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局2017年度绩效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02.01.2018  21:25

  根据2017年度市政府绩效管理年终考评工作安排,现将市农业局年度绩效管理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7年,北京农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京津冀协同发展、“打好蓝天保卫战”等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落实“调转节”,努力打造“高精尖”,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依法履职、改善服务、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做出应有贡献。

  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继续调减退出高耗水种养农业,2017年小麦播种面积169096亩,比2016年减少了69479亩。全面参与制定并全力推进《北京市推进“两田一园”高效节水工作方案》,开展试验示范并推广农业节水技术,累计推广高效节水技术近140万亩次,年节水量4000万方左右。按照国家现代种业改革发展部署,重点实施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着力开展北京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努力打造“国家种子硅谷”。初步完成北京市农田景观建设标准,大力推广农田生态景观构建技术。打造13个生态景观综合示范点建设,面积达10万亩;成功举办第七届北京农田观光季开季活动暨油菜花季推介活动。全市蔬菜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我市蔬菜平均单产为3158.4公斤/亩,较2016年同期平均亩产3006.1公斤/亩增幅为5%;专业化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制定了《北京市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标准》和《北京市农机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标准》;确定了包含16家不同类型企业的《北京市2017年蔬菜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名录》、21家蔬菜农机专业化服务队的《北京市2017年蔬菜农机专业化服务组织名录》,全市2家蔬菜农机服务组织、3家蔬菜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得到完善提升,各服务组织的服务面积达到38456亩。畜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完成了9家标准化示范场验收工作,在全市推广应用畜禽养殖新技术,提升存量养殖水平。组织开展2017年养殖环节“瘦肉精”、生鲜乳专项整治行动,推进畜牧饲料产业规范管理。本市渔业转型升级加速。组织开展水产健康养殖、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共有11家休闲渔业基地、48家水产养殖场参加了创建(复查)活动,有6家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8家示范场创建(复查)单位验收合格;改造升级1家鲟鳇鱼原种场。

  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印发《进一步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导全市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大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力度,切实降低化肥农药用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培肥地力、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化肥利用率可达35%;推广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技术,农药利用率可达42%,化肥、农药用量均有下降。大力推进农业领域“减煤换煤”和“煤改清洁能源”。累计完成农业清洁能源改造105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完成保温改造21万平方米,清退“小散低劣”农业设施114万平方米,调转生产方式或种养品种357万平方米。积极开展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采取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途径,完成100家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推进本市现代渔业绿色发展,开展增殖放流工作,投入增殖放流资金1920万元, 在26个放流水域放流各种鱼类1262万尾,放流水域面积30余万亩。“疏堵结合、以用促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保禁烧。因地制宜推广“顺义模式”和“怀柔模式”,实现肥料化、饲料化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全覆盖。立足重点时节、重点活动、重点区域,实施市级禁烧联合执法周行动,加强秸秆禁烧联动监管,实现全年“零火点”。

  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全市菜篮子产品“三品一标”覆盖率达60%,有效备案农业标准化基地达1562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良好形势,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据农业部例行监测,本市蔬菜、畜禽、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8.1%、100%、98.6%,合格率水平处于全国前列。积极筹备并成功举办2017年全国“双安双创”现场会,北京农业特色与发展水平获得参会领导、代表的高度肯定与评价。

  组织落实国家和本市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及有关防治计划,采取免疫预防、监测、流调、应急处置等各种动物疫病防控综合措施,有效阻击了H7N9流感疫情,确保全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落实本市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各项要求,病死动物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性突破,前11月对各区收集的10343.07吨动物及动物产品全部予以处理,如期完成全年处理任务。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组织研究落实农业技术试验示范项目38项,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10个,聘任专家及技术人员398人。在8个远郊区组织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提升基层农业推广服务能力。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42人。开展农业科技执法监管,全年未发生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事件和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侵权案件。

  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重点支持农业结构调整、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等重点工作,争取资金、整合项目、加强监管、改善服务,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全面履行职能、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提供有力保障。依法全面履职,完成了《北京市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立法起草,开展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的修订调研;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农业领域发展环境;推进执法效率与规范,执法办案量与执法规范化进一步提升;积极做好行政复议办理与行政诉讼应诉工作;成功举办以“绿色农业”为主题的政务开放日活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强化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严抓巡视整改落实,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积极配合纪检相关部门对有关单位、部门和个人信访件的函询说明、材料提供、个人约谈等相关工作,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氛围。

  2017年我局承担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任务19项,承担绩效任务20项,全部圆满完成。组织办理市人大、政协建议提案24件,限时办结率、委员代表满意率100%。针对市委巡视组巡视反馈的11个方面问题和2016年度市政府绩效管理17个方面、2017年中期考评13 个方面反馈事项,制定专项整改措施,积极改进工作,各项问题均整改完成。

  2017年,北京市农业局被农业部评为“加强农业投资项目监管延伸绩效管理优秀单位”、“ 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机购置补贴)延伸绩效管理优秀单位”。北京市农业局政策法规处、渔政站、宣教中心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先进集体”,北京市渔政站被农业部评为“‘亮剑2017’系列渔政专项执法行动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北京市农业局被评为“市级部门决算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北京市农机购置补贴事后绩效评价优秀档次”。北京市渔政站被评为“北京农业及生态京津冀协作先进单位”、局宣教中心被评为“北京市五四红旗团支部”。

  二、主要工作

  (一)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依法全面履职,推动年度绩效任务等方面主要工作落实情况及成效。

  1.承担的年度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2017年市农业局承担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个性任务2项,全面完成各项年度工作任务。

  (1)第59项 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调减退出高耗水种养农业,着力发展现代种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都市型现代农业,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供给。

  工作完成情况:一是继续调减退出高耗水种养农业。据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小麦播种面积169096亩,比2016年小麦播种面积238575亩减少了69479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二是着力发展现代种业。按照国家现代种业改革发展部署,积极推动全市现代种业发展,重点推进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着力开展北京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有力促进了我市现代种业的发展。三是大力发展景观农业。加强生态景观示范点建设,完成了13个综合示范点的建设,全市共建设景观田10万亩;举办第七届北京农田观光季开季活动暨油菜花季推介活动;初步完成北京市农田景观建设标准。开展了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服务研究、景观生态田技术措施效果监测。开展农田生态景观相关培训5次,推广农田生态景观构建技术。四是加强蔬菜专业化服务。制定了《北京市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标准》和《北京市农机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标准》;确定包含16家不同类型企业的《北京市2017年蔬菜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名录》、21家蔬菜农机专业化服务队的《北京市2017年蔬菜农机专业化服务组织名录》,并面向社会进行了公示;全市2家蔬菜农机服务组织、3家蔬菜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得到完善提升;各服务组织的服务面积达到38456亩,其中农机服务组织全年共计完成农机作业28456亩,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承担了1万亩的统防统治服务任务。五是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供给。落实2017市级转移支付资金中生态农业园区创建计划,创建一批新的市级生态农业园区。起草下发《2017年北京市无公害农产品工作实施意见》,2017年底菜篮子产品“三品”认证产量覆盖率达到60%。分行业举办内检员、检查员培训班,大力开展以无公害为主的“三品一标”认证,加强无公害企业证后监管和复查换证工作。六是积极推进农产品产销工作,促进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着力开展农业品牌建设,组织开展“北京农业好品牌”遴选推介宣传工作,推选大兴西瓜、平谷大桃、北京鸭等入选农业部“2017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着力抓好农产品产销对接,举办“2017年京郊金秋特色农产品推介会”,重点推介北京农业品牌、京郊金秋特色农产品、农业精品休闲采摘路线。组织“北京农业在社区”和“北京农业进商圈”活动,举办首届“京张承品牌农产品对接会”,参加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2017年京津冀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等,推进北京优质农产品与市场对接。着力推进农业休闲采摘,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生态密云采摘季,十万家庭进园区活动”、特色农产品主题对接活动,让市民亲身体验农业,创新农产品销售方式。

  (2)第96项 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完成100家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

  工作完成情况:一是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印发《进一步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导各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培肥地力、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化肥利用率可达35%;推广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技术,农药利用率可达42%。化肥、农药用量均有下降。二是全面禁止农作物秸秆焚烧。召开全市工作部署会、秸秆综合利用现场推进会等。加强联合执法,实施市级秸秆禁烧联合执法周行动,做好专项督查和不定期检查。大力推广肥料化、饲料化等技术,基本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实现全年“零火点”。三是积极开展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指导各区因地制宜制定治理方案,采取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途径,完成100家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

  2.承担的年度绩效任务完成情况。2017年我局共承担20  项绩效任务,全面完成各项年度任务。

  (1)法规制订。圆满完成了“《北京市农业机械监督管理办法》和《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立法相关工作。

  《北京市农业机械监督管理办法》立法情况。1月11日提出立项申请,正式向市政府法制办递交《办法》规章立项申请函,并附立项论证报告。1月19日,《办法》修订立项论证报告在征求市发改、财政、安监、交管、工商、质监、环保等委办局和管理相对人意见后,正式通过市政府法制办立项论证会审议。3月6日,《办法》修订立项论证报告正式提请市政府法制办主任办公会审议并通过。5月4日,市农业局正式向市政府法制办报请审查《草案》。8月23日,《草案》在充分征求各相关部门意见后,正式通过市政府法制办立法专家委员会法律专家工作组会议重点法律问题审核。10月9日,《草案》通过市政府法制办主任办公会审核。10月下旬,由市政府法制办组织,向主管副市长进行了汇报。下一步,将由市政府办公厅提请市政府常务会审议。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立法前期调研情况。2017年2月份,向市人大农村委汇报了《北京市实施种子法办法》(修订)调研准备工作,提出修订必要性、可行性及立法(修订)调研计划;并正式列为2017年北京市立法调研项目。2017年,赴通州、海淀等区实地开展了《办法》立法修订调研,并通过书面、会议等形式对企业相对人进行了调研;同时,召开了京津冀沪渝五省市地方种子立法研讨会,听取兄弟省市的经验,丰富本市种子地方立法工作。结合市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执法检查,组织赴昌平、延庆、通州等地开展调研,对《办法》修订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讨。通过系统调研,形成了《办法》修订立项论证报告,报送市政府法制办。

  (2)继续调减退出高耗水种养农业。

  2017年农业结构调整的年度任务是继续调减退出高耗水种养农业,年度目标为调减小麦生产面积2万亩。据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小麦播种面积169096亩,比2016年小麦播种面积238575亩减少了69479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主要开展工作:一是在重要时间节点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结构调整工作;二是组织市农业技术部门开展调研,做好技术服务工作;三是下发指导意见,指导各区农业部门开展农业结构调整。

  (3)着力发展现代种业。按照国家现代种业改革发展部署,积极推动全市现代种业发展。2017年重点推进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市农业局牵头起草并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北京市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工作的若干意见》,激发种业科技人员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7月5日,市农委、市农业局组织召开“北京市贯彻落实全国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推进会”,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听取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情况,通报北京市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情况,并部署下一步工作。目前,各改革单位按照政策要求,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制度文件,积极全面深入推进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工作。2017年着力开展北京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起草编制了《北京市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方案》并报市领导正式批准。组织召开北京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全市部署动员会、各南繁科研育种单位召开用地说明会,并就南繁基地建设推进工作向市农委两委会进行专题汇报。6月北京市南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根武副秘书长出席“国家南繁规划落实推进会”并作典型发言,组织召开第二次北京市南繁基地建设专题会暨北京市南繁基地建设落实工作调度会。下半年,我局与海南省南繁局密切沟通,协调做好南繁基地地块划定工作,并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通过南繁基地相关具体实施方案,积极协调企业和科研单位加大基地地块落实力度,开展南繁基地建设年度(中期)检查,督促加快落实,努力实现规划好、保护好、建设好、管理好南繁基地的目标,有力促进了我市现代种业的发展。

  (4)提升蔬菜产业专业化服务能力。制定了《北京市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标准》和《北京市农机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标准》,并下发至实施区的各有关单位;确定包含16家不同类型企业的《北京市2017年蔬菜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名录》、21家蔬菜农机专业化服务队的《北京市2017年蔬菜农机专业化服务组织名录》,并面向社会进行了公示;全市2家蔬菜农机服务组织、3家蔬菜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得到完善提升;各服务组织的服务面积达到38456亩,其中农机服务组织全年共计完成农机作业28456亩,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承担了1万亩的统防统治服务任务。

