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永不说再见 | 刘艳琴:农大给我无限可能
我叫刘艳琴,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这是我与农大的故事:
2016年7月,一份“沉甸甸”的快递寄送到我的手上,自此,我踏上了这趟驶向未来的“启航号列车”。
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了8月23日踏入农大校园的场景,心中满含期待,又有些许紧张,对未来四年的生活充满了热爱和不安,但在见到报到大本营里许多热情的脸庞时,我对我的大学生活许下了美好的愿望。直到现在,这张永远在路上的车票依然完好的保存在我的钱包夹层中,我想,这会是一生美好的记忆。
2017年10月,寝室是我在农大的家,室友便是家人。过往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每天回到宿舍,喜悦有人分享、悲伤有人陪伴、困难也有人帮助,我备受感动,心怀感恩。
照片中的天线宝宝套装,是寝室室友一起购买的姐妹装,当几个天线宝宝同时出现,我想说“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的!”。如今要毕业了,曾经的家人即将天各一方,只愿大家能够各自安好,平安顺遂!
四年间,对我影响最深、改变最大的一件事就是院学生会主席竞选。从前的我也是一个胆小敏感的人,2018年6月1日,一场公开演讲竞选帮助我树立了自信。即使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漫长准备,踏上讲台的那一刻,面对近400名听众,再没有比“手脚发抖冒冷汗”更合适的词来描述我当时的状态了。幸运的是,在大家的信任之下,我挑起了为同学们服务的重担,也结交了许多挚友,提升了自己。
2018年8月,来自5个学院、8个专业的12名伙伴,踏上了内蒙古乌兰察布兴和县头号村。一场社会实践,一场调研,我们行走在田间地头,与阳光和汗水作伴,用心体会着“社会”与“实践”,渴望能为“扶贫助贫”献出一份力量。
身为农科学子,我们第一次离开书本,走向麦浪,我们一直努力践行着将论文写在大地上。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扶贫与实践,永远在路上。
2018年10月,我第一次在农大的操场上踏上领奖台。这一次,为的是集体。
这一年的秋季运动会,时任生院学生会主席的我代表学院领取了“精神文明奖和女子团体奖”。举着沉甸甸的奖杯站在领奖台上,心里是满满的骄傲与自豪。为着拼搏进取的运动健儿,也为着团结一心的学生会工作人员,这个我付出了满腔热情与热爱的集体,让我开心,更让我感动。
2018年12月,是我大学期间熬夜最多,睡眠时间最少的一个月。每天反反复复构思、策划、写文案、想宣传方案、挑选奖品,我渴望的是给每个来观看元旦晚会的生院人、农大人留下美好的回忆,让大家开心满意的告别2018,踏入2019。
还记得主持人宣布“晚会结束”的那一刻,我和小伙伴们热泪盈眶,我想,这泪水中不仅有辛酸,更多的是满足。2019年的元旦晚会,我永远不会忘记。
2019年7月,克服6小时时差,历经10小时航程,来到7845公里以外,是我第一次踏出国门,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农业类顶尖学府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进行了为期10天的学习。异国他乡,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文化与理念。我们参观古迹建筑、学习先进技术、聆听科研汇报,这一次国际交流,是代表农大和世界的交流,是我和农大的共同回忆。
2019年9月,已经拿到了研究生录取offer,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了北京欢乐谷。
和伙伴们在一起是最轻松的时刻,我们一起坐过山车、进鬼屋、激流勇进,彼此帮助、扶持,这又何尝不像是这几年大学生活的一个缩影呢。
我和农大之间有座桥梁,桥上站着的,是一起“并肩作战”的小伙伴,这座小桥,永远都会在!
此时,我还拥有了一个新的身份——班级辅导员。
从8月底开始培训,我盼望着、期待着,不知道自己会遇到怎样的一群可爱的小朋友。在奥运场馆里,我第一次见到这些亲切的面庞,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我初入校园时的影子。我认为自己很幸运能参与到他们最美的青春年华中,他们也会是我在农大的牵挂和美好回忆,希望这些小朋友的大学生活都能美满精彩。
2019年10月1日,我和党支部一起参观了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展。在这里,我看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看到了国家取得的许许多多成就。再回想到自己有很多朋友参加了七十周年游行活动,虽然我没有亲身参与,但依旧为数千名走在长安街的农大学子感到光荣。
2019年12月,又是一年元旦晚会,同样的场地,同样的节日,只是换了一批为此绞尽脑汁的学生干部。这一次,我不再是幕后台下奔走忙碌的工作人员。
我带着众多人的期望和祝福登上了表彰大会的领奖台,这些荣誉和奖章背后,都是母校对我的精心栽培与呵护,那一瞬间,我期望着,这个与我结下不解之缘的地方,能够永远这么鲜活,这么青春。
2020年6月,截下这一张图的时候,我完成了自己的毕业答辩。
在这个因为新冠疫情影响而无法返校的特殊毕业季里,我曾经焦虑、紧张,但所有问题都在学校和学院的帮助下一一解决。这场答辩的结束,标志着我的大学生涯、农大生活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脑海中电影一般播放着过去的珍贵时刻,心中充满着的是感恩与喜悦。此时此刻,我想说“农大,永不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