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比赛在北京邮电大学圆满落幕

17.07.2017  23:46

  日前,以“搏击‘互联网+’新时代,壮大创新创业生力军”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决赛在北京邮电大学圆满举行。本届大赛自4月启动以来,吸引了近90余所高校(含高职院校和科研院所)近14000余人次报名参赛,参赛项目累计3113项。经过为期3个月的遴选,来自44所高校的150个项目突出重围,征战决赛,最终评出一等奖40项。

  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青团中央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我校作为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承办单位,圆满完成了各项赛事的组织工作。
  4月12日,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比赛正式启动,市教委高教处就大赛的组织工作进了布置和动员。全市91所高校主管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教育部高教司张大良司长、中科院前沿教育局教育处、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中国高校创新创业联盟、中国教育创新校企联盟、全国高校双创教育协作媒体联盟有关负责人和相关企业代表参加了启动会,会议还邀请了大赛专家对本届大赛的内容要点进行了解读。

            5月-6月,我校先后组织系列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研讨会和培训会,不断强化大赛办事理念,提升大赛影响力。5月初组织面向参赛团队的赛前培训会,5月中旬组织面向参赛高校的赛事推进会,先后邀请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有关专家对赛事组织、创新创业等进行讲解;6月组织了市赛评委预备会,对大赛的组织流程、评审规则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我校作为市赛组委会秘书处积极协助各参赛高校完成了校内选拔赛等相关工作。
  北京赛区实施两轮评审,第一轮初赛采用网络评审的方式对参赛资料进行评审;第二轮决赛采用现场展示答辩的方式对参赛团队进行评审,并根据比赛成绩推荐优秀参赛团队参加全国赛。截止到6月9日,北京赛区共有报名队伍3113支,各高校经过校内赛共推选出517支队伍参加北京赛区的比赛。6月24日—6月29日,大赛评委对517支参赛团队及其成果进行了认真评审,共遴选出150支参赛队伍参加第二轮专家评审。

  7月9日上午,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决赛在北京邮电大学举办。北京市高教处处长邵文杰,北京市教委高教处副处长荣燕宁,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处长孙洪祥以及来自企业和高校的50位评审专家参加了决赛评审。经过一上午紧张激烈的角逐,评选出了北京赛区各奖项(获奖名单将于近期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网站公示),最终遴选出35支优秀团队作为北京赛区参加国赛的备选团队。

  7月9日下午,由各高校推荐的40个优秀项目参加了由北京市教委主办的投资人洽谈会。在路演过程中,他们为投资人详细介绍了项目亮点、发展潜力以及优势等。投资人就盈利方式、市场开拓情况、团队力量等方面进行提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7月12日,入围国赛备选的35支团队参加了由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投盟)专家组织的“创新创业训练营”,接受了更加专业深入的辅导。本次特训营主要通过项目分组路演答辩、现场模拟评审、导师深度点评以及一对一辅导等形式进行,来自各行业领域的10位专家从创意、产品定位、商业模式、视频及PPT制作、答辩技巧等环节为参赛团队做了系统详细的培训及指导。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突出了“双创教育打牢基础、双创大赛搭建平台、创业孵化夯实服务”的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格局,提高了北京市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整体水平,在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呈现出“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推创新”的生动局面。
  作为承办高校,我校在各个阶段的准备工作充分体现了承办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组委会的悉心投入,在总结筹备前两届大赛经验基础上,综合考虑初赛规模、院校特点、上届成绩等因素,引导各高校做好大赛动员、参赛指导、网评和决赛等赛事组织工作,强化大赛宣传推广,积极推动高校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赢得了参赛院校和全体评审的一致认可。
  同时,我校共有113支队伍报名参赛,经过校赛推荐,有23支队伍进入市赛。经过市赛初赛和决赛,我校的“编程猫”、“‘心域’健康管理APP”、“果酱音乐”、“小学宝”4支队伍获得了参加国赛的备选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