  (5)大力推进畜牧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积极开展全市畜禽健康养殖与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工作。一是抓好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制定下发了《北京市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指标,从制度上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实施;二是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做到职责明确,逐级落实,通过市区两级的分级负责制,保障了工作顺利实施;三是实施专家评审,确保公平公正,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实行两级专家评审,各区农业局组织对本辖区内的示范场进行初验,并将验收合格的示范场名单报市农业局。市农业局组织行业专家进行最终现场审核验收,增强了示范场遴选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四是开展标准化示范场健康养殖实用技术推广,立足“节水、健康、高效”的发展目标,围绕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大力推进畜禽生态健康养殖,着力为畜禽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

  根据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的要求,我市完成了2017年9家标准化示范场验收工作,其中:生猪标准化示范场5个、肉鸡标准化示范场2个、奶牛标准化示范场1个、蛋鸡标准化示范场1个。全面落实健康养殖,继续强化“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工作。实现畜禽标准化规模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6)提升都市渔业发展水平。为加快本市现代渔业绿色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渔业转型升级,组织开展了水产健康养殖、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创建活动。一是及时安排部署。印发了《2017年休闲渔业示范创建活动实施方案》、《2017年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京农发〔2017〕84号),明确了创建工作时间、方法、步骤、创建内容、验收标准。二是积极组织申报。各区渔业主管部门将创建内容、标准、程序下发,进行广泛动员宣传,组织辖区内符合条件的水产养殖场进行申报;各区渔业主管部门组织人员对申报的示范场逐户审核,按照创建标准筛选确定11家休闲渔业基地、48家水产养殖场参加本次创建(复查)活动,汇总后报市农业局备案。三是扎实开展创建。各区组织渔政、技术推广部门工作人员对申报创建的养殖场户开展入户指导,以创建标准为工作重点,落实各项创建内容。指导创建场户完善基础设施,绿化美化场区环境。同时指导软件创建,完善各项上墙制度并严格执行,规范各项记录等。市农业局组织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市渔政监督管理站于6月底对各区创建工作进行了检查督导,选取规模化、集约化、有特色的示范场进行了观摩学习和宣传报导。四是严格组织验收。10月中旬,分两组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等方法,对申报参与创建的休闲渔业示范基地、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进行了验收。各小组坚持统一标准,实地考核、逐条评价、严格把关、宁少毋滥。今年全市共有11家休闲渔业基地、48家水产养殖场参加了创建(复查)活动。最终,有6家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8家示范场创建(复查)单位验收合格。

  改造升级1家鲟鳇鱼原种场。为促进水产种业发展,利用转移支付资金改造升级1家鲟鳇鱼原种场,延庆北京鲟龙澎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升级内容包括新建鲟鱼博物馆及水质分析监控室、病害防治实验室、档案室、标本室等500㎡;新建水处理中心及景观人工湿地500㎡;新建种鱼展示廊160m³。项目建成后,可以增加北京市鲟鳇鱼籽种渔业的生产能力,减少北京市对野生鲟鳇鱼受精卵和进口鲟鱼受精卵的依赖,另外,项目可以带动北京市内60余家鲟鱼苗种生产企业从事鲟鱼苗种的培育及延庆地区、北京市以及山东、河北等周边地区的农户从事鲟鱼养殖。2017年度任务已全部完成。

  (7)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按照年度任务安排和绩效任务落实预案,采取各项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把握好关键节点和重点要素,积极扎实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圆满完成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目标要求。

  一是制定落实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坚持实行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截止11月底,共免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狂犬病、布鲁氏菌病和小反刍兽疫等动物疫病9282.689万羽、头、只/次,免疫合格率均达到农业部标准,切实构筑起有效免疫屏障;二是制定落实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科学研判疫病防控形势。全年共监测免疫效果样本45.2293万份次,病原学样本61.3377万份,同时开展常规流调、狂犬病等专项流调及H7N9流感等紧急流调工作,及时准确掌握疫情流行动态;三是印发《阻击H7N9流感专项行动方案》和《北京市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年)》等单项病防治计划,严防人畜共患病发生流行,确保动物养殖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四是强化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和风险评估,修订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发布风险评估模型,指导全市开展相关工作。组织开展京津冀非洲猪瘟防控联合应急演练、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联合应急演练,强化三地联防协作,进一步加强京津冀一体化联防联控;五是全面完成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组织全市参加农业部春防视频工作会,全面完成农业部检查组对北京市2017年春季、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情况检查。

  (8)严格落实专项整治、检测和示范创建等各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一是制定并下发《2017年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京农发〔2017〕108号),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针对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隐患,在巩固已有专项整治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农药打假、蔬菜质量安全、兽用抗菌药、畜禽屠宰、“瘦肉精”、生鲜乳、水产品质量安全、农资打假等八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实现了专项整治与各行业专项监督抽查工作的有效衔接,确保突出问题及时有效解决,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工作。截止11月底,全市共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6万余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种养殖户2.4万余家次,印发宣传材料96.9万余份,指导培训2.6万余人次,立案470余起,涉案金额800余万元。二是出台了《北京市农业局关于印发2017年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统一监测计划的通知》(京农发〔2017〕14号),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工作。截至目前,圆满完成了年度检测工作任务,为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2017年本市农产品监督抽查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9.3 %、100%、99.2%,达到了“本市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合格率不低于98.5%”的年度目标。三是积极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农业、食药、发改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实施方案》(京政农发〔2017〕38号),形成了“全域推进、分段实施”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工作思路,强化市区联动,实施统筹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工作。同时,强化创建成效,按照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管理办法要求,积极强化对第一批国家安全县和第二批创建试点单位的管理,梳理、完善、细化创建措施落实,凝练创建成效、经验,突出创建工作推进和示范作用;对第二批创建试点单位大兴区和顺义区创建情况,对照考核办法逐条梳理、指导,督促完善;组织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第二批试点单位的群众满意度进行调查。截至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稳定,保持逐步向好的态势,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9)组织制修订农业相关标准,开展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

  一是完善标准体系,积极开展农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结合本市农业发展和结构调整需求,推进农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279项现行有效的农业地方标准,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的农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通过项目征集、专家审查论证,2017年新立项农业地方标准19项;完成2011年制定的8项地方标准的复审;完成2015年制定的6项地方标准的实施效果评价;完成15项农业地方标准的审查、公示等制修订任务。同时,完成了2018年地标立项征集工作,征集农业地标24项,经过初审向市质监局推荐13项地标。二是强化动态管理,继续推动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继续按照“区级建设、市级评定、动态管理、优级奖励”的整体建设原则,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组织专家开展市级评定,新评定优级标准化基地57家,2012年建设的73家优级基地通过复评。截至目前,本市新增备案农业标准化基地132家,全市有效备案的农业标准化基地达1562家,其中市级优级标准化基地594家。三是提升建设水平,实施“全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在建设市级优级农业标准化基地的基础上,组织建设12家“全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基地”,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通过梳理“产前、产中、产后”全环节标准化,实现全程标准化运行并不断完善、固化,树立标准化标杆,进一步提升本市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水平。四是开展生产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控能力提升培训。由局属相关技术推广部门分行业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推广任务,将标准集成转化为农民“看得懂、用得上”的简明操作手册、明白纸等;组织生产主体开展技术培训,共开展7期生产主体培训,共培训51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生产主体质量安全控制能力。

  (10)以无公害认证和蔬菜产业为重点,强化基地建设、主体培育和证后监管,持续提高无公害产品复查换证率,增加认证产品总量。

  一是起草下发《2017年北京市无公害农产品工作实施意见》(京农发[2017]149号),明确2017年底菜篮子产品“三品”认证产量覆盖率达到50%以上的工作目标。二是大力开展以无公害为主的“三品一标”认证工作,从增加认证总量、提高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率和加强可认证主体培育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措施,分行业举办无公害内检员、检查员培训班,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证后监管。组织制定了《2017年北京市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跟踪监测工作方案》,截至11月底已完成了69个畜产品、50个水产品和200种植产品的跟踪监测, 2个不合格产品已进行相关处理,元旦期间跟踪监测的抽样工作正在进行中。四是完善政策扶持。继续对开展“三品”认证和复查换证的主体进行奖补,鼓励各区将奖补资金额度与认证(含复查换证)产量挂钩,开展分级奖补。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市共有“三品”有效用标企业1381家,产品5148个,产量181.87万吨,其中“菜篮子”产品认证产量为179.14万吨,占全市同类产品产量的60.0%,蔬菜、畜禽和水产品的认证产品产量分别占到50.6%、79.9%和62.7%,比2016年分别提升了78.2%、10.8%和115.5%,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11)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完成100家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

  一是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印发《进一步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导各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培肥地力、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化肥利用率可达35%(以1月下旬实际统计数据为准);推广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技术,农药利用率可达42%(以1月下旬实际统计数据为准)。化肥、农药用量均有下降。

  二是大力推进农业领域“减煤换煤”和“煤改清洁能源”。印发指导意见,指导各区通过“四个一批”完成年度任务。到2017年年底,南七区农业领域实现“无煤化”,累计完成农业清洁能源改造105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完成保温改造21万平方米,清退“小散低劣”农业设施114万平方米,调转生产方式或种养品种357万平方米。

  三是持续开展农业环境监测和物种资源保护。布设监测点位,完成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分析。开展野生大豆、刺五加资源调查,以及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及保护,为农业野生物种资源保护做好基础性工作。

  四是全面禁止农作物秸秆焚烧。召开全市工作部署会、秸秆综合利用现场推进会等。加强联合执法,实施市级秸秆禁烧联合执法周行动,做好专项督查和不定期检查。大力推广肥料化、饲料化等技术,基本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全市全年无农作物秸秆焚烧火点。(经现场核查,2017年环保卫星拍摄的火点均不是农作物秸秆焚烧)

  五是积极开展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指导各区因地制宜制定治理方案,采取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途径,完成100家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

  (12)开展增殖放流工作。

  2017年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投入增殖放流资金1920万元,放流鲢、鳙、青鱼、草鱼、细鳞鲑、多鳞白甲鱼、瓦氏雅罗鱼等1262万尾(包括中央资金515万元、放流448万尾,市财政资金318万元、放流270万尾,区县财政资金1087万元、放流544万尾)。坚持饮用水源水域立足于水质净化、生态效益优先,大中型水库兼顾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渔民增收,河湖景观水域着眼于生态效益、景观效果,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突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和北京地区原有土著野生鱼类资源恢复的原则确定了26个放流水域,放流水域面积30余万亩。一是成立项目领导小组。项目由北京市农业局主管领导牵头,水产处具体负责制定实施方案、组织苗种采购和放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增殖放流技术指导、水质测定、水产苗种质量安全检验等工作,市区两级渔政部门负责后期资源养护等工作。二是做好苗种采购工作。根据农业部《增殖放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公共财政管理要求由北京市农业局水产处、计财处负责组织放流苗种的采购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设定招标条件,保证参与增殖放流项目的供苗单位的服务质量和能力水平。三是加强项目实施管理。组织聘请第三方监理机构对放流过程进行监督。制定“北京市水生生物增殖放流项目”监理检验规程,对抽样、计数、称重和不同品种的规格测量进行规范,对成活率进行明确。监理机构对放流过程进行全程录像督导,及时收集相关验收手续资料。四是做好资源保护工作。在主要增殖放流水域包括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等设立禁渔区、禁渔期,加强对渔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加大渔政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电鱼、炸鱼、无证捕捞行为,清理有害渔具,确保放流效果。

