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两会上农大人的声音

17.03.2016  12:55

   [编者按] 今年“两会”期间,参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交的议案提案超过500件。我校3位政协委员和20多位校友“两会”代表带去哪些重要建议?就哪些社会热点阐述思考和观点?本网综合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网消息和媒体报道内容,分类整理一一

●思考·热点

◎    人大代表孙政才:精准务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最关键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重庆实际,必须强化改革引领,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位和要素配置扭曲,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供需新平衡;必须强化开放支撑,全面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新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供需新空间;必须强化创新驱动,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必须正确处理存量和增量的关系,统筹做好“加减法”,调优存量、做优增量,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下”。

  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市场导向、靶向施策、立足实际、积极稳妥、重在落实。抓好五个方面:增有效供给,切实瞄准市场需求,紧盯产业和科技发展方向,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力度,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去无效供给,科学看待和把握经济发展周期,既要以市场化手段去“僵尸企业”、空壳公司,推动市场出清;也要保护、发展好优质产能和市场份额,帮助暂时困难企业渡过难关,谋求新的发展。减轻企业负担,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强化服务,降低经济运行成本,尊重企业家精神,激发微观主体活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强化风险管控,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妥善应对金融、房地产、政府性债务等领域风险。补经济社会短板,重视抓好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总之,要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    人大代表褚艳芳:推广清洁能源

  “我们应尽可能少用煤发电、尽可能少用其它化石能源发电,尽可能使用清洁能源发电。比如水电、风电、光伏和太阳能发电,这些都属于清洁能源。”褚艳芳表示,尽可能地生产清洁能源,输送清洁能源。“这是一个大环节,这就是能源生产的革命。”而在能源消费环节,褚艳芳认为,更应该推广清洁能源,实现一种能源代替,这其中,电能就是一种极具可行性的清洁能源,“就是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实现电能的替代,这就是在能源消费领域实现的另一场革命。”

  “四川水电的可开发量为1.5亿千瓦,十分可观。”褚艳芳介绍,四川是全国清洁能源资源大省,水电资源可开发量为全国之首,是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主战场。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水电为主”的能源开发方针,大力开发水电资源,2014年底全省水电装机6293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占到全省总装机的80%。在满足省内用电需求的基础上,四川还向华东华中等地实现了大规模水电外送,2014年外送电量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116亿千瓦时。“可以这样说,上海市的每两盏灯中就有一盏是四川清洁能源点亮的,而且是优质清洁的电能。”

  褚艳芳表示,四川有大量富裕的清洁电能,但缺乏有效的通道,将其送往有用电需求的省市,让清洁能源在其他地方进行优化配置。她建议,“国家相关部门从四川省水电分布特性、川西输电走廊稀缺性、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等实际情况出发,科学构建覆盖四川主要负荷中心和清洁能源基地的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她说,希望将这一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纳入国家“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并加快实施,形成安全可靠、购送灵活、上下方便的资源配置平台,在满足清洁电源汇集和区域内用电需求的同时,优化整合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形成更有力的西电东送送端,促进四川清洁能源健康发展。“我建议尽快启动建设雅渝、雅中特高压外送通道,解决严重弃水和资源浪费问题,实现清洁能源健康发展。”

◎    人大代表沈志强:关于尽快解决“赤脚兽医”养老问题的政策建议

  建国以来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农业生产几乎没有农业机械,牛、马、骡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猪粪是主要农作物肥料,猪肉和鸡蛋是珍稀营养品和保健品。畜牧业非常落后,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非常稀少,为了加强动物防疫工作和检疫工作,推动畜牧业生产,自公私合营开始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基层乡镇兽医工作的主力是农民身份人员,各地也没有规范的称呼,有的叫赤脚兽医,有的叫社来社去人员,有的叫合同工、临时工等等,招收手续也不完备,大多数是经过简单培训后就上岗工作,但是基本是全天候在乡镇兽医站工作,从事区域内的防疫,检疫和动物诊疗以及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基本脱离农村劳动。改革开放以后,基层畜牧兽医站几收几放,有时下放乡镇,有时上收县里,有时还推向市场承包经营,原来的人员也有的转为正式工,有的回到村里务农,有的继续在站上作为临时工作人员。目前,这部分人员年龄大的80多岁了,年龄小的不到60岁,但历史上确实是为了畜牧业生产发展、畜牧兽医执法和公共服务做过较长时间的贡献。近年来各地经常出现这类人员上访,要求解决养老问题,特别是在国家出台赤脚医生和民办教师有关政策以后,上访有明显的上升,有的已经形成了群体上访,一个县里形成上百人的群体上访人员,个别的地区还形成了以市为单位的群体上访。

