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首都战略需求 助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五届七次全委会顺利召开

31.10.2014  17:06

  2014年10月29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五届七次全体委员会议(以下简称“五届七次全委会”)顺利召开。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基金委”)18名委员和3名顾问出席了会议。

  会议听取了2015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与评审工作报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B类)暨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评审工作报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试行情况的报告及学科评审组建议资助重点项目答辩。经讨论、投票,会议通过了2015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市基金”)各类拟资助项目共计617项,其中包括重点项目27项、面上项目350项、预探索项目50项、青年项目190项。

  会上,委员和顾问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通过广泛政策培训提高初步审查通过率、通过全面推行信息化管理提高市基金管理效率、通过严密工作程序保障基金项目评审阳光运行等各项工作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资助项目瞄准首都战略需求

  五届七次全委会审议通过的2015年度基金重点项目,紧密围绕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新型纳米材料、新能源及能源高效利用、京津冀水资源与水环境、重大疾病预防与治疗等领域部署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必将为“十三五”期间首都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促进城市建设和民生保障、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提供源头创新支撑。

  面上项目和预探索项目也以围绕生物医药、下一代通信技术、节能环保等重点战略新兴产业的相关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为主,汇集中央、地方148家优势单位,瞄准学科前沿,超前部署研究工作。

  二、青年基金助力首都人才培养

  五届七次全委会审议通过2015年度拟资助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共计190项。共有来自90余家依托单位的青年科技人员获得资助。2015年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负责人以中级职称为主,占比高达75%以上。项目类型半数以上为应用基础研究,主要涉及生物医药、民生保障、下一代通信等领域。

  市基金自2014年度起增设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旨在为具有创新潜力的35岁(含)以下青年科技人员独立主持科研项目提供“第一桶金”,鼓励他们进行科研创新,确立研究方向,提高项目组织管理能力,积累科研经验。通过两年的试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效,2014和2015年度申请人中,35岁以下科研人员占比约45%,2014年度青年项目的负责人中有20%后续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青年科学基金已成为凝聚青年科技人才的主要渠道,为青年科技人才独立主持科研项目提供了重要机会,为青年科技人才后续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础,受到了首都科技界特别是青年科技人员的一致认可。

  三、联合资助促进基金投入多元化

  五届七次全委会审议通过拟资助2015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B类)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以下简称“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B类项目”)共计34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B类项目于2002年由北京市基金与市教委共同设立,主要资助市属高校科研人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工作,是联合政府部门资源共同资助基础研究的有益探索。截止到目前,已资助项目总数达300余项,资助经费总数约1.3亿元,为首都高校科研人才培养、科研能力提升和学科发展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联合资助模式是北京市基金探索扩大基金规模,引导社会资源共助基础研究的重要改革举措,除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B类项目外,市基金在多元化投入体系方面进行了多次探索实践。先后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多家行业龙头企业等开展联合资助试点工作。目前,北京市基金除北京市财政每年近一亿元的资金投入外,来自社会投入的资金已超过2000万元,达到财政投入经费的五分之一。

  在今后的工作中,北京市基金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首都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坚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驱动战略,瞄准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科学问题,通过指南的前瞻部署和成果追踪服务,加强重点领域的部署,整合首都资源,聚焦首都战略需求,助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