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但不仅是为了创业——访清华大学创客群体
来源:新华网 2015-10-24 张漫子 李峥巍
今年以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下,清华创客团队迅速成长。在首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双创周”)期间,记者带着好奇心来到清华园,采访这里的创客群体。
记者看到,在清华大学校园科技大楼西北区,一个建筑面积超15000平方米的空间正在等候着创客入驻。这里是清华创客服务平台iCenter的全新空间,创造空间、3D打印、小型数字机床等布置妥当。
清华大学创客空间协会创始人之一的毕滢向记者介绍了半年多来创客空间的新成就:5到7个项目进行中,累计完成30个创业项目,更多创客在此汇聚……
清华大学生物系博士赵泓宇为前来参观首届“双创周”的来宾介绍“BluePHA生物塑料”;清华学生科技兴趣团队代表李修展示自主视觉导航无人机;清华美术学院毕业生陈腾蛟的“智慧电单车”更是吸引参观者上车体验……
“以往都是在一间约60平米的创客活动室中进行,感觉新空间特别壮观,空间很大很宽敞。”创客空间学生社团成员林子恒迫不及待地开始准备新的创意活动。
记者采访发现,创业空间曾是许多创客难以言说的痛。而在清华,林子恒和更多的创客发现,找空间不再难。
在清华科技园大厦,一个由食堂改造而成的创业空间里,会议室、办公区、报告厅满是创业范儿十足的学生。“现在订会议室都要靠抢,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容,地下一层另一侧即将被改造成创业空间。”清华x-lab平台执行主任毛东辉说。
这个打破14个院系藩篱,巧妙借助清华控股等校企平台空间资源,并吸引大量成功校友提供融资、融智的创客平台x-lab,已经累计为600多个清华在校生和校友的创业项目提供服务,其中注册公司的融资额已突破3亿元。
毕滢说,创客可以享受到学校等多方力量提供的场地支持、基础工业训练支持、课程支持,也能得到各类资金支持。“清华大学整合了各类资源,全力服务创客。”
“早在1994年,清华就建设了自己的科技园,专门开辟一片空间来支持创新创业,后来就诞生了最早一批学生创业者。”清华校友、清华控股董事长徐井宏说,从课堂到x-lab、iCenter,再到科技园、清控科创等等校友资源,以清华为代表的高校正形成独特的支撑创客体系。
已经离开校园十多年的林凡如今已是职场社交应用脉脉的创始人。1998年,抢在互联网浪潮到来前,林凡加入创业公司实习,那时的清华为创新创业者办协会、办赛事;到后来,清华帮助其成立联合实验室,将科研成果转化到实际产品中,并成立创业俱乐部……
林凡见证了二十年来高校创业生态的改变。他说,高校现在更加鼓励创新创业创意,对创客更加包容。
在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看来,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创业。“创新创业是基于需求驱动的,创新教育生态系统的建设非常关键,而且生态系统只有共赢才能形成自转和正循环。”
高校正让鼓舞创客的“生态”变得不一样。“高校创业资源就好像是水、阳光、空气,被分隔在不同的瓶子里,而学生创业的种子得不到养分就难以发芽,渐渐心中的种子就被淡忘了。清华x-lab等机制创新,开始让‘种子’发芽。”毛东辉说。
“我们能休学创业,是拥有了象牙塔里的自由新土壤。”毕滢说,可以依托母校育才理念、技术实力和人才资源,自己做清华创客感觉很幸福。
创业不仅仅为了成功,更为了让青年人成才——高校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正发生微妙的“化学反应”。
徐井宏说,高校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体现着一份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创新创业成为一代青年人的专业素养和精神印记,不管他未来有没有创业,都会把这种文化、精神传承下去,这是我们国家和时代需要的。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