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靳诺: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思政课教学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才能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完成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更好地服务大局,不断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辩证关系,科学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指明了行动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新型大学。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办学的优良传统和主要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全力加强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与建设,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打造具有全国领先水平和示范意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顶层设计
高度重视,统筹设计、全面规划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建设。学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2013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小组成员包含校长、常务副书记、常务副校长以及分管副书记和主管教学副校长。领导小组把抓好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建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细化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设立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被纳入学校的综合改革方案和“十三五”规划,列为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的重要议事日程。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调研,定期听取教学工作汇报,及时解决有关课程建设的实际问题。党委书记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教学改革工作并积极开展调研。学校党委专门召开两次常委会,部署贯彻落实“中央59号文件”精神和教育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的要求。
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学校领导、学院党政一把手听课和督导制度。学校坚持各级领导听课制度,每学年学校党政一把手、主管副书记副校长都坚持听思想政治理论课数次。建立校院两级督导工作机制。内容上,涵盖教学督导、学风督查和党政工作督查三个方面,简称为“督教”“督学”和“督政”,全方位促进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2014年3月以来,党委书记先后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线听课33次,就科学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化教学改革提出指导性意见。学校积极建立健全上级领导和学校领导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线授课制度,探索“形势与政策”课专题讲座模式创新。
完善机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学校开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管理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加强管理机制,制定工作条例,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听课制度、教学内容和质量监管制度、教学检查和评估制度,有效地保证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落实规定,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使用和课程设置。学校从2006年开始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统编教材,并积极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新教材使用培训。注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习与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等文本精神。在课程设置上,严格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规定,落实课程和学分及对应的课堂教学学时。在确保教育部规定的4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开设的基础上,学校还通过原著原典选读课程和通识教育大讲堂课程等全校选修平台开设相关课程。
重点支持,面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政策上的倾向。学校在纵向项目推荐、校级项目立项过程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予以倾斜。纵向项目申报中,重点督促、推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师申报;校级项目预算中,划拨专门经费支持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建设;校级项目立项中,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研究课题予以倾斜;校级项目规划中,重点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相关学科建设,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10卷本)、《中国共产党思想史》(多卷本)两项课题纳入学校重大规划项目支持范围,每项资助额度在100万元以上。
完善示范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把握规律,完善“一体两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一体”是指系统讲授、专题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在系统讲授方面,将进一步整合和发挥教师专业研究和教学专长,狠抓教学薄弱环节,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提高理论讲授的深度和水平;在专题教学方面,规范专题模块设置,保证学院内部专家教授深入讲授,力邀更多校内外专家学者走进课堂,充分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在实践教学方面,依托“千人百村”社会调查等品牌活动积极探索第二课堂,继续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探求新知。“两翼”是指研究型和互动型教学模式。在研究型教学上,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回应学生思想困惑,进一步深耕教材内容,厚植理论根基,讲透理论热点,激发学生兴趣。在互动型教学上,精心设计课堂互动教学活动、倾力搭建课外互动网络平台,实现课程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观念体系向实践体系的转化。
聚焦问题,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开展科研攻关和实践探索,坚持系统研究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深度解析与通俗解读相衔接、理论诠释与实践落实相统一的原则,形成一批有思想力、说服力和影响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成果。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话语和教学评价等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理论论证,办好《报刊复印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对本科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点难点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精心组织编写并出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疑难解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疑难解析》等教辅材料。由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大学生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工作室”牵头组织,每年召开1-2次大学生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研讨会。
依托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重点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同时,整合哲学院、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院系的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的研究力量,推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师研究水平为核心,建设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支撑体系。积极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实现途径,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深入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把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人民大学特色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基础理论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队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将六个二级学科队伍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统筹考虑,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
创新形式,切实增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主体地位,认真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1:350-400的师生比配备,全面施行中班教学,积极探索小班教学。进一步推动名师工程和精品课程建设。积极利用网络多媒介信息技术,打造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好、利用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平台”“思政云课堂”,运营好“别笑我是思修课”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录制好一批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视频,着力建设名家名师全参与、课内课外全覆盖、线上线下全互动的立体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体系。
积极加强教师队伍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建立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人才扶持和培养力度。2013年,学校下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在严格准入制度、确保师资质量的前提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实行重点倾斜,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扶持和培养力度。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称评聘办法,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题申报的专门规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的相关课题进行单独立项,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评各类科研奖项,以提高教师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
打造基地,积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人才培育和思想引领作用。积极建立建设教育部和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的培训基地,接收来自全国各高校的教师进行研修,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挥人才培育和思想引领的作用。2014年,启动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拔尖人才访问学者计划”,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批准成立“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基地”,受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托成立“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会”。
创新平台,全面开展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协同合作与发展。2015年,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支持下,学校创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平台建设”高精尖创新中心,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打造完整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文献支撑平台、丰富优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高效便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化教学平台、科学权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估平台和及时全面的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分析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中宣部“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京津冀多所高校申报并获批“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进一步整合力量协同创新,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综合发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支撑。
学校将继续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工程,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契机,以“高精尖项目”为抓手,以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为中心,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两翼”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改革与发展。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原文刊于《中国高等教育》2017年第1期)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