  (13)  组织开展畜禽屠宰专项整治,提高屠宰企业软实力 。

  一是开展畜禽屠宰行业专项整治。按照绩效任务总体部署,我局于4月印发《2017年畜禽屠宰监管“扫雷行动”方案》,全面落实畜禽屠宰监管工作3个100%,并按照方案要求,于6月至9月间,开展了全市肉牛肉羊“瘦肉精”突击抽查专项行动,对问题多发地区进行突击抽查。期间全市屠宰环节官方抽检“瘦肉精”样品38.59万份147.88万项次,监督畜禽屠宰企业自检样品62.73万份253.88万项次。同时,我局组织执法队伍开展行业专项整治监督执法,本年度,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3398人次,开展各类执法活动984次,检查各类屠宰加工企业1168家次,查处行业违法案件51起,行刑衔接1起,罚没款4.76万元,依法取缔私屠滥宰窝点23个,查获违规动物1220头只,动物产品3.66吨,没收和捣毁屠宰工具百余件。形成了屠宰环节整治的强大声势,有力净化了行业环境,全面保障首都上市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筹备第二届京津冀畜禽屠宰联席会议。按照《京津冀畜牧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整体要求和《北京市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具体部署,我局牢固树立京津冀“一盘棋”的全局意识,立足于区域优势互补与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积极与天津、河北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探索首都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联合制定并印发了《京津冀生猪屠宰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完善了《京津冀畜禽屠宰监管工作联席会议章程》,全面健全“区域互查”、“检打联动”、“案件协办”等制度。本年度,按照全局统筹整体要求,将京津冀畜禽屠宰工作纳入京津冀畜牧兽医整体工作中,按照计划要求,京津冀畜牧兽医工作联席会议由天津牵头召开,故按照总体要求,我局没有单独召开京津冀畜禽屠宰联席会议,纳入到畜牧兽医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召开。11月2日,天津市召开了第二届京津冀畜禽屠宰联席会议,我局参加了会议,并和与会代表就京津冀区域畜禽屠宰监管工作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联防联控充分交换了意见。

  三是发放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补贴资金。多年来,我局一直严格落实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工作,先后印发了《北京市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申报程序》、《北京市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强化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过程监管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市级、区县、企业各部门职能职责,梳理了补贴报送流程及核查机制。2017年5月,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印发<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将《财政部关于印发<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7〕608号)和《财政部关于调整生猪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标准的通知》(财建〔2011〕599号)文件废止,导致6月1日之后补贴资金无法继续发放。我局按照文件精神,严格审核9家生猪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1月-5月份补贴资金,并按程序进行发放,共计1235.90592万元。此外,我局正在与市财政局商讨《北京市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暂行)》,进一步形成由生猪屠宰企业、驻场官方兽医、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审核的申报体系,实现了责任层层落实,部门逐级把关,数据真实有效,也将填补相关文件废止后补贴资金发放政策依据上的空白。

  四是开展畜禽屠宰企业示范创建活动。按照农业部《全国生猪屠宰标准化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我市遴选了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鹏程食品分公司作为全国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企业。我局进一步修订完善《北京市畜禽屠宰质量管理规范》,并将规范内容作为《北京市畜禽屠宰企业标准化示范创建实施方案》中考核重点,形成了《北京市畜禽屠宰企业标准化示范创建现场审查打分表》。方案共十个章节,五十七项条款,涉及安监、环保等多个领域,机构、人员、设备、管理等多项内容,主要围绕本市畜禽屠宰企业硬件升级、软实力提升,以及产品生产、储存、运输、召回等环节的把控,全面细化工作方案和具体要求。9月,我局以《北京市畜禽屠宰企业标准化示范创建实施方案》为依托,开展了北京市畜禽屠宰企业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经过专家现场审核打分,3季度、4季度各有5家企业通过了评审,成为本市首批畜禽屠宰企业标准化示范企业。我局也将持续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力争通过3年时间,使全市80%以上畜禽屠宰企业达到设施标准化、环境整洁化、生产规范化、处理无害化、监管常态化的标准要求。

  五是保障“十九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每年都要召开多次大型会议,为了能够保质保量地提供安全放心的畜禽产品,我局进一步细化保障供应工作方案,对产品货源、检疫检验、屠宰加工、抽样监测、运输物流等环节严格把控,加大驻场官方兽医、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并对畜禽产品实现了企业、辖区、市级三级检测,实现了对畜禽产品的批批检测。本年度,“北京两会”、“全国两会”、“一带一路”、市党代会的服务供应保障中,我局组织检测单位对4家供应单位准备供应畜禽产品和养殖用饲料做了全覆盖的批批监测,共定量检测样本128个(其中,猪肉80个、牛肉24个、羊肉9个、饲料15个),供应安全优质农产品138810.29公斤。今年10月,为保障党的“十九大”在京顺利召开,我局先后督导供应企业及货源基地40余家次,检测畜禽产品8个品项的61个样品,累计供应安全优质农产品46023.52公斤,其中猪肉35623.4公斤、牛肉7323.06公斤、羊肉3077.06公斤。按照“四个最严”的标准,出色的完成了“十九大”畜禽产品保障供应工作。

  (14)参与农业防灾减灾工作

  2017年,市农业局认真组织开展农业防灾减灾专项宣传工作,通过监测、会商、及时发布农业灾害预警,有效指导紧急救灾和灾后生产恢复,提高防范能力,降低突发农业自然灾害事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减少损失。一是按照市应急委关于2017年全市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要求,组织开展2017年“5.12”防灾减灾工作。活动现场以摆放宣传展板、悬挂横幅、接收现场咨询、开展动物义诊、发放宣传材料和宠物食品、蔬菜苗、购物袋等实物的形式,开展了农业防灾减灾和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防控方面的科普宣传。今年市级宣传活动主题为“把握规律,防范农业自然灾害;科学应对,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活动共设置宣传展台19个,摆放宣传展板24块,悬挂条幅20余条,当天累计发放宣传材料8大类34种2万余份。各区也结合工作需要制定分主题。二是市农委、市农业局联合制定了《北京市农业系统2017年防汛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人员分工和职责,并与农委联合举办了全市防汛工作培训会。三是加强与气象局会商,通过视频会议与市防汛办进行对接,综合研判信息20余次。四是严格落实各项农业防汛值班制度,针对汛期期间(6月1日-9月15日)进行全天排班制度,加强汛期应急值守,确保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五是实时关注天气变化,结合农业生产防汛特点,接气象局天气蓝色以上级别预警,均通过12316短信平台发布预警信息,汛期累计发送预警2500余条次,做到提前防范,降低突发农业自然灾害对农业产生的影响,减少损失。六是建立微信群,与各区加强互联互通,及时掌握全市天气情况。

  (15)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工作

  落实《北京市动物、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授权经营协议》,确保各区收集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全部无害化处理,截至11月底年度绩效任务已完成91.67%,共处理10343.07吨,12月底可完成全年处理任务。

  (16)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按照《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17〕41号)和北京市财政局、农业局联合印发的《北京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京财农〔2005〕1718号)要求,2017年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4190万元,其中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390万元,市级配套6800万元,补贴比例50%。中央资金补贴机具种类从农财两部确定的补贴机具范围中选取,围绕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按照“调粮、保菜、做精畜牧水产”的总体思路,重点补贴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节水、籽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农业机械,不断提高我市农业机械化水平。

  (17)农产品市场信息工作

  一是做好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全市2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每日上报五大类、近700个品种的价格、上市量数据,市农业局认真做好审核、校验、督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每年新增数据500万条。二是做好农产品市场分析。每周完成“菜篮子”市场价格分析,每月度撰写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报告,每季度组织市场行情会商,撰写季度、半年及年度的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专题报告。三是做好市场信息服务。今年该项工作的亮点一是在市场信息服务方面主打“市场信息”微信号,提供每日价格、历史行情、分析报告等服务。目前,该微信号关注人数达1400多人,每期报告阅读人数在200人以上,市场信息论坛访问超过8500人。

  (18)科技支撑。

  一是组建果类蔬菜、叶类蔬菜、食用菌、粮经作物、西甜瓜、生猪、家禽、奶牛、观赏鱼及鲟鱼鲑鳟鱼等10个创新团队,聘用了10名首席专家,岗位专家160人,综合试验站站长53人,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站长178人,审核并完成与10个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委托任务书的签订。创新团队建设根据首都农业功能定位、农业供给侧改革和“调转节”有关精神,围绕我市农业工作重点,以技术创新支撑和引领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生态循环、农业节水、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机械化、产后加工、设施蔬菜工厂化生产和京津冀科技协同等方面加大了研发攻关与成果转化力度。

  根据产业关键节点问题,组织实施38项技术试验示范项目。重点针对生态循环、节水、质量安全、现代种业、特色产业和疫病防控等关键节点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在种养循环(猪果一体化)、有机肥循环利用、养殖业抗生素替代产品研发及其配套技术、生物防治为核心的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羊肚菌和牛肝菌等珍稀菇优质安全栽培试验、猪瘟疫苗及其免疫程序等方面技术的示范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是依托创新团队和试验示范项目,组织项目承担单位共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试验研发208项,引进筛选和试验示范农业节水、高效生产、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319项。加大新技术的转化应用力度,共组织观摩、交流、培训530次,培训农民26000余人。

  三是北京市创新团队组织开展产业调研1600余次,深入了解产业发展技术瓶颈问题和农民生产需求。团队研发与应用技术的转化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直接经济效益达7.24亿元,节水1200万方,生态、社会效益显著。有关人员共出版著作30部、发表论文517篇、授权专利141项、申请专利119项,获得各项科技奖励25项,提出政策建议30项,编制标准、操作规范21项。

  (19)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一是积极落实简政放权。开展权力清单“瘦身”,全面梳理、精简、规范本部门权力清单,最终梳理全市农业系统权力清单597项,与2016年清单相比,精简事项数量近200项。落实中介服务事项清理规范,组织完成了本市农业系统第一、二批中介服务事项的清理规范工作,两批共清理规范涉及10项许可事项的26个中介服务事项,提出公布了农业系统中介服务事项保留目录清单。完成证明清理,清理规范了“畜禽(除生猪)定点屠宰证核发”许可中涉及的一个证明事项。

  二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重点推进了“双随机”执法,完成了“双随机”摇号系统的升级改造,完善了“一单两库”,每月月初按照设定的检查任务量,抽取检查人员和检查对象,开展检查,对外公开。按照要求,统一公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不适合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双随机抽查结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2017年,适用“双随机”模式抽查6015个/次,抽查结果为“不符合要求”的274个/次,对检查结果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分别作出责令整改、行政处罚等处理。

  三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组织完成公共服务事项梳理,共梳理出公共服务事项79项,对每一事项规范了40余个办事要素,统一纳入北京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管理系统,并已于9月底向社会公开。推进“审批提速”,研究推进了20项“一站式”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开展网上办事系统建设,完成与全市统一行政审批管理平台的对接。

  (20)政务信息报送。

  全年共采用信息15篇,其中调研信息1篇。一是对我局发生的舆情信息做到了及时上报,并和市政府办公厅信息处及时沟通,如对于H7N9疫情,市领导比较关心和关注,我们及时上报不同阶段的工作,让市领导及时了解情况,在昨日市情和综合快报分别刊登了4次。二是按照要求完成国办约稿。今年完成了国办的春耕备耕约稿,并被采用。三是按照要求,及时筛选、确定我局调研课题《农业生产对北京郊区水环境影响分析研究》,经过认真调研,已撰写完成调研信息并上报。四是没有出现涉密信息报送不符合规定,失泄密情况。

  3.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专项工作

  (1)完成市政府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工作任务2项。

  第36项 严格控制农业氨污染

  完成情况:一是截止6月底,全市划定禁养区面积5190.25平方公里,关停禁养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300多家。2017年初,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函》(京政农函〔2017〕6号),要求各区加强督导管理,防止后期复养。同时,市农委、市农业局、市环保局组成督导组,针对延庆、顺义、平谷、密云等重点区进行实地督导。二是全年无新建、扩建规模养殖场。继续落实《关于禁止新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通知》(京农发〔2016〕121号),要求各区不得新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育种、科研用途除外);组织各区每年定期对辖区内的规模养殖场(小区)进行登记备案管理,及时更新、掌握全市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情况;组织各区畜牧主管部门定期对各区工作落实情况开展实地督查。截止到12月底,我市无新建、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育种、科研用途除外)。三是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氨排放治理研究和试点工作,建设氨排放治理技术示范点,开展技术应用效果研究。初步整合形成养殖场氨减排控制技术方法。

  第41项 加强露天焚烧、秸秆焚烧监管

  完成情况: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和动员部署。全市组织召开工作部署会、秸秆综合利用现场推进会和座谈,印发规范性文件。二是按照“以用促禁”的思路,深入推进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全市推广应用秸秆粉碎还田、加工青(黄)贮,以及制作有机肥、压块能源、菌棒等利用方式,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全覆盖。因地制宜推广“顺义模式”和“怀柔模式”。三是加强联动监管,全面落实“定期会商、联合执法、通报整改”工作机制。立足重点时段,特别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十九大”会议期间,加强城管、环保、农业多部门禁烧联合执法检查和现场巡查。实施市级秸秆禁烧联合执法周行动,做好专项督查和不定期检查。

