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副校长出席智汇养老北京高峰研讨会并发言
2月17日,2017智汇养老北京高峰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主题为“养老服务业的失衡与重构”。研讨会由民建中央调研部、智慧养老50人论坛联合举办,由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北京老龄居养老产业促进中心、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承办。
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全国政协委员蔡玲,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周开让,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内司委主任刘维林,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民建北京市委常务副主委、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任学良出席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刘元春副校长在发言中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同时表示,老龄化研究是目前人口学研究面临的一项主要内容,如何在多领域多学科齐头并进展开老龄化研究是学界面临的迫切问题。老年学和养老产业很难单独从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社会治理的角度进行全面科学的探讨,因此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成为其主要特征。中国人民大学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进行了一系列布局,在基础性研究和一些交叉性学科上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已经组建了一系列跨学科研究中心,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凝聚信息学、人口学和管理学学术力量,专门致力于促进“互联网+老年学”的跨学科研究。
(刘元春副校长致辞)
刘元春副校长认为,中国加速的老龄化对宏观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会直接影响的变量是中国的储蓄率。储蓄率的下降意味着中国未来的投资率必然会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速度。我国目前面临严重的养老可持续性问题,在国家战略布局层面,养老产业战略研究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题密切相关,养老服务目前还存在很多短板,宏观和微观方面均存在很多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破题需要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等社会各界的积极探索,需要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密切配合,需要多学科领域的通力合作。
会上,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结合各自对智慧养老和养老服务业领域的探索和研究,谏真言、献良策,引发了与学会者的热烈反响。
辜胜阻副主席就“如何科学界定家庭、政府、市场在养老体系中的边界和功能”发表主题演讲,认为解决养老问题不能延用传统的政府办福利事业的方式,必须科学界定家庭、政府和社会在养老体系中的责任,建立公共治理体系,使居家养老成为主体。
(辜胜阻副主席作主题演讲)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就“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阐述观点,并介绍说,北京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中特别强调“三边”,即老年人的周边、身边、床边,这也是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最直接的设计,通过市、区、街区等政府服务平台的传导,把养老服务、医疗服务等送到老人家中。
(李红兵副局长作主题演讲)
民建中央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兼研究室主任黄石松就“构建基于街道的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发表了演讲,他在历时一年多深入基层一线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老龄+居家”、“互联网+街道”的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香港理工大学原副校长、医疗及社会科学院院长汪国成带来了香港在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当中的成功经验,开拓了内地相关工作的视野和思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丁辉发表了“降低社区老龄人群风险,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智慧养老研究所所长、“智慧养老50人论坛”主发起人左美云教授作“智慧养老2016回顾与2017展望”的大会报告。他介绍了老年人上网现状、智慧养老的含义和生态系统,对我国2016年智慧养老领域的会议论坛、政策进展、资本机遇、学术发表、产业分布等角度进行了总结,指出目前中国智慧养老的发展充满了机遇但也不乏挑战,并从 “顶层设计、数据治理、接口规范、持续使用、政策引导、舆论引导、最佳实践、慕课建设、用老智慧、适老设计”这十个角度对2017年智慧养老发展提出建议。
(左美云副院长作大会报告)
此次研讨会旨在汇集各界养老智慧,发挥首都高校的智力资源优势,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优势和作用,发挥社会智库力量,共同探讨和推动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丰富和完善协商民主方式,发挥新型智库作用,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养老服务的一次新尝试。
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隶属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成立于2015年1月,是国内学术界第一个以“智慧养老”命名的研究所。智慧养老研究所主要以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内容智慧养老模式的探索、智慧助老产品或医养结合平台的采纳和持续使用、智慧用老与代际知识转移、智慧孝老与人机交互设计和老年人行为建模与金融产品设计。每月出版一期《智慧养老研究动态》,在学术界建立了很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