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版创业大街”延至7.2公里
(本报记者 孙奇茹)过去两年间,在中关村核心区,一条以创业为名,只有短短200米长的街道吸引了全球各地创业青年和创新创业资源慕名而来。昨天上午,“中关村创新创业季(2015)”系列活动正式开幕,随着全新的“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发布,一条“升级版创业大街”的规划浮出水面,中关村创新创业资源高度密集区进一步扩容。
“升级版创业大街”扩容至7.2公里
机器人服务员呈上顾客点的咖啡,室内是用手指触动空气就能控制显示器的虚拟现实技术,走出屋子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绵延绿道和街区景观……科幻大片中的这些场景即将在中关村成为现实。
按照规划,中关村大街这条北起清华大学西门,途经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关村电子卖场区域、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南至白石新桥的街道长达7.2公里,将打造成继“中关村创业大街”后的又一处双创资源聚集区。约有36座写字楼、68.5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将根据既有产业禀赋转向服务创业创新。
改造以后的“中关村大街”,将会是一个升级版的“中关村创业大街”。将会整合各区段的资源优势,形成差异化的功能区定位:从中关村1号桥至知春路为“创新核心功能区”,这里借助科技企业总部、科技金融总部、创业服务、综合商业商务服务密集的优势,担当中关村的创新核心。知春路至四通桥,由于中发电子市场坐落于此、创业培训机构密集的条件,使得这一区段适合作为智能硬件、教育培训等领域的“专业创新服务功能区”。四通桥至魏公村,结合中坤大厦、天作国际、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产业园等项目的建设,主要职能为以科技金融、科技服务、商务商业、休闲文化为主的“综合创新功能区”。魏公村至白石新桥,结合艺术院校、紫竹院公园、长河、国家图书馆和首体等综合条件,主要职能为以科技服务、小微创新和创意文化为主的“特色创新功能区”。
在全球各大科技创新圣地,有没有哪个地方与设想中的“中关村大街”类似?“国家级科研机构、科技创业、人文环境、科技金融、政策优势各式资源齐聚中关村大街,即便硅谷也没有这样一个创新元素如此丰富的区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治理研究所所长杜宝东告诉记者。
参与中关村大街规划的杜宝东还为记者描述了一幅这样的图景:在各个功能区创新创业气氛迅速蔓延的同时,街区将通过打造适宜步行的“慢行道”,将沿途的创新社区、高校、公园通过绿道连接起来。有不同需求的创业者,将在充满宜居气息的环境中,徜徉辗转于近邻的几个创新创业功能区。
十余卖场变身创新主题楼宇
海龙大厦对面,中发电子城,几个月前曾路过这里的市民发现,原来的“中发电子市场”金色大字招牌消失不见,换上了蓝色背景的“中关村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的海报。大楼门口,曾经熙熙攘攘的停车场也如时光穿越般变成了一个花园广场,往来的年轻人和孩子们正兴致盎然围着有两三人高的大黄蜂机器人合影。
更大的变化还在里头。走进大厦一楼,曾经几平方米一个店面、一进门如菜市场般人潮涌动的元器件商铺区,竟摇身一变,成了一个3000平方米、未来感十足的智能产品展区。遥控指挥下上演惊险动作的机器人舞蹈队,具有人工智能、可以跟孩子互动对话的学习机器人,虚拟现实体感显示器等各种智能产品在这里争奇斗艳。
刚刚过去的2个月时间,中发电子市场的主办方中发集团,花费数千万元完成了一楼商户的腾退和整体装修改造。不久后,负一层的微型样机工厂、二层的智能制造孵化基地也即将揭开面纱。
与海龙、中关村e世界生意逐渐冷清、租金水平下跌从而顺势转型不同,中发电子城从电子卖场到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的转型,更多的是居安思危和对未来经济趋势的主动靠拢。
每平方米每天80元——这是两个月前开始商户腾退时中发大厦的租金价格。对北京租金水平稍有了解的人便会知道,即便是租金堪称“地王”的朝阳大悦城、西单大悦城,单位租金价格也比不上中发大厦。中关村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与海龙等面对大众消费群体而言更为面向专业市场的定位,是中发电子市场租金居高不下仍然满租的重要原因。
然而,转型“中关村互联网教育中心”的科贸大厦,引入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技术转移机构的鼎好大厦,无数个搬入海龙、中关村e世界和周边邻居家的创新创业企业,让中发意识到了创新创业给中关村带来的独特机遇。“放着一年几千万元的租金不要,那也得转!”中发集团子公司、中发时代科技电商副总裁鲁锡章回忆。
鲁锡章和他代表的企业意识到,没有哪里比中关村更适合崛起一个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创新中心成立后,将基于中发电子市场原有的3000家电子元器件商户筛选一批优质服务提供商。创业者带着创意来,在微型工厂打样,在测试中心完成测试,就能进入一层展厅,接受市场检验,完成智能制造梦想。
作为打造“中关村大街”的一部分,除了中发电子城的华丽转型,昨天创业季启动同时,还有多个曾经的电子大卖场,启动了向创新创业主题楼宇的转型之路:就业创业大厦宣布转型“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中关村科贸中心转型“中关村互联网教育中心”,光耀东方地下广场转型“中关村国际创客中心”,中关村e世界转型“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包括这些已经在转型路上的楼宇,中关村大街目前已有十多个写字楼有主动业态转型、向创新型服务平台转型的意愿。
不断“裂变”的创新源头
2年前,在承载不少北京人文化记忆的海淀图书城基础上,中关村创业大街开街。截至目前,创业大街已保持日均孵化1.6个创业项目的骄人成绩。
然而,这条220多米长的创业大街已经难以满足潮涌的创新创业需求。已腾挪出的2万多平方米的办公空间早已驻满孵化器、创业者,大量创新孵化器、服务业排队等候进入,一个“升级版创业大街”呼之欲出。
除了丰富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平台的引入,这条被“村民”称为双创大街的“中关村大街”的改造,将解开困扰不少中关村人的一个难题。“很多游客到北京会说我去看看中关村,可中关村到底在哪儿啊?哪个区域最能代表中关村?未来的中关村大街,将会是一个集中体现。”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阎秀敏说。
“相比武汉、上海等地,中关村作为全国创新创业中心的独特魅力是什么?就是它的包容和不断的创新裂变,是它难以复制的创新创业环境。”杜宝东说。在他看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电子一条街”引领全国电子技术风潮,到本世纪初的互联网创业热潮,再到近些年引领创新服务业、科技金融、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时代新趋势的中关村,始终扮演“思想性创新”源头的角色。而设想中的中关村大街,是中关村不断成长的又一例证,它将推动该区域科技、人文等各领域创新要素的交流更加频繁,从而碰撞出更多的创新火花。
据了解,“中关村大街”的打造将以政策引导、市场力量推动为主,现已向全社会发出“众筹”街区调整规划建议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