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回顾]以高标准养护高品质服务完成城市道路养护工作

15.10.2014  19:17
        访谈现场
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主任 乔晓军
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养护科科长 张爱军
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工程管理科科长 段文志
主持人 王媛媛
      主持人:"加快推进四个交通发展,打造群众满意交通",各位首都之窗的网友大家下午好,您正在收看到的是由北京市交通委与首都之窗联合推出的在线访谈节目。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与您共同交流"高品质服务,高标准道路养护"的话题。首先认识一下今天在座的三位嘉宾:
      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主任乔晓军,欢迎您。
      乔晓军:广大的网友,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养护科科长张爱军,欢迎您。
      张爱军: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工程管理科科长段文志,欢迎您。
      段文志: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非常感谢三位嘉宾作客直播间,首先是不是了解一下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的底数情况。
      乔晓军:北京区域内道路是分两种,一种是郊区的叫公路,这块是按照交通部的标准来管理和养护,城六区范围内还有十个远郊区县的城区是按建设部的标准,这块叫城市道路。城市道路现在管理是分市区两级在管理。我们所管养的道路叫市管的。截止到2013年年底,市管城市道路共计391条,快速路16条,主干路356条,次干道19条,共1249公里,面积3929万平方米。市管城市桥隧1568座,涉及75个桥系。是组合系的那种。
      主持人:像西直门那样的。
      乔晓军:西直门、四元桥、五元桥,这都是一个桥系。其中主线桥253座,跨河桥387座,通道桥55座,天桥492座,人行通道182座,匝道桥197座,隧道2座。
      主持人:像我们楼下的隧道就归咱们管理?
      乔晓军:对。在道路管理范围,我们所说的道路是从道路的边界,比如步道的外边线,我们管的是道路的路面和路面的结构,还有桥梁的结构设施。我们只是作为道路管理的其中一个职能部门,又还有其他的部门在道路范围内也有管理职责。像园林部门要对道路范围内和道路周边的绿化,一个是苗木,还个是景观进行管理。市政市容委对管线和井进行管理,还有一些广告牌匾进行管理。对城市的照明和桥上的景观照明也在市政市容委。道路标志标线是由北京市交管局在负责管理和养护。
      主持人:道路管理和养护体系还是很复杂的,在工作中各个部门还会有相互的交叉和配合吧。
      乔晓军:有。每年在大修和养护的时候要和道路相关部门沟通。每年道路、桥梁大修的时候要和市政市容委沟通,看他有没有掘路的,把我们的大修结合在一起,减少“马路拉链”的现象,减少道路的损坏程度。还有是城六区的管委,现在叫城六区的交通委沟通,看看他们在养护和大修有什么需求。比如说今年的慢行系统整治,城六区给我们提供了几个街区,我们按他们这个街区,把我们市管的城市道路也跟他们那个打造成一个效果,这样在城市道路养护和提倡慢行系统方面形成以点带面,逐步把城市道路打造成规范又适合绿色出行的环境。
      主持人:也是实现了城市道路的统筹管理,多部门协调,减少“马路拉链”的现象,减少市民出行负担。我们负责的养护道路是城六区的主要道路和联络线部分,是吗?
      乔晓军:对。城区道路有主干路、快速路、环路还有一些次干道和街坊,我们管的是环路、主干路放射线的快速路,区里是负责主要的次干道和一些街坊路。
      主持人:我们了解了管理什么,我们的设施基本的底数之后,能不能介绍一下,这些设施的健康情况怎么样,是不是每年对它们进行体检呢?
      乔晓军:我们每年要对所管养的设施都要进行一次检查。有一些重点的部位要进行检测。每年对道路和桥梁的检测基本上是在四、五月份开始安排,这一年过程当中,到十月份的时候要形成这一年运行的结果。
      2013年,我们管的道路和桥梁的状况,道路这一块是路况评价指标是84.2,市管桥梁方面应该说99.5%以上的桥梁都是合格级别的,达到优良级别的是92.8%。应该说这几年桥梁的运行状况维持在一个比较好的水平,但是近几年道路的情况,从奥运会以后,有一些开始下降。这里是跟咱们的城市的交通车辆的运行增加,还有道路使用也有周期,奥运会之前和奥运会的时候,咱们对城里的道路进行了大量的维修和改扩建,从2008年到现在已经是六、七年的时间了,城市道路应该说新建道路使用从设计规范要求是15年,大修的道路是8—12年这个区间。2008年到现在到了六、七年,应该是到了后期,需要一个养护费用。
      主持人:按人的生理年龄已经到耄耋老人了。
      乔晓军:也没到那种状况,应该是快退休了。正常的损坏应该是很正常的。这几年我们在大修、日常养护还有专项治理,做了很多的工作,发展的趋势,不让它往更坏发展的情况下,我们逐年对养护前期的病害还有破损有一些工作的力度,争取在以后的养护当中为市民出行提供好的条件。
      主持人:您说的路面状况指数是84.2,这个指数怎么理解,对我们来说是比较专业的,但是对普通市民太难了,我们怎么理解这个概念,是一个什么概念,跟什么来比?
