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二期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地乡村青年研修班在人发学院顺利结营
本网讯 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发挥中国农业大学的科教优势,彰显我校在全球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领域的作为,人文与发展学院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于12月1日至6日举办了“2019年第二期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地乡村青年研修班”。来自全国各地14个农业文化遗产地的35位乡村青年与乡镇干部参加了此次活动。
12月6日下午,“2019年第二期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地乡村青年研修班”举办结业仪式。人发学院副院长吴惠芳教授担任主持。我校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勇、学院教授孙庆忠出席此次活动。在结业仪式上,王勇副部长表达了自己的感谢、祝贺以及对于遗产地青年的殷切期待,他希望各位学员通过一周的学习交流,能够提升自我,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中。并且他也希望,可以借此机会搭建一个平台,让不同的农业文化遗产地之间能有一个更好的交流,可以相互学习,不断促进。
在结业仪式中,社会学与人类学系博士一年级学生赵天宇也代表青年学子进行发言,他提道:虽然农业文化遗产总是与亮丽的风景联系在一起,但一代代人守护的遗产并不只是我们眼前看到的壮丽的梯田景观,更重要的,是要守护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生产经验和生存智慧,守护的其实就是大家共同创造出的美好家园。他谈到,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中,遗产地青年背负上了守望故乡的使命,增加了许多无形的压力,不仅是遗产地青年们有了紧迫感,作为研究农业文化遗产的青年学生也是一样。他相信大家经过此次的学习,都会有很多新的思考,都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贡献更多的力量。
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乡村青年作为本次学习活动的主角,在结业仪式上,也积极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
来自吉林九台五官屯贡米栽培系统的张洪春首先发表感言,他非常感谢有这样一个学习机会,能听到各位教授的讲座。会场上,张洪春为大家表演了一段二人转并深情说道,自己是个实干的人,一直在思考怎样能把这项事业传承下去。他表示能够输出家乡的文化他觉得很自豪,也希望其他遗产地的朋友能够自豪的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乡是农业文化遗产地,并积极去传播,这是责任,也是使命。
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的王金庄人李献如也发表了感言,她说,很多作家都称王金庄为“驴背上的村庄”,他们感到特别骄傲,自豪。村里的梯田是祖先留下来的财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其传承和发扬下去。最后她也表示了感谢,作为王金庄一名普通的农民,她能够走进农大,来听各位教授的讲课,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情。她希望自己能成为村庄梯田的守望者、守护者,传承和发扬农业文化遗产。
最后来自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的李高福也谈了自己的想法,他讲到自己虽然没有通过考试的形式踏进农大的校门,但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结识专家老师和遗产地伙伴。自己在这次研修班的学习中获得了很多,并且坚信,未来的遗产地保护是有希望的!
随后,结业仪式进入最庄重的时刻。在小提琴演奏曲《我爱你中国》的轻柔音乐下,王勇副部长为学员们一一颁发证书,并与吴惠芳教授、孙庆忠教授一起和学员们合影留念。本次的结业证书由人发学院精心设计,以此作为遗产地青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学习的见证。
孙庆忠教授进行总结发言。孙老师以他最普通的下乡经历、最真实的情感向参加结营仪式的所有人讲述了他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原由和坚持走下去的决心。他用生活里最平凡的英雄主义者来形容生活在今天乡村里的人们,提倡要将我们个人的生命与时代洪流连接在一起,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赋予我们的生命以意义。孙老师深情精彩的演讲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让人心中充盈感动、心潮澎湃。
结业仪式的主要部分已经结束,但是大家的交流分享和感动才刚刚开始。茶话会环节提供给在场所有人自由发言的机会,大家畅谈感动和想法。浙江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的钱涛说:“学习后,感觉担负的责任更重了,这次回去,要尽最大努力将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的技术、文化资料收集起来,整理好、保护好、发展好。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的李优龙感慨道:“研修班更多的是让我内心发生了改变,让我开始思考怎样更好的去关爱关心我们的家乡。”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的磨峥杰动情的说道:“老师们用一种情怀,让我觉得身为农人、学习农学,可以为农民服务,是值得骄傲的!我现在就想回到家乡为我们桑基鱼塘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农大师生也与遗产地青年分享了这一周的学习感悟,博士生汪德辉说道:“大家于研修班相识,学子们和遗产地青年一样感动,一样需要努力前行”。李耕老师也鼓励青年们,要像学者一样进行思考,像农民一样进行培育,像工人一样进行制造(关系网络和平台),像商人一样进行交换(信息),要利用资源进行有效的沟通,做到互通有无。
我国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历史,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不断推进和现代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这些我国劳动人民凭借各种自然条件和勤劳与智慧,创造出的农业文化典范,正面临着被破坏、被遗忘、被抛弃的危险。中国农业大学作为中国农业高等农业院校的领军者,始终秉承“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作为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历来牢记社会责任,谨记为天地立心传道受业育英才,为生民立命济世安邦解民艰。在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中,学校和学院理应有做担当、有所作为。本次研修班是学校和学院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双一流” 建设的重要举措。研修班由农业农村部社会事业促进司指导,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办,中科院地理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