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有所养”变为现实———北京市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纪实

09.09.2016  23:02

  来源:中国财经报 发布时间:2016-09-08
  作者:本报记者 戴正宗  
  北京市财政局本着“注重引导、搭建平台、试点创新、兜好底线”的理念,在支持养老服务发展方面不做 “大包大揽”,更多地做好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引导和撬动作用。  
  近日,记者来到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大区、拥有54.3万老年人的朝阳区,实地感受了首善之区养老服务的蓬勃发展。
  面对日益加重的老年化趋势,北京市财政局本着“注重引导、搭建平台、试点创新、兜好底线”的理念,在支持养老服务发展方面不做“大包大揽”,更多地做好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引导和撬动作用。
  社区为依托:老年人实现就近养老
  走进三里屯托老所,记者看到在大厅入口处,两位身着黑色工服的工作人员正在电脑前忙着登记入住老人的基本信息。在大厅中间,两位工作人员正在与八九位刚刚午休后的爷爷奶奶们做互动益智游戏。
  据三里屯托老所负责人张玉介绍,三里屯托老所是北京市第一家养老驿站,由北京龙振养老服务中心开办,2014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驿站以居家养老为主要服务内容,就近为周边社区老人提供“驿站式”服务,包括全托、临时托管、短期托养、老年餐桌以及生活照料等上门服务。驿站占地面积共500多平方米,有23张床位,向驿站内居住和周边社区中的老人提供专业服务,辐射三里屯街道7个社区。
  张玉告诉记者,与一般的养老机构相比,三里屯托老所“驿站式”服务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服务全面,其服务项目涉及全托、日间照料、临时托管、短期托养、老年餐桌、无障碍出行、助浴、助行、助洁、助医、助急、送餐、精神慰藉、专业护理、生活照料等服务。二是服务范围广,以社区为中心,辐射整个三里屯区域。三是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推行老人互帮互助,以“”老人帮“”老人,促进相互交流,增强老年人满足感,确保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说起这家驿站的演变历史,张玉感慨颇多。据她介绍,三里屯托老所所用房屋原本是一家生意火爆的火锅店,每年能给街道带来30多万元的房租。为了满足三里屯居家养老需要,三里屯街道办在2013年提前与火锅店解约,将房屋改造成托老所,并交由龙振养老集团经营。
  “除了提前解约的经济损失外,为了办三里屯养老驿站,街道办前期投入约为76万元,加上改造基本设备等投资,总共有几百万元。龙振用于前期环境装饰、文化建设、康复设备、功能益智玩具等,也投入70多万元。”张玉表示,虽然不收租金,但驿站的人工、水电气等日常维护支出,都由龙振自行负责,依靠仅有的20多张床位,通过短期托管、日间照料、居家服务等收费,一年下来也能收入几十万元,基本能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盈余。
  张玉告诉记者,目前三里屯养老驿站可以提供社区、居家上门两种类型的服务,短期入住老人的床位费、伙食费、护理费总共在3600-5000元/月左右,日间照料费用为100元/天,一顿餐+助浴、修脚、理发一次的费用为110元左右。其他服务包括精神关怀、无障碍出行等,收费标准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确定。“由于驿站规模有限,床位较少,现在主要接待的老人还是以附近社区居民为主,入住驿站的老人已经开始排队了。”张玉说。
  机构为补充:产业链促进养老发展
  在爱侬养老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记者感受了北京市养老服务的另一片天地。
  走进位于朝阳区劲松中路405号的朝阳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大楼,记者看到身着淡黄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三层办公区是区级养老平台所特有的呼叫中心、客服中心、信息中心,透过干净、明亮的玻璃门,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有的在伏案为入住老人登记,有的在接听养老服务需求电话,有的在电脑旁整理信息。
  据爱侬公司总经理李洁璐介绍,公司创建于1992年,是经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以家政养老服务为主的综合型服务企业。历经20多年的成长,爱侬已成长为拥有1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1家餐饮公司、2家养老照料中心、2家养老服务驿站、40多家直营连锁店、200多名专职管理人员、在册7.6万多名家政养老护理人员的家政养老服务产业集团。
  “与养老驿站不同的是,公司汇聚居家、社区、机构三方面的力量,形成爱侬品牌特有的全产业链模式。”李洁璐告诉记者,按照构想,北京市分别建立市、区、街道与社区四级模式。其中区级平台要融合信息化体系、培训体系、评估体系等。作为朝阳区的区级平台,爱侬在全区设有23个家政门店,对社区居民提供居家与上门服务支持。
  “爱侬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李洁璐介绍说,在家政服务员岗位培训与岗前培训方面,北京市对每位学员给予一定额度的财政补贴,爱侬也因此成为免费培训家政员的大课堂。具体补贴包括:对进行岗位等级培训合格的学员,经鉴定合格后给予其1500元/人的奖励;对岗前培训达到150学时的学员,对每位学员给予1500元的奖补。在信息化与连锁化建设方面,对直营连锁门店的装修费、设备购置费等费用,给予50%的财政补贴。
  “与养老培训、养老金融、养老地产等养老服务产业相比,养老服务是利润最薄的一块儿。养老机构要有50张床位才能达到盈亏平衡,十几张床位真的是赔本赚吆喝了。”李洁璐说,让我们不忘初心、坚持做下去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对养老产业的支持。
  “近年来,北京市财政不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社会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市区两级财政对收住本市户籍老年人(投靠本市户籍子女的老年人参照享受)的运行床位给予每床每月300至500元的运营资助,享受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税费减免优惠,使用水电气暖按照居民收费价格执行。”北京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在此基础上,实行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补贴,市财政补贴保费的80%,养老机构自负20%,有效降低了养老机构责任风险。