      乔晓军:这个道路上主要针对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这个指数包括道路的平整度,这一条路平还是不平,这是一个方面。再一个,道路上有没有坑槽、沉陷,比如说有坑了没修,我们就要扣分,要降一个点,路上有裂缝或者是沉陷没有修,也要降下去百分点。道路的指标这几年有一个规范里有达到85就是优秀的等级,85—65是良,65—60是合格,60分以下是不及格。北京市近几年随着城市的整体提升,咱们的道路在下一阶段我们想把这个道路评价指数逐步的要给它有一个提升,这样更好的符合城市的发展。
      主持人:是不是往前几年来看,这个指数是往上走的,是一个好转的情况还是一个有起伏的变化?
      乔晓军:有起伏的。根据每年城市道路运行状况,如果是大修量和养护资金安排得比较好,对城市道路有一个明显的改观,这个指数就能上升。你像咱们在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道路指数达到的91,那时候已经很好了。
      主持人:那时候新的路比较多。
      乔晓军:对。2007、2008这两年城市道路大修面积达到了600万平米,我们日常养护每年维修的量在40万—50万之间之间,这两年我们维修的数量达到了680万吧,670、680万平米。这两年随着北京经济的安排,我们相对来说大修的量稍稍少一些,日常养护量提上去了。现在看路上没有坑,但是补丁多,有裂缝,但是给灌上了。这个评价指数是由道路的平整和破损,还有其他的指标影响的。这样84.2是逐步的往下的降,但去年是83,今年已经提高点了。明年跟财政作了沟通,明年要给我们增加一部分养护费,这样我们的指标还会往上升。
      主持人:您提到在奥运之后由于交通量的增加,包括很多路面因为使用寿命的问题,病害也在不断的增加,包括年限也接近一半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怎么去养护,怎么去管理?
      段文志:刚才我们主任说了,2008年、2007的时候经过大规模的投资建设,路况有一个好的发展,现在到了大的维修周期了,我们通过对道路的检测,通过对道路现场的运行情况的分析,结合道路的寿命制订了一个“三年大修的目标”,希望通过三年的时间维修653万平米,类似2007、2008年的规模,使道路有一个整体的改观。
      主持人:三年要修多少?
      段文志:653万。
      主持人:这个工作从什么时候启动?
      段文志:2015年。
      主持人:我记得每年都有道路修整的计划,前几天我听新闻广播说北京五月份启动了道路大修的工作了,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段文志:这个问题我还接着说。道路和桥梁是城市里面的重要基础设施,人流、车流可能需要这些道路设施承载。为了保证这些道路的完好,我们中心通过年度检测,结合居民的需求,道路的情况是上大修工程还是中修工程还是日常养护工程。其中的道路大修工程是通过全方位的维修手段对道路较大的病害,较大的损坏进行全面的维修,也就是给路穿新衣,让它恢复原有的服务水平。同时大修这两年还做一些什么工作呢?对道路的拥堵点段进行整治改造,对步道自行车系统进行梳理和完善。通过这些工作使这条路恢复使用功能的同时提高它的服务水平。近几年我们对二环辅路、三环辅路这些道路进行了大修,每年的维修面积这几年都在100万平米左右。
      桥梁这一块也是对桥梁进行全面的维修,重点是对结构进行维修。同时把桥梁的铺装层进行翻新,恢复原有的使用功能。前两天云南在地震,中国的地震近一段时间比较多,另外其他的省市也出现了桥梁的轻负问题,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在大修期间,经过一些加固措施,提高桥梁的抗震、抗轻负能力。另外对桥梁支座、泄水管及钢箱梁结构,保证了桥梁保证结构安全运行,这几年我们主要做了卢沟新桥、孙河大桥、万柳桥的大修工作,基本每年在20座左右,对道路的道路有一个维护和设施的保障。
      主持人:除了这些常规的之外,还有没有专项的整治呢?