  根据环保部环境卫星和气象卫星监测结果,我市共监测到焚烧火点5个,经城管、环保、农业几部门联合确认,上述五火点焚烧物分别是杂草和垃圾,均非农作物秸秆焚烧。全市2017年农作物秸秆焚烧零火点,完成任务目标。

  (2)完成市政府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4项

  第7项 全市完成100家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并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

  完成情况:积极开展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函》,要求各区确定2017年拟实施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名单,报送市级部门备案,建立工作台账,定期上报工作进展情况;成立督查小组,定期督导检查各区工作开展情况;指导各区因地制宜制定治理方案,采取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途径,完成100家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

  第8项 全市禁止新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育种、科研

  用途除外),禁止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及其他环境敏感区域新建水产养殖场。

  完成情况:一是全年无新建、扩建规模畜禽养殖场。继续落实《关于禁止新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通知》(京农发〔2016〕121号),要求各区不得新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育种、科研用途除外);组织各区农业部门每年定期对辖区内的规模养殖场(小区)进行登记备案管理,及时更新、掌握全市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情况;组织各区畜牧主管部门定期对各区工作落实情况开展实地督查,截止到12月底,我市无新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育种、科研用途除外)。

  二是全年无新建水产养殖场。印发《2017年渔业渔政工作要点》(京农发〔2017〕53号)等文件,明确禁建要求。摸清底数,建立北京市渔业信息管理平台。加强督导,通过水质监测等手段要求养殖废水达标排放。养殖户采取新型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生物浮床治理池塘富营养化技术改造等参与污染防治。各区严格落实禁止新建水产养殖场的有关规定,没有批准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及其他敏感区域新建水产养殖场情况。

  第9项 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在重要水源保护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地下水防护性能较差区等重点区域有序退出小麦等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逐步调减生猪、肉禽等出栏量。

  完成情况:有序退出小麦等高耗水农作物种植。一是召开春管春耕暨种植业结构调整视频会议、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研讨会等专题会,部署结构调整工作;二是组织开展调研,做好技术服务;三是下发《2017年北京市春耕备耕工作意见》、《2017年北京市三夏工作的意见》等意见,指导各区开展农业结构调整。据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小麦播种面积169096亩,比2016年小麦播种面积238575亩减少了69479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

  2017年,严格落实《北京市农业局关于禁止新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通知》要求,我市未新增规模化生猪、肉禽养殖场,严格控制我市畜禽规模养殖增量;巩固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成果,禁养区内无生猪、肉禽复养反弹现象;组织各区开展畜禽综合整治规范工作,通过关停养殖场、淘汰小散低养殖户,清退部分畜禽养殖,调减生猪、肉禽出栏量。截止2017年前三季度,我市生猪出栏187.91万头,同比减少19.08万头,调减9.2%;肉禽出栏2354.83万只,同比减少433.42万只,调减15.5%。

  第10项 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化学农药和化肥施用量分别比2014年降低8%和10%以上。

  完成情况: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印发《进一步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京农发〔2017〕163号),指导各区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在化肥减量方面,制定《北京市到2020年化肥施用量负增长行动方案》(京农发〔2017〕150号),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培肥地力、水肥一体化等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技术,实现减肥增效,2017年化肥用量比2014年减少20%以上(以1月下旬实际统计数据为准);在农药减量方面,发布2017年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与药械推荐产品名录,指导科学用药,大力集成、示范、推广蔬菜病虫全程绿色防控、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生物天敌防控技术等绿色防控技术,推进蔬菜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专业化服务,开展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培训及观摩,农药利用率显著提升,农药用量比2014年减少10%以上(以1月下旬实际统计数据为准)。

  (3)完成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2项

  第2项 已发现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85%以上。

  完成情况:参与制定《北京市耕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做好耕地详查技术指导工作;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方案、优先保护类耕地的保护措施、安全利用类耕地的安全利用措施、重度污染类耕地的安全利用措施、受污染耕地的治理措施等内容的前期研究,完成《推进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相关研究》报告,为开展后续工作提供技术储备;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防治,通过推进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技术,集成、推广示范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以及专业化统防统治专业化服务等,减少化肥、农药用量。

  第8项 合理确定畜禽养殖布局和规模。

  完成情况:巩固2016年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成果,严防禁养区规模养殖场复养反弹。严格落实《北京市农业局关于禁止新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通知》要求,全市禁止新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育种、科研用途除外),严格控制我市畜禽规模养殖增量;开展畜禽综合整治规范工作,通过关停养殖场、淘汰小散低养殖户,清退部分畜禽养殖,调整畜禽养殖规模,优化畜禽养殖布局。2017年全市禁养区内未出现规模养殖场复养反弹现象,未审批新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育种、科研用途除外),畜禽出栏量进一步调减,合理确定了我市畜禽养殖布局和规模。

  4.“放管服”改革

  (1)开展“权力瘦身”专项行动

  “瘦身”权力清单。一是全面落实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的取消工作。2017年,根据《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7〕7号)要求,及时取消公布了“重大动物疫病病料采集审批”等四个农业许可事项。对于取消的许可事项,及时制定落实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确保相关监管领域秩序良好。二是落实权力清单清理规范。落实了本市关于以清单管理推动减权、规范用权的要求,开展权力清单的清理规范,被市编办列为试点单位。通过系列工作,形成了全市农业系统新的权力清单,及时上报、录入到全市行政审批与公共服务系统。此次清理规范,突出了“市级统筹,市区联动”的原则,确保同一事项在市区之间、区级之间类别、名称、依据等要素的统一,形成全市一盘棋的格局。目前2017版全市农业系统权力清单共597项,与2016年清单相比,精简事项数量近200项。三是做好权力清单的动态调整的公开。根据2017版新的权力清单,及时在市农业局门户网站进行同步更新与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与查询。

  “瘦身”中介服务事项。组织完成了本市农业系统第一、二批中介服务事项的清理规范工作。两批共清理规范涉及10项许可事项的26个中介服务事项。同时提出农业系统中介服务事项保留目录清单,共涉及6项许可事项的6个中介服务事项予以保留。根据国务院第三批取消中介服务事项的通知,及时做好本地农业系统相应取消中介服务事项的落实工作。上述情况均予以及时公布,接受监督与查询。

  (2)开展“双随双百”专项行动

  一是梳理完成本部门“双随机、一公开”事项清单(18项)和不适宜纳入“双随机、一公开”事项清单(18项),及时汇总上报并对外公布。推进了“双随机、一公开”在市场监管领域100%全覆盖、符合要求的各类行政检查事项100%全覆盖。二是深化“双随机”监管模式。完成了“双随机”摇号系统的升级改造,完善了“一单两库”,每月月初按照设定的检查任务量,抽取检查人员和检查对象,开展检查,对外公开。截至目前,2017年适用“双随机”模式抽查6015个/次,抽查结果为“不符合要求”的274个/次,对检查结果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分别作出责令整改、行政处罚等处理。开发启用了智慧农法执法APP,实现了手机端任务数据与农业执法网“双随机”执法检查数据共享,执法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任一系统查看、调用、填报、上传相关数据,极大地提高了执法人员工作效率。

  (3)开展“创新监管”专项行动。

  一是创新监管模式并及时总结。在综合监管方面,落实中编办、市编办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的部署,积极推进平谷、门头沟两区农业综合执法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17年农业部、中央编办领导对本市两个全国农业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试点进行了2次调研活动,对北京的综合执法试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在诚信监管方面,强化农业系统信用信息采集,汇集共享到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利用12316农业服务热线,受理各类涉农投诉举报案件173件(截至11月底),及时解决各类涉农违法行为。在协同监管方面,推进了京津冀农业法治协同,在制度建设、联合执法、行政许可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大力推进“行刑衔接”,在初步梳理出农业部门涉刑职权后,针对一例野生动物保护案,与市检察院三分院、森林公安局共同研究该案的移送,启动了涉刑案件的移送。在创新监管模式的基础上,认真及时予以总结,并将有关信息报送市政府审改办。二是定期召开全市农业法制工作会,交流研讨创新监管工作情况。对于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编写形成2篇典型案例。

  (4)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清理困扰基层群众的各类“奇葩证明”推进情况。

  一是按照统一要求,组织局系统对涉及群众办事创业证明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并按时报送了清理结果。在市政府审改办的指导下,经过反复沟通讨论,确认取消并公布落实了“畜禽(除生猪)定点屠宰证核发”许可中涉及的一个证明事项。二是举一反三,对市政府审改办征集的、市民反映的在清理证明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虽不涉及农业系统,但印发文件进行了自查,切实把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各项工作做扎实。截至目前,无针对市农业局提出的落实取消调整证明事项不到位等情况的投诉举报。

  (5)开展“政务服务”专项行动。

  一是大力推进网上办事。根据全市统一安排,完成了全市农业系统公共服务事项的梳理。梳理出79项公共服务事项,规范完善了事项名称、事项类别、权限划分、申报材料、审批条件、进程查询、批准形式等40余个要素内容,统一纳入北京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管理系统,并已于9月底通过市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向社会公开。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制定落实了工作方案。根据农业系统权力清单的调整,对新增及变化的20余个许可事项进行了业务开发与修订;组织推进局网上办事系统与全市统一行政审批管理平台接口的开发、联调与部署,实现数据共享利用和系统对接。通过开通网上预约、网上申办等功能,积极推行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

  二是加快推进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基本信息共享。通过编制对接方案、梳理目录清单等工作,加速与相关部门对接,加快推进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基本信息共享。凡通过国家基本信息系统可以查询的信息,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

  5.市人大代表建议和市政协提案办理

  2017年我局共承办24个建议提案,其中建议12个,提案12个;主办11个(其中5个协助农委办理),单办3个,会办10个(其中2个协助农委办理)。按照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要求,已全部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毕。代表和委员对答复意见的满意率为100%。具体负责提案建议工作的同志受到市人大、市政协、市政府办公厅、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开展的2013年至2017年办理建议、提案先进个人表彰。

  一是领导重视、责任明确。一直以来,我局高度重视建议、提案的办理工作,从局领导到机关各处室和局属各单位,始终坚持把此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主管领导直接负责、各处室具体办理,办公室督促落实的“四级承办责任制”,明确责任处室、相关单位和办理时限,确保每一件建议、提案的办理工作都能圆满地完成。

  二是规范办理、严格程序。确定办理任务后,由局办公室负责组织召开交办会,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一步规范办理程序。我们始终认为,办理的过程,既是与代表、委员沟通取得工作理解的过程,也是向代表、委员主动征询意见争取工作支持的过程,为此,我们把办理及时不及时,答复认真不认真,落实到位不到位,代表、委员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办理工作的标准,一方面规范办理程序和要求,另一方面加强与委员、代表沟通,争取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办前沟通了解需求,办中沟通听取意见,办后沟通改进工作。严格按照答复方式进行答复,严格按照规定格式撰写报告,严格按照要求程序进行办理。实践证明,办理工作的规范性对提高办理工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三是加强督办、保证时限。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是我局督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由专人负责,按照落实预案对每一个办理环节进行跟踪督查,随时掌握办理进度,及时向局领导汇报办理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积极协调各部门予以解决,能办理的即刻办理,不能办理的做好解释说明,主动承担,主动协调,不推诿、不拖拉,督查工作的及时跟进,确保了办理工作如期完成。

  6.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情况。

  一是落实《京津冀农产品质量安全协同监管框架协议》,积极配合联席会议牵头单位开展协同监管工作,及时交流监管信息、商讨协同监管工作。组织参加了第一届京津冀农产品质量安全青年论坛。积极推进京津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间交流,邀请河北省承德市的10余名基层检测技术人员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检测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协助密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质检站全体人员前往农业部环保(天津)所进行学习考察,交流、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与实验室管理。二是北京市农业局和承德市政府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部门负责人协调制度,重点在建立追溯体系平台与交流合作机制、建立互检互认与质量风险预警交流机制、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与源头管控交流协作、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和联合培训等方面,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三是继续开展外埠蔬菜基地建设。今年对北京裕农、天安、顺鑫石门市场、绿富隆、二商东方等11家企业申报的外埠蔬菜基地从分布及面积、周边环境、供应合作方式、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现场查验与质询;2017年,扶持11家企业在河北、天津等地建设的3.35万亩外埠蔬菜基地。

