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语言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召开“中国边疆地区语言文化研究”专家咨询会

14.05.2015  17:27

  为进一步加强“2011中心”建设工作,5月8日,中国周边语言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在北京语言大学会议中心召开“中国边疆地区语言文化研究”专家咨询会。中心主任、校党委书记李宇明教授、副校长曹志耘教授、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戴庆厦教授以及来自国内高校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朱艳华博士主持。

  李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此次专家咨询会的召开非常及时,目前中心工作正面临发展的关键期,中心组织的编写《中国边疆地区语言状况丛书》和前一时期策划的《中国周边语言状况丛书》一样意义重大。丛书编写时,要体现规模优势,以“语言应用”为纲,注重田野调查,重点突出边境地区语言状况的调查工作,要处理好双语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等等,要树立为地方服务、为学术服务、为国家睦邻友好发展战略服务的意识。

      曹志耘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建设“2011中心”是学校的战略性举措,中国周边语言文化协同创新中心的定位不仅符合国家需求,而且与周边外交、一带一路等国家政策是高度吻合的,中心要把握好发展方向,加快建设速度。目前启动的周边国家语言状况丛书、边疆地区语言状况丛书等项目,选题很好,要尽快推进。

  戴庆厦教授就中心策划编写的《中国边疆地区语言状况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作了专题发言,他指出,丛书将视角置于中国边疆、边境地区,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创新工程。编写过程中要体现“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突出中国特色,突出本地本土特色,要扎实进行田野调查,处理好语言和社会文化、单一语言和多语、语言功能和语言感情、文献使用与田野调查等的关系。

  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宝玉柱教授、清华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长江”学者王启龙教授、广西民族大学的韦树关教授、云南师范大学的余金枝教授、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朴美玉博士等就中心建设方向以及丛书编写的原则、内容、体例等纷纷建言献策。

  中心副主任郭风岚教授作会议总结,她表示,中心现在正面临发展的大好时期,将通过集聚创新力量,进一步深化科研机制改革,力争使《中国边疆地区语言状况丛书》成为研究中国边疆、边境地区语言文化的标志性成果,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重要参考。

中心主任李宇明书记讲话

曹志耘副校长致辞

戴庆厦教授作主题发言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