      张爱军:除了日常的大中修还有日常养护工程外,保障市民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每年我们还会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养护专项工程。比如安全防护工程,通过安装桥梁的防撞架、防撞护栏,防撞网等措施防止机动车和行人进入,采取这些措施,保证我们的设施、车辆、行人的安全。
      第二是进行道路桥梁的专项检测。目的是为了发现道路的空洞或者是桥梁上的一些隐患,以便及时进行排查处理。还有检测的目的也是为下一年度的大中修计划提供一定的依据。
      第三是针对公交站和路口的问题进行专项治理。主要采用专项的采用铺装设计,选择合适的抗车车辙技术,采取半钢性的路面铺装,采取这些技术提高路面的抗车辙能力,提高通行舒适度。
      第四是我们为了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降低道路全生命周期的平均养护成本,减少道路病害出现的机率。从去年开始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预防性的养护工程。主要采取了一些温拌沥青,低燥微标处等养护技术,对咱们的二环路、学清路,广场东西侧路,平安大街,西直门外大街等,总共这两年大概做了26条路,面积是超过200多万平米。通过这两年的预防性养护,对道路的状况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提升。
      主持人:每一个新技术有一个实验性的周期,这个新技术使用之后经过一年两年三年实验之后没有问题了才会大规模的推广这个技术呢?
      张爱军:对。其实我们在推广之前,在前两年已经小面积,小范围或者是做了实验了,取得了基本的效果之后才来推广,而且在推广当中也要不断的跟踪检测。我们每年委托交通部质量检测部门,对我们的道路进行跟踪检测,评价技术的长期效果,也是不断的选择这种合适的技术,在将来的预防性养护中推广。
      主持人:说到专项养护,今、明两年专项养护的重点是什么?
      乔晓军:专项养护工作还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对百姓出行他关心的问题和北京市提出了一些交通环堵,还有环境污染这方面要做一些工作。
      主持人:比如说什么?
      乔晓军:首先是对我们自己转变观念。原来是道路上哪有坑,哪有破损了就去修,现在是转变观念。路上和桥上不等它破损,比如说这个已经要出洞了,但是还没有出,已经有碎裂,我们就把这个给提前做了。
      主持人:这样对我们日常巡逻检查的要求更多,我们日常工作更大。
      乔晓军:对,从巡查角度来说,我们要及时发展。我们这个中心还有养护单位,都有巡查,路上发现病害之后,我们要及时进行处理。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旦发现病害要求24小时之内必须要处理,有坑槽了,你发现了,24小时及时修补。
      还有一类是一周之内处置的,就是路上有网裂,碎裂了,将要产生坑洞,要一周之内解决掉。同时还有一部分是裂缝,因为沥青使用到一定年限可能要出现老化的状态,黏性就不强了,道路就要裂缝。还有一个是这几年一个是地铁的穿越,还有其他的,对地下结构有扰动的,也会造成地面的沉陷和裂缝,我们也及时进行处理。
      第三个是对这个检查井,这几年应该是从前年的下半年,我们联合市政市容委形成了一种机制,对检查井的下沉进行了专项治理。应该说,检查井现在好像一说,市民说检查井是路上的问题,如果是周边破损了,这属于道路问题,是我们部门负责。如果检查井下沉,原则我们要通知市政市容委,他来治理。现在我们也不推责任,我们两家形成一个联合机制,他把井升上来的同时我们修周边的路。一个是减少了各种的审批,这样能简化办事程序,也能提高修复时限。
      在自行车和人行这块,我们也进行了一些工作。为自行车系统施划了一个标线,一个是自行车有自己的路权,机动车有机动车道的路权,行人有行人的路权,我们在11个桥下应该是转弯路口的地方施划了一些自行车道的标线,让自行车在路上行驶和转弯的时候,在路上得到更大的保障。