  7.圆满完成2017年全国“双安双创”现场会相关工作。

  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领导下,市农业局积极筹备并圆满完成2017年全国“双安双创”现场会北京农业部门的任务,北京农业特色与发展水平获得参会领导和代表的高度肯定与评价。一是明确任务,高度重视。9月30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确定2017年现场会在北京召开,明确本市农业部门三项主要工作。市农业局高度重视,全局动员,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办好现场会。二是及早部署,筛选现场考察点。争分夺秒,利用国庆假期,召开部署研讨会,多次现场踩点筛选,共计推荐备选参观点48个,经过农业部、市领导多次现场踩点,确定4个现场考察点。三是拟定方案,全面部署筹备工作。市农委、市农业局联合印发《2017年度国家“双安双创”现场会农业系统筹备工作实施方案》和现场考察方案,并召开全市协调会进行部署。四是全力打造,聚焦北京农业亮点。各执行小组分工协作,全力打造现场考察点,细化梳理每一个环节、点位。期间,卢彦副市长两次在周六赴现场进行指导,农业部、市农委多次现场指导。五是精致服务,展示北京农业风采。与会代表分组考察了以创新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等为主题的四个考察点,从源头质量安全控制、风险防控和全过程监管等不同维度,北京特色、水平得到领导和参会代表的高度肯定与评价。六是做好宣传,加强北京农业影响力。集中力量,精心设计,在主会场搭建“双安双创”成果展览。汪洋同志会前,在北京农业展区停留10分钟,对北京农业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制作了主会场宣传片和北京农业专题宣传片,编制典型材料汇编,举办媒体开放日,有力展示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成效。

  8.承担2019年世园会“百蔬园”建设工作。一是完成规划设计、打好建设基础。为将“百蔬园”打造成可玩、可赏、可吃的蔬菜园艺展览园,创新、新颖、奇特的景观策划及规划是基础,2017年对“百蔬园”的建设进行了前期策划、整体规划设计及室内外展园的施工设计,依据世园会总体建设要求,围绕自身“创艺农场,乐享家园”的创意主题,设定了从土地到餐桌、从过去到未来的蔬菜之旅的展览展示目标,明确了“百蔬园”的展示定位,全面完成了方案的制定及施工图设计。二是开展试验研究、提供技术支撑。2017年重点从品种搜集筛选、抗逆性驯化、盆栽配套技术筛选、爆发型病虫害监测、防控技术研究及水上景观打造等方面开展相关试验研究。引进、筛选、驯化蔬菜240余种,筛选出观赏性好、与景观需求、外部环境相符的盆栽蔬菜品种102个;在3个配套保障基地开展合理水肥调控、病虫害监测、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配套保障现代化农机具引进筛选、虚拟现实体验系统开发等相关试验研究75项,取得初步试验成果。三是建设配套基地、完善保障服务。为做好“百蔬园”展览期间的保障服务工作,项目在展示地就近建设配套保障基地3个,其中育苗、生产温室共计45亩,露地90亩,合计135亩,配套服务人员35名。通过物资的配套、人员的培养、硬件及设施的改造升级,配套保障基地单批次育苗量可达80万株以上,可生产盆栽蔬菜30万盆以上。四是积极媒体宣传、扩大大众认知。为扩大世园会“百蔬园”的大众认知,以“‘水上菜田’亮相北京”“‘百蔬园’已筛选出41个蔓生蔬菜品种” “废弃物基质化再利用”等活动为主题,组织媒体记者、市民代表和大V组成 “百蔬园探访团”参观试验展示基地,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北京参考、新华社、人民网、千龙网、北青网、搜狐网和@北京农业等媒体分别发表了题 “2019年世园会将现‘百蔬园’水上景观”等报道30余篇,转载500余次。通过宣传专栏、新媒体、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展示了北京蔬菜产业在休闲景观、生态保障、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吸引了广大市民对于蔬菜产业关注,宣传累计覆盖100多万人次。

  9.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完成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组织安排了赴昌平、延庆、通州三次调研活动,并就贯彻执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情况进行了汇报。落实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清理工作,对《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等五部农业地方性法规提出清理意见。积极推进《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的立法修订,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办汇报《办法》调研情况,提出将《办法》修订纳入市人大下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二)围绕政府自身建设,本年度落实绩效整改和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等方面主要工作情况及成效。

  1.完成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具体问题整改工作任务2项

  第35项 畜禽养殖场清退工作不力,截至2016年12月上旬,密云水库一、二级保护区内分别有3家、95家规模以上养殖场未完成清理。

  完成情况:研究制定市级整改落实方案,下发《关于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指出问题整改落实工作的通知》(京政农发〔2017〕11号),要求各区对划定的畜禽养殖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进行逐一摸底,完善并建立工作台账。赴密云区进行实地督导,要求密云区加强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的关闭工作力度、完善台账和日常监督制度,防止已关停的养殖场复养。8月份,对密云区禁养区内养殖场关闭、搬迁工作进行联合检查考核。9月底,密云区全部完成整改工作。10月初,到密云区检查验收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

  第36项 禁养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关闭进展滞后,379家规模化养殖场中仍有176家未按要求于2016年底前完成关闭搬迁。

  完成情况:配合市农委研究制定了市级整改落实方案,下发《关于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指出问题整改落实工作的通知》(京政农发〔2017〕11号),要求各区对划定的畜禽养殖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关闭或搬迁情况进行再次摸底,完善并建立工作台账。组织开展专项督导,市农委、市农业局、市环保局联合组成督导组,对延庆、顺义、平谷等区整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及时了解各区进展情况;现场查看了待关闭养殖场,并帮助协调落实顺义俸伯鸡场迁移种鸡的检疫手续;督促相关区对予以保留的26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加强日常监管,确保治理达标、正常运行。会同市农委下发《开展畜禽养殖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关闭工作检查考核方案》(京政农函〔2017〕28号)。8月份,市农委、市环保局、市农业局组成检查考核组对延庆、顺义、平谷区等10区禁养区内养殖场关闭、搬迁工作进行联合检查考核、验收,经随机实地抽查87家规模畜禽养殖场(占关停总数22%),均未发现复养情况。9月底,全部完成了整改任务。

  截止目前,北京市禁养区内的379家养殖场,关停353家,依照国家规定予以保留的26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完成了环境治理并达标。

  2.上年度市政府绩效考评整改情况

  (1)针对“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精简权力事项方面的改革力度有待加强;报送改革信息方面还不够主动”的问题,采取了2项措施:一是积极推进简政放权。以清单管理推动减权、规范用权,开展权力清单的清理规范,被市编办列为试点单位。研提了系统内进一步精简权力事项的建议,经过反复沟通确认,形成了全市农业系统2017版新的权力清单,共597项,与2016年清单相比,精简事项数量近200项。二是加强信息报送。起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放管服”改革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每季度转发市审改办信息报送要点,加强系统内“放管服”改革信息的采集与筛选报送工作,及时反映农业系统改革情况。截至目前,共上报“放管服”改革信息9篇。

  (2)针对“在依法行政方面,人均处罚量、职权履行率不足,行政执法效能有待提升”的问题,采取了4项措施:一是加强执法人员培训,组织开展农业执法人员在线学习,提升执法人员办案水平。组织开发并启动运行了“北京市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平台”,印发了《北京市农业局关于做好2017年全市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在线学习工作的通知》(京农发〔2017〕151号),开展执法人员全员培训,每人每年在线学习40学时以上。另外,还组织了两期执法人员培训,面向农业部门主管领导、法制科长、执法骨干讲解行政处罚案卷制作规范、案卷评查发现的问题、行政复议和应诉知识等。通过培训提升了执法人员办案水平。二是推行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量化办案指标,提高人均处罚量标准。年初全面修订并与市、区农业执法部门单位签订了《北京市农业行政执法责任书》,量化办案指标,将人均处罚量标准从上年度的1件提高到1.5件。三是加大检查和办案力度,消除监管盲区。2017年截至12月10日,人均检查量达到93.62件(2016年全年为48.3件,增长93.8%);处罚量达到1227起(2016年全年为1019起,增长20.4%);对北京市有监管对象的行政处罚事项,全面履职,消除监管盲区。四是开展处罚案卷评查,规范执法行为。2017年8月,分两批对全市农业部门148份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卷进行了评查,并针对案卷中发现的问题开展了专题培训,规范了执法行为。

  (3)针对“在政务服务方面,进一步加强‘放管服’改革落地,提高服务效能,继续保持良好工作作风”的问题,采取了2项措施:一是充实局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受理室人员,数量由5名增加到6名,人员专业结构更加合理;落实了北京市政务服务事项授权书与首席代表任命书,进一步明确了受理室、首席代表的各项职责要求。重新刻制了行政审批服务专用章,修订了专用章管理办法,完善了管理要求,以制度促审批规范。二是完成政务服务事项梳理。梳理出79项公共服务事项,规范完善了事项名称、事项类别、权限划分、申报材料、审批条件、进程查询、批准形式等40余个要素内容,统一纳入北京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管理系统,并已于9月底通过市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向社会公开。

  (4)针对“网站信息更新发布方面有待加强”的问题,一是将网站信息维护工作落实到个人,明确维护人员职责。二是建立日常网站巡检机制。三是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协作,增进互动,加强人员培训,局信息中心及时把网站运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映到各有关责任部门,同时关注全局各类活动并将活动信息及时上网,如十九大专题学习、七一党建活动、首次政务开放日活动等重要事件都第一时间上网。四是与专业技术公司合作,对网站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测,通过微信、短信、邮件等方式,将栏目信息更新和错断链等问题第一时间告知运维人员。

  (5)针对二级单位存在多笔违反政府采购会议定点情况,不符合采购相关文件要求的问题,市农业局召开专题财务工作会议,将最新的政府采购政策及政府采购定点服务场所更新目录向与会的各单位财务主管领导和财务人员进行宣讲,强调政府采购工作的纪律性和违规违法后果,促进在全局范围内政府采购工作落实到位。

  (6)针对“发现存在未按规定使用和消化存量资金”的问题,已经在编制2017年预算时,切实加强实有账户财政性资金结余和事业基金消化力度,将实有账户财政性结余资金,全额纳入2017年预算编制范围,力争达到规定要求。在实际执行中如遇调整及时按规定进行审批和备案。

  (7)针对“发票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要求局属各单位进一步严格发票真伪鉴别,对所有外来票据均登陆国家税务局网站进行鉴别。

  (8)针对“要加大支农惠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将惠农政策向农产品的销售、存储等产业链的末端倾斜”的建议,已整合现有的惠农政策和资金,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补贴一部分农产品销售、存储等装备。

  (9)针对“采用直接补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产业基地建设中,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的建议,已会同农机处对农机专业示范合作社进行金融支农贷款贴息,为受支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流动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改善种植结构,扩大经营规模,促进自身的成长。

  (10)针对“联合市农委、市财政局等部门成立专项督查小组,定期进行专项督查,并完善资金台账管理,对专项资金进行动态跟踪管理,保障专项资金落实到位”的建议,我局结合农业部组织的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检查,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农业局开展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并及时组织相关处室、局属单位、区农业主管部门进行自查自纠。主要对农机购置补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项目进行了自查。共涉及16个项目,涉及资金6.69亿元。同时检查了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改革推进情况。目前已经按规定完成了自查、整改、抽查和总结等工作,报送了自查报告。按照我局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已经制定了《北京市农业局2017年度审计工作方案》,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完成现场审计实施工作。

  (11)针对“定期到绿色无公害认证企业基地进行监督检查,保证产品质量,消除绿色产品安全隐患”的建议,一是在《2017年北京市无公害农产品工作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发挥市、区、乡镇三级检查员体系的督导作用,对无公害认证主体开展日常督导检查,市级工作组直接检查无公害基地的数量不低于20%,区级检查的覆盖度不低于50%,乡镇级检查覆盖度要达到100%;二是组织制定《2017年北京市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跟踪监测工作方案》,截至11月底已完成了69个畜产品、50个水产品和196种植产品的跟踪监测, 2个不合格产品已进行相关处理,元旦期间跟踪监测的抽样工作正在进行中。三是开展无公害标志使用专项检查。今年3月,组织市环监站和各区工作机构对全市无公害农产品获证单位、131家市场(超市)的用标产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情况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用标产品与标志信息、证书信息是否相符,用标产品是否在证书有效期内,是否存在转让、买卖证书和标志,是否存在伪造、冒用标志等行为。对发现的5个不规范用标的外埠无公害农产品已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四是督促、指导绿色农产品工作机构,定期对有效绿色食品企业开展年检,督促其规范生产,检查覆盖率100%。对检查中发现的生产和管理问题,要求企业限期整改,检查中发现的6家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企业,已放弃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12)针对“加强农业政策信息宣传,加大绿色无公害宣传”的建议,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具体措施,全年策划活动10余次,平面媒体发稿135篇,新媒体发布582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整改任务,一是在@北京农业微博、微信、今日头条客户端设置“政策法规”“无公害”等话题、专栏,以文字解读、图说诠释、视频动画等宣传形式,加大对农业政策信息的宣传和普及力度,以新鲜、灵活的表现形式获得了广大网友、政务新媒体行业内部和局系统的认可和称赞。二是策划政务开放日,启动“农业法规知识有奖问答”,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强化绿色无公害食品安全宣传。坚持“请市民看”和“听市民说”的宣传方式,让市民亲自感受生态农业对减少农药残留发挥的巨大作用,增强我局的亲和力。三是组织市民、媒体、摄影达人及大微50余人,开展2次探访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收集摄影图片100余幅,利用活动策划的公益性与平面媒体的公信力有机结合,树立无公害品牌在群众中的美誉度和认可度。

