方面解决了人才返乡置业的条件屏障与后顾之忧,在物质与精神上为基层干事扎根农村提供了保障,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注重选人用人,培养锻炼干部、激发农民群众积极性,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建功立业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注重选人用人,培养锻炼干部有利于推动巩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乡村振兴一线干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可以有效地将脱贫攻坚的实践经验运用到乡村振兴上。把一批又一批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放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艰苦一线岗位,去接受考验经受锻炼增长本领增长才干,这是一个长远之策,也是有效管用的干部培养锻炼的好方法。用制度的办法来保证战略实施,第一,选拔成绩突出的优秀基层干部,拓展他们晋升上升发展的渠道通道,第二,关爱这些干部,习近平总书记讲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做了大量工作,第三,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的待遇,不断完善对他们关爱的政策。要把在脱贫攻坚中形成的这些好制度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起来,使之落细落实,落地生根。

人才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建功立业,可以有效推动人力资本向乡村的流动与配置,着力改变农村“空心化”人才匮乏现状,优化农村人口年龄结构。有效带动城乡融合,推动土地、资金、服务等要素在城乡间的双向流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的血液与动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步伐。

农村改革,农民是主体,乡村振兴,同样农民也是主体,只有激发广大农民群众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实施,全面乡村振兴才有可能推进和发展。

中国的革命是从农村土地革命开始,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改革开启,中国的复兴,也一定从乡村振兴开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全面开启乡村振兴的动员令,这也是一场更大的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我们坚信,有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一定能打赢这场更大的攻坚战持久战,书写“三农”发展新篇章,创造中国发展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