      再一个是在人行方面,我们想对步道上的一些比如说占道的行为,一些机动车占了步道,还有是咱们的市政设施也在占步道,这几年陆陆续续对体量小的比如说电话亭,还有一些垃圾筒,因为这些都是公共服务的设施,我们不能把这个东西取消,给规范到合理的位置。比如说有绿化带,我们给他放到那儿,给行人留出一个通行带。行人的通行带有可能还有一些东西,比如说电线杆,报摊亭,警务亭,还有一些用电的大的闸箱,我们想和相关部门联合,这几年解决了一些问题,比如为了空间美化架空线入地,但是现在有一些老的闸箱还在路上,我们想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对道路上影响行人正常通行的,我们去解决掉。还有一层是这次统计,影响咱们行人通行的有三种情况,一个是障碍物,还有一个是不连续。这个路走到这儿前面连不上了,没有步道了,再走一段又有步道了,我们想把它这一段补齐,形成一个系统。
      主持人:我觉得好多不连续的步道中间隔了一个小区或者是院子,不可能给补齐,因为要进出车辆。
      乔晓军:那个是路口,在路口施划上通行的斑马线,这是要和交管局沟通的工作。还有是道路的通行带不够,正常的通行带达到2.5米,有的路段可能1米或者是几十公分,我们通过和地方沟通,拆除一部分绿地或者是把非机动车道缩窄一点给行人一个正常的通行空间,可能达到1米,也得让人正常走过去,不能说几十公分,可能两个人并排走,还得一个人都下到马路牙子下面去了。我们想下一步的工作将在这方面开展。同时,我们想这几年提倡24小时,但是有一些事也得有相应的管理跟得上,第一个是发现,巡查我们这儿有了,再一个是人要到那儿去,24小时,得有相应的设备。这两年在推行巡养一体化的制度,争取在我们管的桥下做40个巡养一体化的站点。因为我们管理的城市道路桥梁的面积大概是4千万,我们想一个点让他管辖100万平米,40个点把4千万平米给管辖到了。管辖范围里面可能有一个里程的关系,你要是骑着一个三轮车或者是一个电动三轮车。
      主持人:电动三轮车不让上路了。
      乔晓军:是,现在只能是骑脚踏三轮车,上面载着重物,比如沙子、步道砖、水泥,可能就有一个里程,多少里程范围内达到一个100万的道路面积,来进行养护,这样点有了,巡查又能控制了,能及时的解决道路发现的一些问题。原来是试点,明年准备铺开,力争做到城市道路病害发现修复率达到百分之百。
      主持人:我听您的意思是打算放在一些桥区下面,这样涉及到了桥下空间利用的问题,我记得2008还是2006年的时候大概出台过一个桥下空间的管理办法,说的是桥下空间尽量的符合公益性、社会性的这样一些内容,要作为停车场或者是作为政府的有点像出口单位的服务行业使用,不让作为仓库或者是有明火什么的,现在对桥下空间是什么样的管理理念或者是方法,当初制定的管理办法现在看起来实现效果好不好?
      乔晓军:北京市交通委是2004年成立的,在成立的时候对城市桥梁下面的空间进行了管理,我们应该说通过这几年在桥下管理方面制定了几方面的措施。主要是针对桥下的空间管理这一块,近几年城市桥梁下面空间运用的单位比较多,这里有作为公交场站的,有作为环卫车辆停运的,有园林的,还有我们自身道路养护部门,还有交管局的社会停车场,还有一些社会上的停车场,基本上是这么一些用途。原来是有各种经营的,现在都清除掉了,把桥下空间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一个场所。同时,我们在管理办法里面,对桥下空间管理这一块也作了相应的规定,一个是在桥下空间里面易燃易爆的物品不允许堆放,第二是桥下空间不允许使用明火,比如说燃气管等能带来安全隐患的,主要是怕发生火灾。同时对桥下管理租用的单位对用电也要进行定期的管理和检查,发现问题,我们要给他们限期整改。比如说桥下空间,我们过一段时间查看,发现用燃气灶做饭的,三天之内或者是当天要把煤气罐移走,用微波炉这些没有明火的。通过这几年,有一些问题管理还不到位,但是这方面我们继续加大力度,使桥下空间力度逐步达到规范化的管理。
      主持人:我看到一些桥下空间还有一些是在办法中不提倡的或者禁止行为,比如仓库等等,对这些还存在的问题,我们有什么方法呢?