  (13)针对“执纪审查工作有待加强,问责工作存在一定差距”的问题,认真开展整改工作:一是认真配合市纪委市监委、市纪委市监委驻市委农工委市农委纪检监察组对有关单位、部门和个人信访件的材料提供、个人约谈、函询说明等相关工作。根据反映问题及时责任追究,处理有关领导7名,其中通报批评6名正处级领导,1名领导受到了党纪处分,并调离了领导岗位。二是下发《中共北京市纪委办公厅北京市监察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近期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典型案例的通报》、《中共北京市纪委办公厅北京市监察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六起“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及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的通报》等各类反腐倡廉相关材料,组织观看《永远在路上》、《变质的人生信条》等多种专题教育片,加强警示教育,以典型案例教育党员干部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三是加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宣传力度,使党员干部对《条例》、《准则》的学习入脑入心。贯彻落实《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全程记实工作的意见》,为170余名处级领导干部配备全程记实手册。

  (14) 针对“在开展基层农业工作方面,工作人员还需多到基层调研,了解农民需求,同时在节水农业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方面为各区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和帮助”的建议,一是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调查实情,开展农业各行业调研、座谈活动。二是在节水农业方面为各区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和帮助,举办由各区业务工作人员和种植农户参加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技术水平;三是制定并实施农艺节水方案,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带动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速度;四是在地块选择、技术方案确定、技术措施等方面积极配合水务部门开展水务工程建设,提升节水农业硬件条件。五是组织农技推广、土肥、植保、种子、水产、畜牧等技术单位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方面为各区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和帮助。组织有关单位实施好已确定的各类项目,依托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

  (15)针对“积极报送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创新点、亮点、热点等方面的信息和好的经验做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为进一步提高新闻宣传工作质量,于11月17日,市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对全市农业系统信息员进行培训。二是监督督导各区信息编报工作,分四个季度对区县信息报送采编情况进行通报。

  (16)针对“充分利用本单位微信平台,与本市应急系统共建共享的‘应急知事’微信公众号做好对接,开展应急科普宣教工作”的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H7N9流感防控、“一带一路”保障、“十九大”供应保障、全市安全生产大检查等重大事件中,为市应急办“应急知识专栏”积极提供我局相关宣传材料。二是充分利用各媒体资源,市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举办了创新开展5.12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大大提高了市民对重大动植物疫情的认识及自我防范意识。

  (17)针对“推荐的年度创新项目创新程度一般,工作难度一般。建议完善内部项目遴选机制,以便将更好的项目报送上来”的建议,我局2017年进一步完善内部遴选机制,整合全局资源,由各处牵头、局属相关单位配合,采取“年初筛选重点项目,全年全程跟踪、宣传、扶持、问效,年底集体评选推荐、党组会议定”的模式,主动加强内部绩效管理激励机制,积极争取社会专家智力支持,最终选取推荐《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 》项目做为年度创新项目。

  5.上半年考评和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反馈问题的整改情况

  (1)针对政务信息工作“加强日常信息的策划报送”的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局主要领导亲自抓信息工作,对我局的重点工作、亮点工作以及难点工作及时以信息的形式上报。如我局按照市政府办公厅政务公开工作的统一安排,参加的有12家市政府部门共同举办的首次政府重点工作系列开放日活动,就及时以信息的形式进行了上报。二是进一步捕捉信息。局办公室作为信息主管部门,主动联络各业务处室,积极参加局办公会以及各种业务会议,结合我局开展的一些重点工作捕捉信息,及时编写上报。如学习贯彻落实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收看十九大开幕式相关情况,都以信息形式上报市委、市政府。三是进一步抓好落实。对国办约稿以及年初市政府信息处要求的调研信息及时进行了上报。如国办约稿有关休耕轮作工作情况及建议,及时安排相关处室及时上报。

  (2)针对在依法行政方面“人均处罚量完成度低,进度低于50%”的问题采取了4项措施:一是加强执法人员培训,组织开展农业执法人员在线学习,提升执法人员办案水平。通过北京市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平台,开展执法人员全员培训,每人每年在线学习40学时以上;组织两期执法人员培训,面向农业部门主管领导、法制科长、执法骨干讲解行政处罚案卷制作规范、案卷评查发现的问题、行政复议和应诉知识等。通过培训提升了执法人员办案水平。二是推行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量化办案指标,提高人均处罚量标准。年初全面修订并与市、区农业执法部门单位签订了《北京市农业行政执法责任书》,量化办案指标,将人均处罚量标准从上年度的1件提高到1.5件。三是加大检查和办案力度,消除监管盲区。2017年截至12月10日,人均检查量达到93.62件(2016年全年为48.3件,增长93.8%);处罚量达到1227起(2016年全年为1019起,增长20.4%);对北京市有监管对象的行政处罚事项,全面履职,消除监管盲区。四是开展处罚案卷评查,规范执法行为。2017年8月,分两批对全市农业部门148份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卷进行了评查,并针对案卷中发现的问题开展了专题培训,规范了执法行为。

  (3)针对在政务服务方面“个别窗口值守有待加强;对进驻窗口授权不足,‘一站式’审批尚未到位;本部门存在审批平台事项名称与业务办理系统中的事项名称不一致的问题;需进一步与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开展对接工作”的问题,采取了4项措施:一是充实局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受理室人员,数量由5名增加到6名;加强受理室人员业务培训与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与工作水平;二是加大对进驻窗口授权,共研提了20项审批事项实现“一站式”审批,占进驻审批事项的32%;三是结合2017版权力清单,规范统一了审批平台事项名称与业务办理系统中的事项名称;四是完善局网上办事系统建设,并实现与全市网上政务服务大厅的对接。截至目前,市农业局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受理窗口今年已获得当事人赠送的3面锦旗和5封表扬信,良好的服务得到政务服务办与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4)针对上半年考评中有关应急管理的问题与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新格局。全面落实应急管理一把手负主责的责任制,健全市区两级应急响应机制,完善多层次预警研判机制。二是强化专群结合,加强基础应急能力建设。深入推进风险评估工作,继续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强化基层信息员队伍培训。三是坚持科技支撑,打造好应急指挥信息平台,着力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视频会议系统延伸建设。四是强化应急预案管理和应急演练,修订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组织开展京津冀非洲猪瘟防控联合应急演练、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联合应急演练,强化三地联防协作,进一步加强京津冀一体化联防联控。在演练结束后,我局及时通过“北京应急网”上报演练信息。五是全面完成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组织全市参加农业部春防视频工作会,同时对全市春防工作进行部署动员,并制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进行全面部署。同时,协调开展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题宣传活动,全面完成农业部检查组对北京市2017年春季、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情况检查。六是妥善处置人感染H7N9流感事件,确保未发生禽间H7N9流感疫情,圆满完成“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和“十九大”等重要时期安全保障工作。七是强化值守应急,锻炼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5)针对半年察访核验中发现的应于上半年完成印发《2017年农业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而实际未印发的问题,已于2017年7月完成整改。一是年初提前拟定了2017年农业标准化重点工作和任务目标,并在3月下旬组织召开的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座谈会中,就全年农业标准化工作与各区县进行了会议部署,要求各区结合本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予以落实。二是及时补发全年方案。在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意见确定并印发后,及时细化调整,并以正式文件《2017年北京市农业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京农发[2017]154号)形式下发到各区。三是督导各区落实情况。通过现场调研、电话沟通、会议等多种形式,了解、督促各区农业标准化工作落实情况。同时,由市农优站牵头,积极组织各区做好农业标准化基地备案、优级基地评定和复评、全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落实,确保全年农业标准化工作任务完成。

  (6)针对上半年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反馈的信息公开方面的问题,在市农业局政务网站生产动态“畜牧信息服务”栏目中发布公开畜牧信息394条,涉及畜牧生产动态、生产技术、市场行情和政策法规等服务信息。在市农业局官网科技推广一栏,报送北京市创新团队、试验示范、基层农技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政策、服务和工作类信息,截止11月底,报送有关信息271条,提供相关工作微博信息38条。组织北京市创新团队承担单位开展宣传报道938次,其中电视宣传74次、电台宣传11次,网络宣传800余次。12月16日在《农民日报》宣传报道北京市创新团队2017年成效。

  (7)针对上半年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反馈的规范服务方面的问题,我局组织畜牧总站、畜牧业环境监测站等相关技术人员,深入养殖场户110个次,开展规模养殖粪污治理、良种产业发展等方面调研和技术指导。加强局机关自身业务能力,通过召开支部会议和处业务工作会,认真学习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讲话精神、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十九大会议精神等,研讨如何在新形势下根据中央和北京市农业发展的重要精神,组织抓好农业科技支撑,推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个农业科技竞争力。同时,组织召开景观休闲农业研讨会,以及营养安全、绿色发展、提质增效和智慧农业专家研讨会6次,并多次组织调研,了解存在问题与科技支撑重点。结合支部活动等到有关区的农业园区调研交流,了解农户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需求。通过以上活动,提升机关干部自身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准确性,以及自身对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把握与服务的针对性。在技术服务方面,我局组织区综合试验站、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新型职业农民和全科农技员加强对农民技术服务的力度,特别是加大优新品种、节水技术、高效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和省力化技术等示范和宣传培训力度。

  (8)针对上半年考评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反馈的办事效率的问题即“动物检疫票的步骤较多,流程繁琐,建议由各区的检疫员直接负责这项工作”,经查,不存在服务对象反映的问题。目前我市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一直由各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实施,有关检疫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和农业部发布的有关检疫技术规程开展,已全部实行规范化的网上电子出证。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属于行政许可,从检疫申报、受理、现场检疫、检疫结果处理等都是按照行政许可程序执行,并且有全市统一检疫工作记录记录整个许可流程,没有设定其它非法定程序和步骤。为了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全市实行签约兽医辅助检查、官方兽医审核签字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服务效能,方便了服务对象。

  (9)针对上半年考评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反馈的网上办事方面的问题,按照及时、方便、务实的原则,加大网上审批系统建设。根据2017年农业系统权力清单调整,对新增及变化的20余个许可事项进行了业务开发与完善。根据统一要求,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通过互联网等开展网上预约、受理、办理,50%以上事项实现网上办理。深化政务服务网上办理深度。对于已开展网上办理的事项,行政相对人到现场的次数不超过2次,事项数量达所有网上办理事项的10%以上。全面规范了网上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实现基本信息齐全、申请材料信息齐全、提供表格及样表下载、网上办理流程与实际办理流程一致,为办事群众提供最大化的服务。

  (10)针对在日常监管方面“服务对象希望进一步加大日常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更严格些”的问题,组织全市农业执法部门加大了日常执法力度,截至2017年12月10日,人均行政执法检查量达到93.62件(2016年全年为48.3件,增长93.8%);处罚量达到1227起(2016年全年为1019起,增长20.4%);罚没款达到263.9万元,并将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11)针对上半年考评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反馈的农业灾害方面“推诿扯皮”等廉洁行政方面的问题,在全局范围内进行通报,组织相关处教育学习、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与市应急办、市农委沟通,建议修订《北京市农业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修订、明确各单位职责,要求各区农委、农业局进一步明确在农业自然灾害防控工作方面的职责分工,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各区范围内加强宣传和引导。

  (12)针对服务对象反映“在畜牧产业供给侧改革方面的参与度不够高”的问题, 强化对北京市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北京市《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的宣传培训力度。召开各类培训,对畜牧养殖企业、饲料生产企业等相关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共计培训980人次。

