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内地人结婚登记“吉日”的数字偏好
中新社北京3月14日电(记者 杜燕)2021年3月14日,是白色情人节,被许多新人视为结婚登记的“好日子”,因为含有“1314”,谐音“一生一世”。这一天是周日,尽管中国各地民政部门未统一“加班”,但从人们的热议中可以看出,当代年轻人在结婚登记这件事上,有着与老一辈人不同的数字偏好。
“这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高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谈到,婚姻是人生大事,选定婚期称作“选择吉日”。随时代发展,“选择吉日”既有中国民间古礼的印记,又融入了新的时代流行元素,让数字有了新的美好寓意。
高颖的团队与北京民政部门合作,以“北京市婚姻登记管理服务系统”的数据库(2004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为基础,进行了大规模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工作。
研究发现,人们在结婚登记日期的选择上,包括年份、月份、日期、星期几等,表现出明显的“偏好”。
登记年份与“立春”有关
2004年至2013年中,2005年、2007年和2010年这3年的登记量明显少于其它年份。
缘何会有差别?查阅民俗资料不难发现,按照中国民间的说法,不包含“立春”节气的农历年份被称为“瞎年”,以上提到的3年便是;包含了2个“立春”的农历年份则被认为是“双春双喜”的好年份,比如2006年。
研究认为,“双春年”和“无春年”的出现仅是历法现象,与婚姻的成败和长久与否并无干系。不过,现实中很多人“宁可信其有”。
登记月份具明显偏向
一般而言,每年的8月、9月和12月是结婚登记的“旺季”,其次为1月、3月和10月。
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谐音”流行有关。8月因与这些年来兴起的“发”相应、9月与“久”对应,12月、1月和3月分别处于中国农历春节前后,与人们期待“双喜临门”“喜庆成双”的心理相符。
登记日期具明显规律
通常,每月含6、8的偶数日子、含9的单数日子颇受欢迎,分别有“六六大顺”“八即是发”“长长久久”的寓意。
在尾数为1、3、7的单数日子及尾数为4的偶数日子,登记量显著减少。不过,近年来,农历七月初七(中国情人节)、2月14日(西方情人节)、5月20日(谐音“我爱你”)等,登记量会明显增多,体现了东西方文化对新人们行为的影响。
周六登记颇受青睐
从星期来看,周一登记量较高,其次为周二,周四则备受“冷落”。
近年来,中国多地民政部门除五天工作日外,在每周六也开始提供婚姻登记服务。北京民政部门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新政,从此周六结婚登记量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周六受青睐,一方面新人们不必因登记而向单位请假,另一方面“六”被看作是个吉祥的数字。
十年中有26个登记“高峰日”
在数据库涉及的3287天中,北京日均结婚登记量为401.3对。其中有26个“高峰日”,日均结婚登记量达4828.9对。
26个“高峰日”中,占据前5位的是年月日数字重合的日子:2008年8月8日、2009年9月9日、2010年10月10日、2011年11月11日、2012年12月12日。
“从数据看,结婚登记日期的选择偏好具有普遍性,寄托了民众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高颖认为,发掘并正视公众行为中的规律性特征,从研究的角度讲,不会片面地把某一年的结婚登记数量的降低与进入法定结婚年龄的人口数减少、或婚嫁意愿降低等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从现实的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角度讲,则有助于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更好地开展工作,提升服务效率和满意度。(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