  财政重引导、兜底线
  面对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的局面,北京市近年来适时调整转变养老服务发展思路和工作重心,加强制度设计和统筹规划,出台了一系列规格高、影响大、可持续的政策措施。
  北京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着“注重引导、搭建平台、试点创新、兜好底线”的理念,北京财政在支持养老服务发展方面不做“大包大揽”,更多地做好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把握各方关系,努力实现政府搭建平台、市场提供服务并配置资源、个人(家庭)消费服务的格局;大力支持重点工作先行先试、逐步推广,积极引入设立产业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竞争性分配”等新型投入方式;为特殊困难老年人享受基本养老服务兜好底线,包括低收入、失能、失独等符合条件的老年人。
  体现在居家养老方面,2015年,北京市就出台了全国首部居家养老服务地方条例———《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为其提供法制保障和政策导向。2015年,北京市财政局投入资金4495万元,试点建设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培育养老助餐特色品牌。优化老年宜居环境,开展既有多层住宅楼加装电梯试点,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家庭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同时,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融合推进“北京通——养老助残服务卡”工程。2015年起,在全市开展养老助残券“券变卡”工作;2016年,北京市财政专项投入5000万元,支持推进65岁以上老年人的优待卡变为养老助残卡工作;到2017年,将实现老年人“今天退休,明天领卡”,推进养老服务精准化管理。
  体现在社区养老方面,北京市不断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在街(乡镇)级层面,制定《养老照料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市财政通过“竞争性分配”投入专项补贴超过5亿元,撬动社会各方资本投资6倍以上。2016年,全市要建成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208个,长效发挥其辐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在社区(村)层面,制定《关于开展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的意见》,要求2016年在城六区试点建设15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打造社区老年人家门口的“服务管家”。市财政专项投入1800万元,支持开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摸底普查,全面掌握全市各级各类可统筹用于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的设施资源底数,印发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设施建设、移交与管理办法,对社区按标准配建养老设施进行规范。
  体现在机构养老方面,一是完善土地供应政策。在全国率先将养老设施用地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出台盈利性社会事业用地竞争出让意见、关于利用存量资源发展养老等重点领域土地利用实施细则等政策性文件。2013至2015年,北京市在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单列养老设施用地计划指标260公顷。二是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养老机构享受符合国家规定的税费优惠,养老机构用水、用电、用气、供暖价格已统一按照北京市居民生活类价格标准执行。三是破解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瓶颈。市民政局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10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养老机构和养老照料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解决养老机构获得设立许可证的难题。四是深化公办养老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关于深化公办养老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公办民营”办法。
  “下一步,我们将在医养结合方面出台政策,让全市老人‘老有所养’。”北京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积极构建覆盖社区和居家老年人预防保健、慢病防控、长期照护等需求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同时,研究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规范,实施中医健康养老工程,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支持海淀区试点政策性长期护理商业保险等。
  

新银发时代 享品质生活--2019北京银发消费月正式启动
  为贯彻落实民政部日前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商务之窗
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门店(第一批)正式发布
  今年是北京市开展生活性服务业行业标准宣贯工作的第4年,自2016年北京市商务局将相关行业236个标准规范分11个行业(业态)汇编成册以来,已依托相关行业协会召开系列宣贯会93场,共1.商务之窗
“走进中东欧”经贸交流会成功举办
  为助力京津冀企业“走出去”,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