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晒出2015年“蓝天清单”

04.01.2016  19:23

   今天上午,市环保局介绍2015年北京的空气质量状况和大气污染防治情况。北京过去一年的“蓝天清单”出炉:PM2.5年平均浓度为80.6微克/立方米,与2014年相比降低了6.2%。

  记者上午了解到,本市正就进一步修订完善重污染应急预案征求各方意见。修订完善预案考虑的因素包括每一次重污染的特点不同、加强提高预测预警能力、针对不同特点实施有效的应急响应等。

  目前本市有35个监测站点,今年将新增30多个,达到六七十个站点,增加农村、山区监测站点,为治理大气和民众提供数据支持和服务。

   去年情况  

  PM2.5年均浓度超国标1.3倍  

  市环保监测中心介绍,过去一年北京的二氧化硫、细颗粒物PM2.5等四项主要污染物浓度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其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为101.5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0.45倍。PM2.5年平均浓度为80.6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1.3倍,成为本市大气污染治理突出问题。与2014年相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38.1%、11.8%、12.3%、6.2%。值得注意的是,本市自2013年起开展PM2.5监测,到2015年浓度已经下降了10%。

  空气质量达标天方面,2015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86天,占全年天数的51%,较2014年增加14天。其中一级优的天数增加13天;2015年重污染共46天,占13%,较2014年减少1天。

   污染特征  

  PM2.5主要来自燃煤和机动车  

  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上午分析了过去一年北京的污染特征,二氧化氮主要来自于机动车和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呈现城区浓度最高,沿环状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交通站浓度水平为全市的1.5倍,反映了机动车排放影响。

  据悉,本市的PM2.5主要来自于燃煤、机动车等的一次排放和二次转化,地理上呈现由南向北浓度逐渐降低的梯度分布规律,京西南区域站年均浓度最高,达到111.4微克/立方米;京东北区域站年均浓度最低,为53.2微克/立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北京PM2.5达标天数呈增加趋势,其中一级优天数显著增加;PM2.5五级重度污染天数逐年减少。2015年PM2.5达标的天数已经达到223天,其中一级优首次突破了100天,达到了105天。张大伟介绍,2015年北京PM2.5重污染天数共42天,比2014年减少3天,但在11至12月发生重污染22天,同比增加15天。2015年重污染日PM2.5平均浓度为239微克/立方米,对年均浓度“贡献”超过三分之一。

   今年重点  

  高限重罚“假国Ⅲ”柴油车  

  记者了解到,今年本市将聚焦“改农村散煤”、“治高排放车”、“整治城乡结合部”。在改农村散煤方面,加快实施调整优化农村用能结构五年行动计划,基本实现城六区和平原地区农村采暖“非煤化”;治理高排放车方面,本市综合施策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减少机动车特别是高排放车的污染排放。对于此前屡屡遭媒体曝光的 “假国Ⅲ”的外埠柴油车,本市将一律高限处罚。记者 张航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