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出警1500多次 走进北京“最忙消防队”

13.02.2018  10:25
原标题:

  春节临近,双榆树消防中队战士们的训练、备勤丝毫没有放松。

  海淀消防支队双榆树中队被称为“北京最忙的消防中队”,2月9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的消防中队,实地体验战士们的训练、生活、备勤和出警。这一天里,中队出了5次警,外加一场地铁消防演练。

   春节保障

  每天4辆消防车前置巡逻备勤

  据中队指导员姚健介绍,双榆树中队目前有官兵50人,分为三个战斗班、一个专勤班和一个司机班。双榆树中队年均出警量达1500多次,这和辖区特点有关,双榆树中队辖区面积约36平方公里,但常住与流动人口数达60余万人,“辖区内学校、企事业、商场等重点单位多、居民楼多、高层建筑多,光消火栓就有2000多个。”

  虽然建队比较久,但双榆树中队的消防设备却很先进完善。中队拥有包括水罐、云梯、排烟、破拆、照明等功能在内的9辆消防车。记者在车库注意到,车位的下方,还安装了暖气片,以保证车辆不受低温影响,快速启动。

  随着春节临近,营区有了节日气氛,但战士们的训练、备勤却丝毫没有放松。在营房后面的操场,战士们迎着大风,训练接水带、原地着战斗服、高空索降等科目。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加大警力前置,每天在早晚高峰等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巡逻的消防车,由2辆增加到4辆。”姚健说。

   紧急出警

  公交车故障“冒烟”虚惊一场

  下午5时30分,晚饭时间。

  “保福寺桥西南角!公交车冒烟!公交车冒烟!”就在官兵们走向食堂的一刻,警铃、广播同时响起。

  听到警铃的战士们像被按下了快进键,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他们冲到车库,穿上战斗服,登上消防车,驾车出库,动作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

  根据总队调派,中队出动四辆消防车前去救援。记者随警车辆为一辆斯塔尼亚水罐消防车,车里有中队长和司机班、专勤班以及战斗班的5名战士。

  正是晚高峰,一些路段开始拥堵。与路上缓慢的车流相比,消防车里充满着紧张的气氛,不同手台的声音此起彼伏。坐在副驾驶的中队长李泽宇手里拿着两部手台,分别和支队、总队沟通:“现在路有点堵,我们过去可能要花点时间。”

  就在车辆快到达目的地时,李泽宇得到战友的电台呼叫:“车没起火,冒烟是车辆故障导致,不是火灾。”

  李泽宇所在车辆继续前往出事地点查看。公交车停在保福寺桥西南角的主路边上,记者看到,车尾的路面蒙了一层黑灰。公交车司机说,“是发动机故障,‘飞车’导致了排气管冒黑烟,没事了。”

   人工导航

  专勤班战士找出最佳出警线路

  出警途中,记者注意到,一名叫李铉的战士像地图导航一样,不时地提示司机“上辅路”、“前面掉头”、“下个路口右拐”。

  “我是专勤班的,今年19岁,江西上饶人,去年1月18日下的中队。”李铉一脸稚气,说起话来却不急不躁,一停一顿,“专勤班除了在出警中负责导航引路,还要掌握辖区内的水源分布、重点单位的情况,制作‘三折预案’。”

  李铉告诉记者,他分到专勤班后,花了半年的时间去熟悉辖区内的大小道路,“每天他们训练时,我拿着一张草稿纸,骑着自行车就出去了,边走边画草图,有时候一转一整天,晚上回来再画精准的地图,画完都夜里两三点了。”

  画完图,还要记住记牢。警情来的时候,李铉需要比电子地图还快,第一时间在脑海中,找出最佳线路,既要避开堵点,又要考虑水源的分布。

  今年是李铉在中队过的第二个春节,他说自己早就习惯并喜欢上了部队的生活,“这里很锻炼人,解救被困群众时,心里会很高兴。”

   地铁演练

  一天5次出警午夜再加一场演练

  “牡丹园路口阳光大厦西边!出租车着火!出租车着火!”下午6时42分,当天的第5次警情来了,中队出动一辆水罐车、一辆抢险车前往救援。

  记者跟随消防官兵到达现场后发现,事故出租车停在了道路最内侧车道,车辆的右前车灯处被烧毁。据司机彭师傅说,车子走着走着就起火了,是自燃,“我赶紧让乘客下了车,我用灭火器和一桶水把火灭了。”

  出警的副中队长马桃仔细查看了着火部位,确认没事之后,为安全起见,他建议司机将事故车辆挪到辅路边。此时,彭师傅面露难色,他希望消防员出具一份关于车辆自燃的证明,这样保险公司才可能理赔。

  马桃向彭师傅解释,中队官兵只负责灭火救援,关于车辆自燃的事故认定,需要消防支队出具证明。消防员随后返回中队。

  每周五的晚饭后到熄灯前,是战士们的自由活动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天任务的结束,根据总队安排,当晚11时30分,中队将在10号线和4号线的交汇站——海淀黄庄站进行消防演练。

  随着最后一班地铁停运,中队出动5辆消防车,20余名官兵,分为两组进行演练。演练设置了发生火灾、接警调度、疏散救人、破拆内攻、控烟散热等环节,锻炼消防员和地铁工作人员应对突发火情的能力。

  演练结束,已是第二天的凌晨1点。

   除夕执勤

  “今年‘禁放’了 火警要减少了”

  官兵们都把中队称作“家”。姚健说,原本他和中队长李泽宇两人住在一个屋,现在马上要过年,为了和战士们更像一家人,两人都搬到了战士的宿舍。

  姚健和李泽宇都是1990年出生,中队90后战士占到70%以上。今年中队大家庭又来了4名90后新兵,21岁的张幕珂便是其中一位,他刚下中队不到一个月。

  这名来自山西晋城的小伙,在记者来到中队的当天上午,出了自己入伍后的第一次警。

  “我们接到报警说有个商场冒烟,等我们赶到的时候,报警人说自己弄错了,是电焊冒的烟,一会就没了。其实心里有点紧张和忐忑,毕竟是第一次出警。”

  29岁的中队长助理李多,四川达州人,2005年入伍,算是中队里的老兵,他和记者谈到了警情种类和除夕夜出警数量的变化。

  “2017年,中队的出警量为1200多次,其中将近700多次是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每年还有上升的趋势,而火警量每年在下降。”李多以除夕夜为例说,“记得2007年那会,一个除夕夜整个中队的出警数达37次之多,几乎整晚都在外面。直到去年,才在除夕夜看上了春节晚会,今年‘禁放’的规定估计会进一步减少春节期间的火警,是好事。”

  本报记者 张宇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