  (13)针对服务对象反映“防灾减灾宣传不够”的问题,我局以动植物疫情防控、人畜共患病的防治、极端天气应对等方面为宣传重点,进一步加强与市农委、市气象局等单位和部门的沟通,配合市农委,加大山区地质灾害等方面的预警提示工作。

  6.依法行政工作情况

  (1)在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能力”方面:一是落实了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出庭制度。2017年度,某养殖场不服市农业局于2017年6月9日作出的京农业复议〔2017〕1号《行政复议决定书》、2017年8月30日作出的京农业复议〔2017〕3号《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书》,向西城区人民法院提起2起行政诉讼,法院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主管局领导2次出庭应诉。二是落实《北京市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学法办法》要求,2017年安排4次局务会会前学法,分别邀请农业部等行业专家就农业依法行政工作、农药管理条例、动物检疫管理办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内容进行了重点解读。组织全市农业领导干部和执法骨干依法行政培训5期,分别讲解了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北京市2017年行政执法监督要点、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案卷制作标准、行政处罚案卷评查评分细则、案卷评查发现的问题、行政执法培训平台使用操作、智慧农法APP使用方法等,累计时间达到30学时。三是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要求,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制度。2017年1月,北京市农业局向市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了《关于报送北京市农业局2016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工作总结的函》,对2016年北京市农业法治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报告。四是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参与部门重大行政决策、行政争议、行政执法及其他重要法律事务等相关机制。与北京市建诚律师事务所签订《北京市法律定点服务》合同,聘请该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具体承担市农业局经济合同的合法性审查工作,对行政争议、执法等工作提供咨询服务。出台《北京市农业局经济合同合法性审查办法(试行)》,规定了合同合法性审查的范围、程序等内容。按照该办法,共审查经济合同251个。

  (2)在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方面:一是执法效率维度指标:2017年截至12月10日,人均检查量达到93.62件(2016年全年为48.3件,增长93.8%);人均处罚量达到0.89起(2016年全年为0.75起,增长18.7%)。二是履职能力维度指标:对北京市有监管对象的行政处罚事项,全面履职,消除监管盲区。三是响应能力维度指标:对12345转来的农业部门负责的投诉举报案件全部进行调查处理,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加大查处力度。四是监督指导维度指标:积极开展全市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执法人员在岗关联率达到75.99%,涉刑案件移送规范、要件齐备。

  (3)在加强行政行为的监督方面:一是依法做好行政复议工作。2017年度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复议案件3起,并按要求填报国务院和北京市信息管理系统并报送统计分析报告。二是依法做好行政应诉工作。依法履行行政诉讼生效判决、裁定,对某养殖场提起的2起行政诉讼,西城法院分别作出了撤诉处理、驳回原告起诉的《行政裁决书》;在2次行政诉讼过程中,都按时向法院提交答辩状及证据和依据;出庭人员都符合法律规定,并按时出庭。三是按照要求,对拟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按要求完成规范性文件清理任务,保留以市政府和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的规范性文件5个,保留本部门规范性文件31个,清理掉7个。

  7.政务服务工作情况

  (1)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整体工作情况:一是全面落实了进驻市政务服务大厅任务。根据2017年权力清单调整情况,专门起草报送了《北京市农业局关于调整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审批事项与人员的函》,进驻事项62项,进驻人员6名,进驻窗口3个,全面完成进驻任务。强化受理室队伍建设,调整充实受理室人员,新选派一名处级干部任首席代表,加大协调督办力度;新增优化了受理室人员专业构成,加强对受理室人员培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二是积极推进审批规范与作风建设。按照全市统一要求,落实了北京市政务服务事项授权书与首席代表任命书,进一步明确了受理室、首席代表的各项职责要求。重新刻制了行政审批服务专用章,修订了专用章管理办法,完善了管理要求,以制度促审批规范。完成了农业系统政务服务事项梳理,规范了事项名称、事项类别、权限划分、申报材料、审批条件、进程查询、批准形式等40余个要素内容,统一纳入北京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管理系统,并已于9月底向社会公开。加强受理人员作风建设,在工作纪律、规范服务、三姿仪表、现场服务等方面加强管理,严格按照审批时限、流程开展工作,2017年无针对农业审批提出的投诉举报问题。三是积极推进“一站式”审批。对进驻事项继续优化流程、简化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加大对进驻窗口的授权,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大便利。共研提了20项进驻事项实行“一站式”办理,占全部进驻事项的32%,进一步减少工作流程与环节,提高审批效率。

  (2)网上政务服务工作情况:一是积极推进网上审批。按照及时、方便、务实的原则,加大网上审批系统建设。根据2017年农业系统权力清单调整,对新增及变化的20余个许可事项进行了业务开发与完善。根据统一要求,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通过互联网等开展网上预约、受理、办理,50%以上事项实现网上办理。深化政务服务网上办理深度。对于已开展网上办理的事项,行政相对人到现场的次数不超过2次,事项数量达所有网上办理事项的10%以上。全面规范了网上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实现基本信息齐全、申请材料信息齐全、提供表格及样表下载、网上办理流程与实际办理流程一致,为办事群众提供最大化的服务。二是完成自有业务系统与市有关办事系统的对接。统一规范了本部门业务办理系统与市网上政务服务大厅事项名称,完成了自有业务办理系统与全市统一行政审批管理平台接口的开发、联调与部署,加强数据共享利用与系统对接。本部门在互联网上开展的政务服务事项,均通过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开展业务。截至2017年12月1日,北京市农业局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受理窗口共受理行政许可2416件,办结并告知2288件,获得当事人赠送的3面锦旗和5封表扬信,良好的服务得到政务服务办与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8.服务中央单位及驻京部队工作情况。

  (1)圆满完成重大活动农产品保障任务。

  先后承担了市“两会”、全国“两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为确保任务完成,制定了周密的活动专项保障方案,积极组织各相关行业处室、局属单位、属地区以及重大活动供应企业召开专题部署会,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首善标准强化生产巡查、产品检测、驻点监管、工作协调等源头控制措施,确保各项服务供应保障工作万无一失。一是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从生产源头做好重点供应企业及其产品货源基地管控。市区两级监管部门赴京郊、河北、内蒙等外埠货源生产基地多次进行现场检查,市级开展监督检查、巡查24次,出动人员102人次;区级开展巡查72次,出动人员230余人次,同时相关区对辖区供应企业派出驻点监管员和专人专管的方式进行监管。二是强化供应服务保障的规定,严格执行从生产、养殖环节的专场养殖、专线屠宰、专库贮存等“十二专”管理规定。三是实施批批检测,确保每一批产品检测合格后方可供应。市区两级完成定量检测样本175批次2562项次,同时生产企业对准备供应的每一生产批次产品进行定性检测(速测),确保了供应产品的质量安全。全年重大活动保障中4家企业累计供应安全优质农产品156819.06公斤,服务保障做到了产品质量零事故、服务保障零投诉、产品供应零中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圆满完成供应保障任务。

  (2)圆满完成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

  一是制定了《北京市农业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农业局开展2017年第一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京农发〔2017〕113号),完成了农业部部署的23个禽蛋、20个淡水鱼样本的监督抽查工作,监督抽查结果均为100%。二是市农业环境监测站完成了农业部对福建省地方例行监测工作。共开展了四次例行监测,监测的地点为福建省福州市、泉州市、三明市的蔬菜生产基地、批发市场(或农贸市场)和超市。监测种类包括蔬菜、食用菌、水果、茶叶四大类726个样本,其中蔬菜完成480个,食用菌完成96个,水果完成110个,茶叶完成40个。三是完成了全年四次农业部对福建省、厦门市292份样品的例行监测工作,检测工作量达5840项次;完成了农业部对内蒙古区、山东省、福建省和山西省的水产苗种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抽取样本90批次,检测工作量为540项次;完成了农业部对地方安徽省的异地抽检工作,全年抽样量为安徽130份、北京30份,检测工作量为590项次;完成了农业部对密云水库重要经济鱼类产卵繁殖场及拒马河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水域的常规监测,全年分两次抽样本20份, 检测工作量400余项次。四是完成了农业部生乳国标指标监测4次,生鲜乳中违禁物质专项监测2次,婴幼儿奶源基地2次,涉及生鲜乳收购站40家次、运输车117辆次,抽检生鲜乳样品157批次;完成农业部两次对本市58家饲料生产及经营企业、228家养殖场单位监督抽查,共计489批次;完成农业部对辽宁省开展饲料生产环节药物饲料添加剂专项监测1次52个样本、对河北等3省饲料中沙门氏菌专项异地抽检工作63个样品;完成牵头组织京、津、冀、上海、重庆5个省市开展宠物饲料风险预警分析性监测工作,共抽取犬粮、猫粮共307批次。

  (3)开展增殖放流服务中央单位及驻京部队情况

  一是2017年4月,市农业局为中南海放流鲢、鳙等滤食性鱼苗8000尾,兴国红鲤、锦鲤、草金鱼等观赏性鱼苗8000尾,在观赏鱼放流水域安装了围网。在大水面投放滤食性鱼苗发挥了净化水质、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作用;通过投放观赏性鱼苗,美化了水域环境,特别是安装围网后,形成了集群景观效果。二是2017年11月,市农业局积极协调安排政治、专业素质过硬的捕捞队伍,对中南海水域进行清网捕捞,清除水体中的成鱼和杂物,利用2天时间,动用32人次捕捞成鱼1万斤、杂物500斤。通过定期捕捞水体中的成鱼和杂物,获得了鲜活水产品,减少了影响水质和景观的不利因素。

  (4)完成农业部、财政部等中央单位重点项目及资金落实情况。一是农业部给我局立项部门预算项目共15类项目1927.5万元,主要用于农业产业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动植物疫情防控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二是农业部给我局立项基本建设项目4个,总投资509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856万元。重点落实了种子工程建设、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等方面的项目,有力推动了北京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三是农业部财政部给我市立项转移支付资金合计2.25亿元,其中农业生产发展资金1.8亿元,动物防疫补助经费3680万元,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777万元。

  9.政务公开和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

  (1)“五公开”情况

  一是建立了公文公开属性源头管理机制,由拟稿单位在发文稿纸上说明信息公开形式及理由,按照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公开三种类型进行选择。

  二是主动向社会公开涉及民生问题、社会关注高的议题。今年9月份,按照市政府办公厅政务公开工作的统一安排,市农业局参加“保障改善民生”开放专题,活动主题为“绿色农业”,邀请市民走进市农业局植物总医院、农药质量与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有害生物综合检测中心,介绍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和检打联动监督执法工作。该活动在北京电视台等媒体以及各大网络同时进行了相关报道,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北京农业的效果。

  三是建立了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工作制度及机制。以中共北京市农业局党组和北京市农业局的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强风险防控 推进民主科学决策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建立了“三重一大”决策机制,明确了重大决策部署、重要干部任免和重大项目安排范围和定义,细化了“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决策和风险防控要求。

  四是编制了政务公开清单。在局政务信息网站,专门开辟了职权信息专栏,将涉及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确认、行政奖励、其他等“6+X”权力清单进行了公开。同时公开了各类权力清单运行的通用责任清单、2017年保留的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在北京市农业执法网上统一公开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不适合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双随机抽查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公开了农业行政处罚结果与行政审批办理过程信息近2800条,接受当事人的查询与监督。

  五是每年将年度重点领域的工作列入督查考核范围,并适时在外网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公示。

  六是每年按照市政府公开办的要求规范编写年度公开报告,并提交至公开办。

  (2)依申请公开情况

  研究编制了依申请政府公开信息目录,设立了信息公开申请受理场所,公布了政府信息公开受理机构的联系方式,指定专人负责依申请公开工作。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登记、受理、审核、回复等相关工作程序和制度。2017年,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4件。其中12件按时办结,其余2件按时限办理中。在14件依申请公开案件中,未出现下列情况:不答复、超期答复的,应援引未援引法律依据的,答复不规范、未告知救济途径或其他未依法履行法定义务的,未及时更新公开指南或公开指南发布不规范的,政府信息公开渠道不畅通的。

  (3)解读回应情况

  我局成立舆论引导小组和办公室等组织机构,负责舆论引导、政策解读的统筹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日常事务工作由局宣教中心负责。制定了《北京市农业局政务公开工作规定》《北京市农业局关于加强互联网舆论引导工作实施办法》等工作制度。

