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通识教育(三):敢问路在何方?

20.11.2014  19:43

来源:人民网 2014-11-15 申宁 胡少雄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建院30年来首次拿到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可院长钱颖一却说,这个奖跟经济管理专业关系不大。钱颖一看重的是,这个探索的普适性,即对任何专业都适用。

  尽管很多人都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可事实上,通识教育在各地、各高校甚至同一高校的不同院系都发展得很不均衡,依然是荆棘满路,阻碍重重。

难找的通识课老师

  开设通识课程,院长钱颖一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找老师。在北京这样一个高校云集的地方,汇集了各个领域的精英,按理说找几个老师并不是很困难的事,但事实上,这却让钱颖一伤透了脑筋。

  彭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他就是被钱颖一“生拉硬拽”来讲“西方文明”这门课程的:“钱老师在我的办公室整整泡了两个多小时。”

  “通识课程的老师很难找。我有些不解的是,在北京,找教西方文明的老师还可以找到,但找教中国文明的老师就难得多,同样也找不到教中文写作的老师。历史系和中文系的老师都忙于发表论文,搞学科建设,不愿意教通识课程。而中文写作,以往通常只教秘书写作等专业性极强的内容。我们的中文写作,是教授学生怎样写论说文,怎样组织论据,怎样逻辑严谨,怎样有说服力。比如写一个经济事件的评论,既要有经济学的专业性,更要写大家能读得懂的文章。”钱颖一提到找老师的难处时说。

  那段时间,主管教务的老师忙得焦头烂额,甚至把“网”撒到了网上,用他们的话说,有的老师是“从网上淘来的”。

  “在现行的行政体制下,聘任通识课教师的政策并不完善,跨校或跨省聘任更难实现。因此,开展通识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师资。”钱颖一说。

就业压力下的通识教育

  钱颖一遇到的第二个难题,就是辛辛苦苦设计的这些课程,学生们会买帐吗?

  在清华经管学院的第一个学期彭刚过得并不愉快:大量的课前准备、阅读量,同学们很难做到,还经常有同学把专业课的作业带到课堂上去写,“那个学期得到的教师评估是我在清华上课以来最差的一次。”甚至让他一度心灰意冷。

  不光学生的抵触情绪大,连一些专业课老师也充满疑虑,把黄金授课时间都给了通识课程,专业课怎么保证?

  “在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即使是理科和工科专业,也只要求上30—50学分的专业课。而我们的学生专业意识太强,恨不得大一学了会计,大二就去实习。这样的好处是上手很快,但你会发现,两年后学到的也就只有上手快而已。”钱颖一把这些归咎于短期功利主义。这种短期功利主义不仅仅存在于学生之中,而且存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之中。

  “虽然我们不提就业导向,但学生受社会压力和家庭压力很大。不少学生是听家长意见报考的清华经管学院的。进入大学后,他们带有就业导向性选择专业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似乎对大学的期待就只是学一个好专业,找一个好工作就可以了。”

还好,学生们已经受益了

  已经进行了七年的通识教育改革,效果怎么样?也许学生的感受更有说服力。

  清华经管学院大四女生刘璐瑶表示,专业课与通识课之间是有相关性的,比如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之间很多内容是互通的。大一大二学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通识课的重要性,但到后来进行实践的时候会发现,当初在通识课上学的知识确实用上了。”

  已经读研并兼任清华经管学院大三辅导员的葛一夫同学说,他所负责班级的同学暑假都在实习,令他惊讶的是很多学生并没有去银行、证券这样专业对口的单位,有的人去建筑公司干设计,有的人去汽车行业做了销售,甚至还有的人去当导演拍了一部微电影……他们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针对某一个行业专门上过课,但实习单位领导的反馈非常好。

  有意识地向自己专业之外的行业踏出一步,有勇气深入其他行业,这跟通识教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葛一夫表示,通识教育更多传授的是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学习能力,这种能力不局限于专业也不是某一项专长,而是可以让学生了解世界适应环境的能力。

  尽管同学们已经接受了经管学院的通识教育,但在钱颖一看来,这只是起步。也许,要在毕业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远的时间里,才能看到通识教育对他们的影响。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