      乔晓军:当仓库用,这个应该是有一些物品是允许的。比如我们这一块可能要堆放一些水泥、沙子、石子是可以的,但是易燃易爆的不允许堆在桥下的,一但发现坚决治理和清理。
      主持人:总之是不太好干的事,大家知道桥下空间也是空间,潜能也是很大的,从北京发展来看寸土寸金。您说到我们要加大巡查,尽管我们加大巡查了,去发现一些可能存在的隐患,为什么还会有一些路段会突然出现塌陷呢,是因为我们检查不到位,还是确实很难预料,还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呢?
      乔晓军:我们也做过统计。有一部分是因为地下穿越或者是道路桥梁,施工可能是不规范或者是进度比较快,安全防护措施做得不到位。还有一个方面是北京的地下管线比较多,又是一个老城,好多的管线,有的是用了几十年了。在西客站南路那儿有一个塌陷,那个水泥管大概4—5公分,直径大概60公分,我们把塌陷部分挖开了以后,水泥管的上半部分,不流水的空间的部分已经没有了,污水对它腐蚀的很厉害。城里的用水有两个高峰,一个是晚上,一个是早晨,用水高峰一大的时候,水有可能管道细的话流不开,要冲击上面,一点点给放开面。这样一部分是施工,一部分是线路老化造成。还有一部分是有一些比如郊区的地下水位比较高,原来郊区有河流,现在基本上是人工的河,地下水下降,过去是有水囊可能没有填充到位,是水侵占了一部分,这样水下降,这样形成空洞,但是地表水回灌之后,逐渐有水囊的地方沉陷就严重一些了,有一些是疏松,沉陷也不一样,也造成局部的塌陷和沉陷。应该施工了一部分,管线是一方面,水是引起城市道路塌陷的一个很大的因素。
      主持人:所以我们也会对反复出现塌陷的地方进行重点的监控或者是探测吗,或者是体检。
      乔晓军:有。像地下有穿越的,有地铁、电力、热力基本在里面挖管道,这些路段,我们在施工之前要求地下穿越的施工单位做一下勤评估。等到穿越完了之后,在这个路段再做一个评估,发生什么问题,好及时的得到解决。
      第二方面,我们在容易塌陷路段也要看,比如说两年的质保期过了之后,后续的工作我们要做,地下根据挖掘的深度,因为有一个往下下陷有一个过程,我们针对往下容易塌陷的地方有一个探测,大概每年有几百万安排到这一块。又和市政市容委,每年对它所管的管线有一个检测,我们两家把这个管线这一块检测的资料和空洞探测的资料合起来共享,这样对管线的问题,他们及时制止,我们也减少了城市道路塌陷的问题,这是检测的手段。从管理手段是两家互补,信息共享,减少城市道路塌陷的事情。
      主持人:谢谢您。接下来说说自行车道的问题,刚才我们或多或少谈到了铺设的彩色的自行车道,还有自行车道整治的工作,接下来是不是介绍一下,铺设的才塞自行车道,实施的效果怎么样?
      张爱军:从去年我们在和平西桥下进行了彩色自行车专用导航带的铺设实验,我们铺设完之后请了北京工业大学交研中心对我们的工程进行了评估,得出了几个结论,效果还是比较好的。第一是通过专用的带,对机动车有了明显的警示作用,这样非机动车和右转机动车的冲突率降低了50%。第二是明确了非机动车的路权。我们从彩色区域是非机动车的路权,机动车看到这个之后,主动绕行非机动车的比例增加了15%。第三是规范了非机动车桥下行驶的路线,非机动车车道的遵章率提高了5%。第四是规范了非机动车等待二次的左转区域,减少了对右转机动车的干扰,提高了车速,大概提高了10%。通过这四个效果实际上是提高了桥下路口的成效。
      主持人:听您介绍这些数据,可以说效果不错,我们有没有计划进一步推广彩色自行车道的实验呢?
      张爱军:通过去年的这个实验,我们经过评估之后,也跟交管局一块儿研究,感觉这种方法比较好,一致同意在今年,今年我们已经又做了十个,扩大了范围,进一步进行了推广,又在广安门桥下、月坛北桥、官园桥、三元东桥西桥总共十个桥进行了自行车道导航到的铺设,面积是12000多平米。
      主持人:这些工作已经结束了是吗?
      张爱军:今年已经铺完了。
      主持人:今年的工作可以告一段落了。
      张爱军:对。
      主持人:明年我们有什么计划呢?