  (4)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情况

  一是网站可用性:强化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保障,提高网站整体可用性;部署实施“双监测”技术服务,出具监测报告。采取短信、邮件、月报等多种渠道发布预警,通知网站运维人员及时整改,提高链接可用性;建立系列网站管理规范制度,重点加强外部链接管理。

  二是信息发布:建立了全局系统网站专项运维管理体系将网站栏目维护工作责任落实到岗到人;认真梳理局门户网站栏目,并依据业务实际动态调整栏目设置及信息更新规则;建立了网站信息催发制度,在监测点信息未更新2个工作日前,通过短信、邮件、电话进行更新提醒;坚持落实网站运行月监测通报制度。

  三是互动交流:局门户网站已开设咨询信箱、投诉信箱、领导信箱,全年回复邮件245封;已开设调查征集栏目,今年新增土肥技术培训需求等3个征集内容;已开设在线访谈栏目,全年发布市农业局谈“动物疫情防控”等访谈信息4期。

  四是办事服务:梳理完善局门户网站办事指南、职权信息栏目内容。

  五是管理机制建设:建立了工作联络机制,建立了运维部门的岗位责任制;建立了月度监测、问题监测、季度自查整改等追踪控制措施;及时转发市政府办公厅季度普查通报;按季度向市政府办公厅提交全局系统网站自查报告;完成网站公安备案工作,完成网站头部名称规范等工作。

  六是网民留言办理:1+4网站均添加“我为政府网站找错”监督举报平台入口,全部已落实专人负责转办留言。截止目前,局门户网站收到留言一条,已按时办理。

  七是重要政策信息联动发布:1+4网站均添加“国务院信息”栏目,及时转载国务院重要政策信息。

  (5)组织保障情况

  成立了本单位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协调机制,建立专门工作机构,明确专职人员。主要负责人多次听取公开工作情况汇报、专题研究工作解决问题。确定一位负责同志分管政务公开工作,列入工作分工并在北京市农业局门户网站对外公布。制定培训计划,开展了多次业务培训。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及时反馈监督考核结果并督促整改。

  (6)政务公开和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涉及加分项的工作

  积极与业务部门沟通交流,掌握全局系统工作动态,挖掘相关内容素材,组织专题专栏建设。如:北京市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北京市农业局政务开放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京郊金秋特色农产品推介会等专题专栏。建立网站宣传会商机制,与业务部门、宣传部门积极沟通,制定月度宣传解读重点任务,在全市政务公开重点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9月7日,举行的以“绿色农业,在您身边”为主题的“政务开放日”活动,与首都之窗“市政府年度重点任务信息公开”专栏开展合作共建,对活动进行了宣传。在政务开放日过程中,局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宣讲政策,赢得市民认可。该项工作为全市政务公开重点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积极创新,受到蔡奇同志的批示肯定,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

  10.应急管理

  (1)妥善处置多起人感染H7N9流感事件

  自2月11日,北京市报告一例输入性人感染H7N9病例以来,农业部门启动应急机制,在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督导下,开展了紧急调查和病原监测,严格落实家禽H7N9流感剔除计划,同时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调动市卫生计生、食药监、工商、城管执法、交通、旅游、水务、园林以及各区人民政府,充分发挥属地责任和部门职责,较好的落实了各项综合防控措施,有力的保障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胜利召开。特别是4月份本市发生首例本地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以来,我局紧急响应,取消节假日休假,严密部署综合防控工作,提前做好各项应对准备工作。期间先后制发20余个通知,组织召开会议30余次,组织开展专项督查行动5次,形成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报15个,防控措施得力,取得阶段性胜利。

  (2)全面完成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一是组织全市参加农业部春防视频工作会,同时对全市春防工作进行部署动员,并制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进行全面部署。二是协调开展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题宣传活动。三是做好充分准备,全面完成农业部检查组对北京市2017年春季、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情况检查。

  (3)组织开展京津冀重大动物疫情联合应急演练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结合全年动植物疫情形势和风险评估结果,采取多项措施,有序开展了“京津冀重大动物疫情联合应急演练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工作。从展现形式上,视频播出和现场演练对接,整个演练工作更加连贯、直观,紧张有序,体现了疫情处置快速、果断、坚决的精神;从演练环节上,首次开展了京津冀联合应急演练的尝试,体现了动物防疫一盘棋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思路。

  (4)积极应对农业自然灾害突发事件

  一是筹备5.12专题宣传活动,在全市部署的基础上,联合朝阳区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指挥部筹备主会场宣传活动,活动共设置宣传展台19个,摆放宣传展板24块,悬挂条幅20余条。二是周密部署,严格落实防汛责任。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农业系统2017年防汛工作方案》,明确人员分工和职责。三是强化农业防汛抗旱培训工作。明确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真正做到责任落实到位。四是及时发布农业自然灾害预警及防范措施,严格应急值守,确保随时掌握汛情。

  (5)稳步推进生物反恐怖相关工作

  按照市反恐办有关要求,组织落实春节、两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重要阶段期间生物反恐怖相关工作,制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京防指办字〔2017〕3号)、《关于转发〈关于加强全国两会期间防范核生化恐怖袭击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全面部署落实。同时,积极参加市反恐办召开的相关会议,配合落实有关反恐工作调研和材料的研究提议。

  11.预算绩效

  (1)在编制部门预算工作时,加大对各单位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审核;对项目支出预算要提前进行布置、细化和整合;严格控制和减少代编下属单位、区县的预算,尽量通过市与区县两级财政转移支付渠道拨付;加大结余资金的清理消化力度,督促各单位按规定清理消化事业基金、修购基金等;将各项收入全部编入部门预算,及时做好各项超收备案工作,减少预算调整项目数量和资金规模;按规定编制政府购买服务预算,建立项目监督检查机制等。

  (2)在预算执行中,严格按照项目批复执行,加强项目合同的管理,结合我局印发的内控手册对《市农业局财务集中核算系统》进行进一步优化、规范,扩展预算执行控制和预警功能,加强预算执行和内控管理。及时在内网财务公开栏目公示各单位、各处室的支出进度,压缩年末结余资金额度,积极督促推进相关项目招投标工作,要求各单位、各处室要对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应采尽采。

  (3)加强财务部门和资产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及时更新《国有资产动态管理系统》的数据和资产分类。

  12.绩效审计

  (1)切实加强资金监管。主要是进一步规范了资金支付流程,开发运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将资金支付流程电子化。加强和规范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接待费、劳务费等支出管理。(2)严格控制培训费支出。规定不能自行调整培训计划,不得委托第三方组织培训,严格审核培训费开支等。(3)严格控制差旅费支出。主要是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境)经费,严禁为未履行因公出国(境)审批手续和持有普通护照的团组和个人核销出访费用等。(4)加强社团单位的监督管理。主要是跟踪检查社团单位财政专项资金,对发现问题不及时整改纠正的单位不予年检。严禁各单位将财政预算资金横向拨付到行业协会、学会、合作组织等社团单位。

  13.保密工作

  一是局党组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将保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研究,多次在党组会、局务会上对保密工作进行部署,制定了《北京市农业局2017年保密工作要点》。二是注重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制定了《北京市农业局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实施办法(试行)》,印发了《北京市农业局保密制度汇编》,强化了各级领导和保密干部的责任。三是加大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力度,今年局机关信息公开保密审查  55条,确保“上网信息不涉密、涉密信息不上网”。四是加强保密工作教育培训,提高保密意识。制定了《北京市农业局“七五”保密宣传计划》,通过办公楼电子宣传栏和板报栏开展保密知识日常宣传。五是重点加强重要部位、涉密文件、涉密电脑和涉密人员的管理。涉密场所装有监控、三铁一器,无关人员禁止入内。涉密文件专人专管,登记交接销毁手续齐全。涉密电脑和非涉密电脑贴有保密提醒标签,建立台账,责任到人。涉密人员经过人事部门的政治审查、签订保密承诺书。六是组织局系统各单位疏理涉密事项范围,准确介定国家秘密事项,进行有效的管理与保护。年内我局未发生失泄密等问题。

  (三)围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本年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落实市委巡视反馈整改等方面主要工作情况及成效。

  2017年,市农业局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积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以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为核心,加强党内监督,强化规矩纪律意识,加强作风建设,认真抓好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持续抓好市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取得了比较好的实效。

  (1)全面从严治党,层层压实责任。强化领导,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落实“一岗双责”。结合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际,制定印发了《中共北京市农业局党组关于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意见》。党组负责人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工作中主动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有力推动组织领导和落实。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全程记实工作,为局领导配发《党风廉政建设记实手册》,建立记实台帐,加强督促检查。召开了农业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对2017年全局党风廉政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局主要领导与局班子成员及局属单位代表和机关处室代表签订2017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将党风廉政压力层层传导,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到各项决策和执行的全过程。

  (2)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深化廉政风险防控。严格落实《北京市农业局党组工作规则(试行》、《关于进一步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性文件。强化内部控制,加大监督力度,以“抓早抓小”为基础,建立源头预防机制。建立《北京市农业局内部控制手册》,进一步规范相关业务流程,明确关键控制点。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实现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许可等执法类“静态信息”与“动态信息”的双公开。加强内部财经审计工作,严肃财经纪律,规范票据管理,坚决杜绝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的发生。强化因私出国(境)管理的各类措施,严格执行国家工作人员登记备案制度,完成了登记备案人员信息变更。主动做好信访工作,建立了以项目管理责任制为核心的督查落实机制,对信访件实行逐件立项,明确责任、明确进度、明确时限、明确结论, 做到了事事答复、件件落实,及时纠正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苗头,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3)加强教育宣传,持续改进作风。认真开展 “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促进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规党章、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不断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在五一、中秋节、十一、元旦和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及时转发市纪委相关文件,严明纪律要求,加强节日期间监督检查,确保廉洁过节。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及时转发学习北京市相关部门的案件通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剖析原因教训,举一反三进行自查自纠,督促全局党员干部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持续改进作风。我局全年未发生违反“八项规定”的问题。

  (4)加大监督检查执纪问责力度。年内对局属所有单位进行了党风廉政工作检查和财务检查及专项审计;完成对全局“三重一大”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自查;完成“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及“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两个专项治理工作;完成市纪委及相关部门的专项监督检查和巡视整改检查相关工作;配合市纪委市监委、市纪委市监委驻市委农工委市农委纪检监察组对有关单位、部门和个人信访件的材料提供、个人约谈等相关工作。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有效营造反腐倡廉、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5)持续抓好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以巡视整改为契机,切实抓好管理提升,对巡视指出的问题,深刻剖析产生的原因,举一反三,总结教训,根据反映的问题及时责任追究,处理有关领导7名,其中通报批评6名正处级领导,1名领导受到了党纪处分,并调整了领导职务。健全完善制度,突出问题导向,层层传导压力,及时进行问题整改,目前,所有问题均进行整改,形成了《北京市农业局巡视整改专项汇报材料》、《北京市农业局巡视整改政策制度文件汇编》等文件。2017年10月,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整改工作实际,形成了包括11大项41小项的一一对照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报告,并顺利通过了市委农工委市农委联合检查组的现场检查。根据《市委农工委市农委关于对两委机关及系统单位巡视整改落实情况检查的报告》中“市农业局需要进一步整改的问题有3项”的要求,市农业局认真领会精神,正在加快整改进度和工作力度。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在依法行政方面,存在“职权履行率不足,行政执法效能有待提升”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法律法规赋予了北京市农业部门400多项行政处罚职权,但由于北京的地理特性和农业发展阶段,其中一部分职权实际上已无实施必要,客观上长期处于“休眠”状态,导致整体职权履职率偏低。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内容,而在推进改革过程中,科学调整结构、加快转变方式,已经成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加快转变方式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产品供应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供应质量,需要我们大力开展农产品市场对接、品牌建设以及新型销售方式建设,促进农产品有序、高效、绿色流通,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全市农业系统应该在适应首都功能定位前提下,就北京农业如何适应市场开展产业调整、管理调整和职能调整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建立北京优质农产品品种优化机制、品牌创建机制、产销信息发布机制、休闲采摘推广机制、上市渠道对接机制以及部门产销职能衔接机制,满足人民对优质品牌农产品、农业休闲生活的需要,更好促进北京自产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

我委部署2018年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
  按照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办公室工作部署,交通委员会
商品科组织辖区加油站召开成品油监管工作会
  商品科组织辖区加油站召开成品油监管工作会   工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