  这部分人员数量目前没有确切统计,以山东为例,一个乡镇十余人到三五人不等,大县100多人,小县几十人,估计全省总数一到二万人。

解决的政策建议:借鉴原民办教师有关补贴政策和标准,每工作一年每月给于20元的补贴,资金渠道和民办教师相同。

◎    人大代表马瑞强:农企应抓住供给侧改革良机并拥抱互联网

  马瑞强建议,农业企业可抓住“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发展良机,拥抱融合“互联网+”。

  “互联网+农业技术”解决农业信息获取滞后问题,马瑞强介绍,传统农业企业和农民在种植、生产的过程中会遇到以下问题:第一,如何将优质的农产品销售出去,使农产品价格更高。第二,在种植生产过程中,对于农业技术的需求大,但却并没有专家对其进行解答和教授。第三,由于农产品是非标准化生产的,互联网也无法解决销售、推广问题。第四,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下乡还存在运转不畅等问题,导致很多农民并不能享受到专家的技术指导。

  他介绍,由于传统农业技术的推广面临种种问题,内蒙古分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才开发了云种云养APP,通过云种云养APP,农民遇到无法解决的农业难题,可以直接由系统推送相应的专家解决。运用“互联网+农业技术”就可以解决传统农业企业和农户在种植、生产的过程中面临的农业技术信息获取滞后等问题。

  农业企业应抓住“供给侧改革”发展良机。近日,“供给侧改革”成为近期两会中的高频词。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通常讲,供给侧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对此,马瑞强认为,“供给侧改革”的提出给农业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任何行业在面临产能过剩时都会有大量的资产闲置,“供给侧改革”提出后,中小农业企业得以有机会廉价的使用这些闲置资产,这给中小农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空间。持很重要,不是只有条件成熟了才能去创业。创业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    政协常委陈章良:解决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后顾之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陈章良在其两会提案中指出,目前仍存在科技人员对政策缺乏了解、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并未全面推开等突出性问题。他建议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同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研人员转化收益等配套措施,解决科研人员离岗创业的后顾之忧。

  去年政府为了推进“双创”,先后出台24份文件。陈章良表示,中国科协在2015年7-8月对相关举措进行了第三方评估。评估显示:六成科技工作者有创业意愿,但真正开始创业的只有2.5%,科研院所中这一比例仅有1.2%;大部分科技工作者对政策仅停留在“听说”阶段,真正对政策了解的比例仅有27.6%-59.6%。原因在于,高校院所将研究骨干流失率作为内部管理指标,认为教师创业会影响教学效果。

  陈章良指出,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的三权改革有利于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但评估发现,仅有18.4%的高校或院所实行了三权改革,其中63.1%的科研人员认为改革效果一般。此外,科技成果转化中个人收益的改革目标是不低于50%,但现实情况是,团队成员可以分得的收益比例平均值为34.7%。

  他建议,应进一步放宽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限制,由科研人员自主决定转移所有的科技成果,并进一步明确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收益中的奖励比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纳入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的参考范围,在高校、院校先行先试;对于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应明确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等具体的实施方式。

◎    政协委员牛盾:借助“一带一路” 中国农业可从三方面发力

  在谈及中国的现代化农业如何凭借“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时,牛盾表示,中国要和沿线国家,联手打造大连通、大市场这样有利有效的环境。

  牛盾说,目前看待“一带一路”战略,一定要注意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一定是每个国家,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国、邻国、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的资源,因为不可能在自己国内完成所有资源的有效配置。”

  他强调说,要强大就必须走出去,只有走出去,资源才能实现最有效的配置,只有走出去,才能让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对接。“中国打造‘一带一路’战略,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是光考虑自己,也要和沿线国家,联手打造大连通、大市场这样有利的、有效的环境。”

  牛盾分析说,这样做,对中国和沿线国家都是有好处的,“首先是要发展经济,要推进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第二,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第三,联手共同发展经济。”

  他说,沿线国家愿意搭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而这正是“一带一路”战略的生命力所在,“沿线国家会看出来,中国是帮助他们打开市场。而市场打通后,中国也愿意更多的进口沿线国家优质的农产品和其他工业产品。”

  牛盾还分析了今后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农业可以发挥作用的三个方面,分别是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农业投资和加强农业贸易。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除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农业方面,中国也会想跟沿线国家,进一步展开农业的国际合作交流。第一是想使沿线国家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他们粮食安全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就谁也解决不了,外面的援助和帮助只是暂时的、短期的,最终解决问题是靠他们自身的强大,而这正是我们的目的——通过大连大通这样的机制,双方可以更好的合作,中国也可以更好的帮助他们。第二是通过这个战略,中国可以推动农业投资。第三是希望推动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使之互通有无。” 