      张爱军:明年的话,因为今年我们又做了十个,现在也是又请了像交通委交研中心对我们这项工作进行评估,这个报告据我了解基本上做完了,还没提交给我们,我们还要根据报告的情况,交通委、交管局这一块建议推广的话,我们还会做这个。
      主持人:谢谢您。今年3月份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启动了城市道路桥梁设施标识牌的安装工作,这在北京市尚属首次,目前工作进展情况如何?
      乔晓军:行。我想把张处长有一些没说的问题再说一下。今年我们把彩色自行车道施划完了之后,我们听到社会上的一些反映,有很多的人说效果很好,但是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比如说自行车道上划出红色的越骑心情越烦燥,能不能换个颜色。明年一个是在样式上怎么样既经济又能把这个自行车道给划好。
      主持人:明年要换色吗?
      乔晓军:再一个是考虑市民在出行上有更好的出行心情,还要有一个尝试,具体的颜色先保密,明年给一个惊喜。
      主持人:其实我觉得这个东西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比如说体育场的塑胶跑道也是红的。
      乔晓军:能激励他越跑越快。
      主持人:对,交通要保持大家的安全意识,让心情放松一下,也许换色是一个好的选择。不管怎么样,我们期待明年吧。接下来说一说标识牌这一块。
      乔晓军:标识牌这一块,我们当初的想发,这几年我们接的件很多,一个是市长的批件或者是政府的批件,哪些道路上存在多少问题,这是政府的批件过来。再一个是市民经常上下班或者是回家路上路坏了之后,他找不到是谁修,很苦恼。我们为了让市民还有更多的人参与城市道路的管理,我们想在道路上安装一些标识牌,这样让我们自己在管理上便于管理,同时也给市民为我们的管理程度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这样我们在道路上安装了4种,一个是道路的名称的标识牌,还有一个天桥,还有通道,还有道路里程。因为这个里程在公路上有,有里程砖,百米桩。在城里说哪儿有病害,说哪的饭店往东100米,哪个路口往西90米,他从东过来是一个距离,从西过来又是一个距离。对同一个病害有不同的描述方式,我们想从这方面给安上。在标识牌是在通道、天桥、道路的标识牌上把养护单位、管理单位,同时把举报电话写清楚了,同时把养护和管理的监督举报电话也写在里面。市民一旦发现道路、桥梁、天桥、通道存在问题,可以直接打我们的电话,打到养护单位没人接,赶紧给管理单位打一个电话,我们一旦接到管理给我们打电话了。
      主持人:首先得确定管理单位是不是也同样有人接。
      乔晓军:对。这里有一个巡查大队,专门有一个24小时接听电话:88232405。如果打到我们这儿了,我们立刻给养护单位打电话,如果他这个单位没有人接,我们在考核上就要相应的扣分扣钱,相当于你管理不到位。如果他接住了之后,我们接的电话少,逐渐的减少的话,说明养护单位的值班电话应该做得多了。我们把标识牌安上之后,让百姓对道路的监督有一个联系渠道,直接能联系到我们,在及时处理方面也能得到提高。这些牌基本上用的是亚光板,就是钢板,相对的厚度是2、3毫米。
      主持人:现在安装了多少呢?
      乔晓军:总体在道路标识牌这一块,安装的道路基本是在路口和公交站台,比如说十字路口步道有一个行人通带,我们安了,在公交站台也安了。共安装道路标识牌7543块,里程桩22427块,天桥标识牌984块,通道标识牌364。安装了标识牌之后,我们中心值班室和巡查大队的值班室接的电话比原来多出三倍不止。
      主持人:可能还得加强养护。
      乔晓军:我们觉得是好事,市民参与城市道路养护方面积极性很高,对我们来说,对道路存在病害的维修也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的巡查也有相应的标准,根据道路等级和重要性不同,我们有巡查频率。巡查跟发现的问题可能有点时间上接不上,市民给我们提供了之后,我们能尽快把这些病害修复,为市民出行服务。
      主持人:这个是好事,因为北京是大家共同的家,出行是关系到每个人的共同问题,大家共同爱护自己的家园无可厚非,就是因为我们都爱北京,都爱我们这个出行的环境。我们设置了这么多的标识牌,有没有达到所管辖的桥梁路段的全覆盖,或者说我们没有计划要求全覆盖呢?
