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刘伟:把握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窗口”期
中宏网北京3月19日电 (记者王镜榕)“在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各个主要发达国家主要运用扩张需求的办法争夺市场份额,稳定本国经济增长的时候,”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闭幕前夕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用改革的办法从供给端入手,解决一系列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这本身既表明了我们大国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同时也是一个很有创造性的举措。”
3月15日上午9:30,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刘伟在“委员通道”接受采访。
从供给侧入手破解结构性改革难题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就是用改革的办法,从供给端入手,解决一系列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 刘伟认为,这一方面是我们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我们进入新时代,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冲突,缓解这个冲突,不能靠压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要集中力量推动发展,这就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另一方面,以此为主线,也是人民生活的需要。为什么我们现在感觉到消费需求的增速有所下降呢?不是收入没有增加,我们居民收入的增速和GDP是同步的,主要是供给端的发展难以满足人们增长的需要,如何改善供给,使人们消费的更安全,能更有新的消费热点是我们要努力的工作,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主要原因。
攻坚战要抓住改革的“牛鼻子”
3月13日,刘伟在全国政协机关报《人民政协报》发表文章指出,在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顶层设计的基层创新不足,地方实施过程中存在两极化现象,以及过度依赖行政化措施,攻坚战成果缺乏制度基础和市场基础,存在反复的可能;还有部分领域重点不突出,很多攻坚战并没有抓住改革的“牛鼻子”,导致部分改革效果并不明显等突出问题。
刘伟指出,2015年底,党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国宏观经济摆脱低迷、企稳回升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是全面从严治党、反腐倡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表及里、由一般运行问题向深层次利益和权力关系的深化具有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二是宏观经济企稳使中国经济的核心目标必须转向“控风险”基础上的“促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一般性结构调整转向基础型关键性领域的改革;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过两年多的实施已经顺利完成了前期阶段性任务,必须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所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因此,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难点、方式、方法和路径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深化。”
开启基础性和引领性的制度改革
改革的重点要通过问题导向的改革调整,逐步触及新常态深层次的结构性和制度性问题,开启基础性和引领性的制度改革。一方面要认识到,结构性矛盾是要素配置扭曲,要彻底解决问题,根本途径是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另一方面还必须认识到,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不仅在于有效市场的构建,更重要在于政府的改革,政府职能、机构设置以及权力模式的改革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去库存”必须与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建设相联系,“去产能”必须与企业软约束机制改革相联系,“去杠杆”必须与金融体制改革相配套,“降成本”必须与各类成本形成机制改革相联系。而这些直接相关的改革最后落脚到国有企业改革、政府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社保体制改革等具有基础性和引领性的改革之上。
在改革方法上,要遵循改革的逻辑,抓住改革的主要矛盾,创新改革的方法和手段。要明确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核心,以“破”、“立”、“降”为重点。刘伟指出,要把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更好地结合起来,贯彻稳中求进总基调,需求管理除了短期的需求总量管理,也有深层次的中长期需求结构管理,特别是收入分配政策和改革对于宏观经济供求动态平衡的作用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的,同时必须坚定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否则深层结构性失衡难以缓解,宏观总量失衡必然加剧,甚至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窗口”关闭。
(刘伟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原文链接: [中宏网]刘伟:把握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