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 |农学院抗疫期间全力推进教学科研工作
本网讯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农学院党委带领全体师生统一行动听指挥,全面贯彻上级和学校指示,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细;全体师生信心满满,科学防控,坚信抗“疫”必胜。同时,教师无论身在京内京外,始终心系学生,积极应对,调整教学形式,潜心科研,执着坚守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教学工作下好先手棋。按照学校“延期返校,正常开课,转变教学模式”的原则,落实“课程教学任务不减,教学质量不降”的要求,学院对各门课程进行研判,提前谋划,分类施策。对于可以实行网络教学的课程,请各位教师提前调整和准备相关课件,做好进行网络信息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准备;对于需要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线下部分延后集中进行;对于不适合线上教学的课程,后续再进行补课。另外,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尤其是按照学校要求,做好2020年夏季毕业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相关工作,深入到学生和老师中,加强线上互动交流,具体了解每位研究生状态,做到一人一册,保障平稳有序,确保培养质量。
科研工作取得开门红。学院各中心和团队,齐心协力,潜心科研,捷报频传。学院师生无论身在何处,始终以自己的方式奋斗在科研战线上。有些老师主动担当起整个实验室的重任,同时负责10多项实验的进度不中断;有些老师通过视频查看实验基地植物的长势和性状;有些学生在家里加强文献阅读,在线进行分享和讨论等,继续潜心科研,保障科研有序进行。新年伊始,学院师生在科研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其中,先后有4篇论文在农学领域顶尖期刊上进行发表。李召虎、段留生教授领导的作物化控团队在国际植物学期刊《Nature Plants》发表了题为“Introducing Selective Agrochemical Manipulationof Gibberellin Metabolism into a Cereal Crop”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作物株型塑造的新途径。徐明良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A helitron-induced RabGDIα variant causes quantitative recessive resistance to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的研究论文,首次发现了玉米粗缩病的隐性数量抗病基因。何绍贞、刘庆昌教授课题组在《The Plant Cell》发表了题为“IbBBX24 Promotes the Jasmonic Acid Pathway and Enhances Fusarium Wilt Resistance in Sweet Potato”的研究论文,在甘薯蔓割病抗性机理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付永彩副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A common wild rice-derived BOC1 allele reduces callus browning in indica rice transformation”的研究论文,为水稻的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改良提供重要的潜在基因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