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湖南:高水平农机合作社引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26.01.2016  10:03

编者按:去年的全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会活动在湖南长沙召开,李伟国司长肯定了湖南省的很多做法和经验,其中合作社发挥了引领作用。在2016年全国农机化工作会上,记者现场采访到湖南省农机局局长王罗方,进一步了解合作社在推动湖南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如何发挥作用。

记者:王局长,您好,很高兴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湖南省两年来大力扶持农机合作社1000家,您能简要谈谈为什么要扶持合作社吗?

王罗方: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生产手段机械化的问题,二是组织化程度提高的问题。实践证明,农机合作社可以同时推动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湖南是全国水稻第一大省,受各种因素影响,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一直提高不快。2014年,我们争取到省政府政策,由财政出资扶持建设数千家规模适当、机械精良、管理规范的水稻生产农机合作社。旨在率先突破水稻生产现代化问题,从而有效带动我省农业整体现代化加速。

记者:请问省里是如何实施“千社工程”的?

王罗方:具体操作实施,其实就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的过程,需要农机部门的智慧和胆识。我们设计的方案是:申报建设项目的农机合作社需按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要求,新购农机装备100万元以上;经营土地规模在500亩以上,其中集中连片经营300亩以上;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有800平米以上农机停放场地;已有机库棚和配套设施、拥有维修资格证书、种植双季稻、土地租赁期在5年以上者优先。满足条件的合作社按照3:3:4进行扶持,即享受30%左右的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获得省、市县财政奖补30%,其中省里15万,市县共15万,合作社自筹资金40%。

记者:实施“千社工程”的情况怎么样?

王罗方:实施“千社工程”为我省农业机械化注入了强劲动力,农机合作社呈现出跃进式增长。截至目前,全省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机合作社达2484家,较2013年增加1629家,增长近两倍;全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8.4%,较2013年增加6.1个百分点;其中水稻机插面积每年增加近300万亩,全省水稻机插率由不足5%提升到今年的25%。

记者:看来,湖南省的扶持建设政策对发展农机合作社是相当见效的。请问扶持建设的农机合作社是否能发挥技术引领的作用?

王罗方:讲两个方面的引领。首先是我们在扶持建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施行了技术引领,把合作社打造成突破全省农机化关键技术的主要依托。组织12个农机合作社参与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探索试验,总结提炼出了适合南方双季稻机械作业的“为机育秧”技术。在全省分四个片区对合作社技术人员进行“为机育秧”技术培训。在合作社进行水稻机插与人工手插、抛秧产量对比,测产结果表明,机插秧较手插秧和抛秧平均每亩增产50公斤左右。其次是这些扶持建设起来的合作社对其他农业主体发挥了技术引领的作用。2014-2015年全省新推广的高速插秧机中90%以上是由合作社购买。全省农机合作社新添植保飞机近200架,谷物烘干机3000多台,建成区域水稻烘干中心400多个,在病虫害防控、粮食减损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他先进适用农机的推广,也都是以现代农机合作社为平台进行的。农机合作社成为突破关键技术的先行者。

记者:非常感谢王局长的介绍,这些农机合作社的盈利状况怎么样?湖南省农机局今后还要扶持多少家,对此,有没有规划?

王罗方:财政扶持建设的1000家现代农机合作社今年全部实现盈利,社员人均收入比一般农机合作社高30%以上,增强了继续发展壮大的信心。有972家对外开展了水稻代耕、代育、代插、代植保、代收割、代烘干“六代服务”,作业面积达493万亩。全省水田耕整地和水稻收割、运输作业量的65%以上,机械插秧、机械植保和机械烘干作业量的90%以上,是由农机合作社完成的。

千社工程”的实施,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的热烈响应,全省农机合作社对照标杆比学赶超,迅速成长为有实力有活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全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快速推进。省政府同意持续实施“千社工程”,打算再用5年时间扶持建设5000家现代农机合作社。我们将抢抓政策机遇,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让现代农机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中释放出更大能量。

记者:非常感谢王局长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