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农宅 拟向全市郊区推广

25.04.2016  18:56

  位于怀柔区渤海镇田仙峪村的本市首家养老农宅合作社,通过吸引社会投资对闲置农宅进行改造,打造休闲养老社区。近日,《法制晚报》记者在探访该村时获悉,今年该养老农宅合作社将进一步扩大运行规模。这种模式运行成功后,将有望向全市郊区推广。

  首家养老农宅合作社 赢得村民信任

  田仙峪村位于怀柔区渤海镇东北部,与著名的慕田峪长城相距仅3公里,全村284户668口人。以前,村里有很多宅子都长时间大门紧锁、空置了下来。

  据村支书孙建坤介绍,农宅闲置的原因主要包括村民外出务工、村民个人购置其他房产等,“由于农宅不能上市交易,只能在村集体成员内部转让;想出租,却难以找到合适的租客。所以,村里的闲宅大多没有利用起来。

  为了帮村民解决这一难题,区镇政府想到了与社会资本的合作。2014年8月,北京市首家养老农宅合作社在怀柔区渤海镇田仙峪村成立,它利用闲置农宅的原有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形成了“农民出房、合作社入股、公司经营、政府服务”的新模式。

  该村合作社成立后,专门成立了一个评估小组,到各家实地考察,制定出一套高于市场价格的出租方案,让老百姓对这个刚成立不久的养老农宅合作社有了更多的信任。然后该合作社引入国奥集团对流转的闲置农宅进行了内部的重新设计改造。

  “以前房子老旧,不是租客看不上就是给的价钱太低。” 如今,村民彭素华家老旧的院子有了个新名字——国奥乡居26号院。这里仅装修成五星级标准的酒店,已经挣了50多万元。

  闲置农宅建养老社区 拟在全市郊区推广

  记者了解到,在民宅改造过程中,以“休闲、养老”两大基调为主题,在注重保护传统村落风貌的同时,充分融入乡愁元素,外表“土味”十足,室内雅致不俗。木窗格、原瓦砾、室内吊顶的“原装”木梁,推门就是菜畦,木门内还增加了一道铝合金的门窗,既考虑到了入住人的舒适度需求,又保留了原始风貌。

  不同的院子还被打造成不同的主题:老音乐家、茶文化、书法笔会、国安足球…… 国奥乡居休闲养老项目办公室主任纪刚介绍,目前,小院提供了三种方式入住,分别是体验式入住、每年6个月左右的短租和20年期的长租。如今,30个院子已经以长租的形式租出了7户。

  “以院落为单位整体出租,非常适合全家带着老人度假休闲。城里有条件的已退休能自理的老人,也非常适合在此入住。”纪刚透露,今年他们还计划再收28套这样的院子加以改造,进一步扩大运行规模。而怀柔区这种利用闲置农宅建养老社区的方式作为本市首个试点,运行成功后有望向全市郊区推广。

 养老社区生活方便    农民增收且带动就业

  记者了解到,休闲养老社区除了按照老年人的需求把每户建设的各具特色外,在配套设施上也下了不少工夫。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内,设有公共食堂、休闲酒吧、餐吧、洗衣房等公共服务设施。并且新建了卫生服务站,配备了专业的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方便在此租住的老年人就近买药看病。

  吸引社会投资对闲置农宅进行改造后,社员不仅取得了房屋租金收入,还可获得一定的收益分红。另外,养老农宅还带动了当地就业,让村民不出村就实现了就业。目前,田仙峪村共有19人在这个休闲养老社区从事家政、餐饮以及日常维修等工作。(来源:法制晚报 记者:周超)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