      乔晓军:我们是全覆盖。我们管的路要全覆盖,而且要市区两级,我们这个牌子应该是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兼制。下一步城六区的交通委也要做标识牌,让所有的市管道路,每一条路都要有管理单位,要有养护单位,从交通委的角度来说,把整个城区的路要进行行业管理,都要有市民监督,给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吧。
      主持人:谢谢您。接下来我们看看APEC会议和国庆65周年保障工作,我们对桥桥梁进行了一次全面"美容"的工作,内容包括结合桥梁维修,对腐蚀老化严重的桥梁挂檐板和栏杆扶手进行更换,对桥梁污损外立面修补清洗后重新涂装,对天桥锈蚀钢结构重新除锈刷漆等等,这是我在新闻媒体上看到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是不是已经结束或者是完成了呢?
      张爱军:您了解的挺全面的了。实际上,为了做好APEC和国庆65周年的保障,提升交通环境,美化桥梁外观,以奥林匹克中心区为核心,以长安街二环路、三环、四环、机场路、京密路、京承高速为骨架,涵盖APEC会议驻地周边、会场周边、主要旅游景区周边和进京第一印象区周边,对275座桥梁的外立面进行了粉刷或者是油饰,其中立交桥163座,粉刷面积大约64万平米,天桥112座,除锈油饰的面积是15.5万平米。桥梁的挂檐板更换了1.3万延米,还有对桥梁的老化锈蚀严重的栏杆进行了更换,大概是2万延米。通过这些工作,使桥梁的整体环境有一个较为明显的提升。
      主持人:这项工作是仅限于APEC会议的沿线重点路段,未来会不会扩大到所有的范围内呢,毕竟好看的桥大家看着都高兴。
      乔晓军:这几年城市桥梁,影响环境的一个是设施的老化,还有是上面挂了一些线缆或者是其他东西生锈逐渐的留下来,还有一部分是这几年城市道路为了保畅通,在桥梁栏杆上安装了融雪剂的管,这个融雪剂喷到路面上能融雪,要是落到混凝构件上和钢构架上,因为那里盐的成分比较多,造成咱们的构架生锈或者是混凝土剥落。我们这几年逐渐在治,前几年是量比较小,还有一些天桥的油饰除锈都在做,以后把这种环境治理形成长效机制,每年治理一部分,按不同的区域来治理,在治理过程当中,让一个周期范围之内,让咱们的天桥不会有更多的桥梁生锈或者是构件的破损,通过周期的管理达到设施的美观和城市景观协调一致,理想是让城市道路和桥梁形成北京城区的一道风景线。
      主持人:这一轮的重新喷涂或者是刷漆有没有考虑到抗融雪剂的能力呢?
      乔晓军:我们这次使用的涂料有几种,一个是颜色跟原桥基本相近,性能有防水的,有防油的,还有一种是防这种融雪剂的,这几方面都在尝试看看,虽说今年的量比较大,基本上是常规用的漆料,那种特殊性的漆用的比较小,因为底价比较贵,我们想看看能不能起到作用,如果能起到作用,我们可能下一步适量的要增加一些用量。
      主持人:最后一点时间我们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桥梁限高杆的问题,我们经常在节目中听到大货车撞上桥梁或者是限高杆,卡那儿了。不知道全市的桥梁是不是都安装了限高杆,限高杆的高度是不是一样,按准的标准是什么样的?
      张爱军:我们对桥下净空高度小于4.5米,而且具备安装条件的,我们是全都安了。但是有个别桥梁由于桥梁位置受限无法安装,像南三环洋桥,实在是没有地方安装,所有的地方都被车道占了,我们也在想办法。这种个别的没有安装。对个别没有安装的,我们也增设一个限高标志,还有是在桥体上增设了防撞的角杆,减少对桥梁危害。
      主持人:这些限高杆谁能装,有一些时候有的路是在桥梁前面安装,有的时候并没有桥也装了,这些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养护单位装的还是相关单位装的,什么人装的?
      张爱军:您说看上去没有但是有限高杆的,一定是在前面,限高杆是为了保护桥梁,有的时候桥跟前没有位置,我们就要往远一点,到桥之前就把超高的车辆拦住,一定是为了保护桥才装的限高杆。
      主持人:这个限高杆的高度有没有标准,我在新闻中看到有一些路段,比如说进京和出京的限高杆的高度不一样,有的时候桥梁装了两三个限高杆,不知道这是不是我们工作的失误?
