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第三届乡村振兴学术论坛举办

21.10.2019  21:33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要求,梳理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线索,剖析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的政策要点,提炼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有益经验,破解乡村振兴战略贯彻中的问题难点,10月19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乡村振兴学术论坛在金码大厦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宁秋娅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晖教授主持。

  宁秋娅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纳入党和国家的战略化体系,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近日进一步指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等,为进一步实现农业改革发展绘制了蓝图。本次论坛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也是以学术研究研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行动,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以此次学术论坛的研讨为契机,加强在乡村振兴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中国的三农事业献计献策!

会议由主题报告和分论坛研讨两个环节构成。在大会的主题报告环节,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国务院参事何秀荣,中央党校教授徐祥临,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教中心主任黄承伟先后作大会主题报告。

  何秀荣作题为“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难点和实践”的主题报告。他指出,要实现社会主义强国建设、促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势在必行。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家富强和现代化的目标难以为继。当前,为进一步破解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气流失、产业不旺的难点,各地农村要抓住当前改革、政策、投资、人才等方面的机遇,从农业产业、农业服务等角度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质量。

徐祥临教授作了题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主题报告。他着重指出,乡村振兴的战略,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来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当前基本经营制度在确保耕者有其田,实现土地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三者利益和谐统一等方面优势明显、意义重大。当前,各地要根据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实施方案,进一步促进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黄承伟作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理论与实践逻辑”的主题报告。他指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都是党中央重视的重要战略。从理论维度看,二者的衔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实践,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是补齐发展短板底线思维的实践要求。从实践维度看,二者在目标上、发展逻辑上高度重合,因而存在衔接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坚持分类推进、有序推进、逐步推进的基本原则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为促进各位专家学者的充分交流,本次学术论坛还设立了分论坛研讨环节,分别以“乡村振兴与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的创新机制与多元路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农村基层党建研究”为主题设立分论坛,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制度、乡村再组织化、组织振兴、文化振兴、农村基层党建的实践与经验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和思想的碰撞。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卢兆彤主持闭幕式。卢兆彤充分肯定了此次大会取得的成效,并对与会专家学者一直以来对中国农业大学各项工作的支持帮助表达了感谢。在会议最后,她着重指出:我们应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涉农高校的回信精神,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更多积极贡献。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来自南街村、张泉村、七彩艺术小镇和牛房圈村等农村一线的10余位基层党组织书记,中国农业大学部分师生以及《光明日报》、《农民日报》、《北京青年报》等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共计26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