      张爱军:应该不是。关于安装限高杆,我们有一个规范,就是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指南。设置的时候是这样的,对每一个桥,根据它所处的位置和设计的高度和使用功能,每一个高度对每一桥实际上是量身打造,限高标志的限高值是这么规定的,实际桥梁净空减少20公分。我们限高杆基本上是按这个指定的数字做。您说的同一个桥不同的限高是可能的,因为咱们的桥并不是完全水平,不同的车道主辅路高度不一样,因此限定的高度也是不一样的,尤其是这几年咱们做了一些疏堵工程,本来这个桥下没有车道的地方给增加了一个车道,有的才2米多的限高杆,因为各种桥梁的不同,还有桥梁的作用不同。
      主持人:先天不足,只能后天补了。最后关注井盖的问题吧,乔主任提到了井盖的下沉,我也想问一下,现在在全市的检查井中下沉的比例和路面破损的比例哪个更大一些,包括下沉的井盖,我们怎么去和管委一块儿共同的修理,包括井盖的周边路面是什么样的期限完成修理?
      乔晓军:你这个问题哪个比例大还真把我难住了,应该说是这几年在检查井也有一个调查,在市管道路上存在的井盖大体是21万,在机动车道上大概将近是15万多,剩下的全在步道和绿化带里。这些存在问题比较多的主要是在机动车道,因为步道的荷载比较小,行人不会把井盖踩下去。机动车道上,我们对井也进行了摸排。我只能说是井的周边容易损坏的是自来水井的比较多,因为自来水井没有基础,好多的是干砌的,砖围了一圈,没有外壁,容易左右错动,没有强度的墙体,造成路面破损,这个是一个方面。再一个是污水井下沉的比较多。
      主持人:因为会有侵蚀是吗?
      乔晓军:一个是井的下部,就是污水管的那一块,还有一种是井的上部,因为污水管里面经常有这种有害气体,因为过去的井基本上都是红砖,现在新改建的是用混凝土或者是气块做的。过去的红基砖损坏造成上部井的沉陷。
      主持人:对这个井,我们也会修理吗?
      乔晓军:井周边道路部分由路政部门修,井室和井盖下沉应该是谁的管线谁来负责,所以说井周边道路破损了是我们路政部门,井盖下沉了应该是管线部门负责,它是主责。
      主持人:您谈到井盖下沉和井盖周边的路面也会有一个协商和联合的修理治理。
      乔晓军:这块已经从2012年已经和市政市容委形成了一个联合机制,对检查井下沉这一块在做。井周边破损,每年都在做,这几年逐步加大了检查井的治理力度。每年通过检查井的治理和咱们城市道路的中修,还有大修,每年大概是8千座左右。今年我们计划是完成1万座。上回我们领导说这1万还要嫌少,1万一定要出去。一个是加大对自己井周边的病害处理,再一个和市政市容委一块共同做好调查确认,把道路上下沉的检查井逐渐在两三年里逐渐处理掉。既使我们处理了,可能过两年还有新的发生,一个是已经下沉的抓紧时间处理,如果有这方面的倾向的,这几年要和相关部门形成一种联合机制,也跟咱们做养护似的,把观念转一转,提前看一下是不是要下沉了,把工作做到前面,不让路上井的下沉,给市民出行提供一个平整舒适的通行环境。
      主持人:谢谢您。井盖下沉只是一开始会下沉,然后过的车多了,可能会对周边路面造成损坏,还是那句话:有问题极早治。我就不相信北京市有这么多智慧的头脑,这么多官员管不好一个井盖的问题。当然今天非常感谢三位嘉宾作客演播室和大家交流有关于道路养护的话题,也感谢网友的关注,本期的访谈就到这里,再见。
           

关于对网站域名进行调整的公告
  按照国家规范网站域名的要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因系统升级3月29日18时至4月1日6时部分交管业务暂停办理
  因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部分硬件与系统升级,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2019年春运交通出行提示
  2019年春运自1月21日(腊月十六)开始至3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本市十家交通安全隐患“高风险”企业被通报
  按照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应急管理部等9部委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两公布一提示:交管部门发布今年春运提示
  2019年春运自1月21日(腊月十六)开始至3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1月11日至13日因系统升级部分业务暂停办理
  因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部分硬件与系统升级,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