◎    政协委员许皞:京津冀生态规划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需要。京津冀地区是一个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这是由地质地貌,生态气候决定的。政协委员许皞提出,京津冀三地在规划产业布局之前,先要进行生态规划,按照各地的生态承受能力,制定相应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决不能突破生态红线。

  在协同发展中,很多事物都要发生剧烈变化,产业和人口的布局,都要发生变化。许皞认为,目前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产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摸清整个地区的生态家底儿。他认为,过去在生态摸底方面有过零散的研究,但对京津冀整个生态体系的主导要素、生态特征、生态基础以及生态弱点等,还缺少系统的测算。“在摸清生态家底儿后,要尽快拿出分区域的生态规划。我们才能清楚,今后在这个区域中要发展什么,发展到什么程度,才能避免对生态的伤害。”否则,一旦发现问题已难以回转。

  北京疏解非核心功能,外迁一些企业,生态规划必须先行。许皞认为,先确定未来一个地区可能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工业、人口、城镇等要发展到什么程度。然后分析当地的生态基础要保留到什么程度才能够承受这种发展。“这笔账不算清了,所有生态环境问题都是没有根基的。”

  许皞表示,现在的雾霾为什么在京津冀地区表现得特别严重,并不是这个地区生产过量,比其他区域多很多,而是很多产业布局不合理,摆放错了地方。做好布局,不仅能够减少污染,还能够节省生态资源。

  他还建议,京津冀地区要率先推行农田生态补偿机制。占用一亩耕地,不仅要赔偿农田产出损失,还要提出生态损害补偿。生态损害补偿标准可以通过一定的评价体系来确定。他今年的提案就是建议加强农田生态功能的提升与建设,“希望京津冀地区在‘十三五’期间能够完成农田生态基础调查,制定每一个地区的适宜发展项目。”许皞强调,农田耕地面积的红线不能突破,农田生态红线同样不能突破。

◎    政协委员韩鲁佳:粮食安全,“藏粮于地”新视野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硬件建设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软件尤其是人才问题不能忽视。人,决定了技术能否到位,耕地能否种好用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韩鲁佳认为,随着机械化进程的推进,培训农民使用现代化装备也很重要。“我们不仅要关注职业农民的职业装备、职业技能问题,还要关注对基层土地整治人员的工程技术培训。”

◎    政协委员娄源功:我为什么连续9年呼吁教育公平

  今年是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两会的第九年,也是他第九次提出呼吁教育公平的提案。

  随着多家媒体以“连续9年为河南呼吁教育公平”等为题做报道,3月4日,娄源功接受中国日报记者专访,深入阐述自己提案背后的故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遵循,”娄源功说,“其中,共享是推进教育公平深入实施的核心理念。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应着眼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让广大学子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学子,享受更优质、公平的教育。”

  娄源功并非只是为河南学子呼吁教育公平。他选择河南,主要是因为河南作为中西部人口大省和教育人口大省,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以河南为例,更能说明区域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领域,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名校少,考生多,造成考生入学机会的不公平。近年来,河南每年都拥有近100万高考考生,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教育人口大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却明显匮乏:全国39所“985工程”高校,河南一所也没有。全国112所“211工程”高校中,河南也仅有一所。并且,河南没有一所高校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二是国内一些名校在河南投放的招生名额偏少,导致河南考生毕业于名校者偏少,就业较难,引发就业层面的不公平。刚刚过去的2015年,中央部属高校投放河南省的本科招生计划2.27万人,占中央部属高校招生总规模的4.9%,与河南省生源占全国生源7.7%相比,明显偏低。

  近几年,通过与关注教育公平问题的一些委员、代表们的共同呼吁,问题逐步得到改善。教育部高度关注教育公平问题,为推动中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相继实施了“2011工程”、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一大批高水平大学得到了大力支持,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办学实力以及核心竞争力等得到快速发展。

  但遗憾的是,由于一些历史因素的影响和现实条件的制约,致使中西部地区一批历史悠久、基础好、办学水平高、社会声誉好的地方高校错过重大历史发展机遇,相关改革发展举措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    政协委员布娲鹣·阿布拉:把握优势探索发展新路径

  “新疆有很多优势,我们可以进一步开拓国内和周边国家市场,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全国政协委员、新疆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教授布娲鹣·阿布拉说,开放是新疆的特点和优势,在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基础建设合作项目中,新疆大有可为。

布娲鹣·阿布拉认为,开放要对内对外,要东联西出。“引进来”要量质同升,“走出去”要稳步推进,探索出新路径,积聚起新动力,让新疆经济“气质”更佳。

●提案·建议

◎    主题词:加强农业创新发展 筑牢全面小康基础

   提案人:全国政协委员 柯炳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今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上表示,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是根本动力,创新是动力之源。在“十三五”关键时期,把这件事抓实抓好了,我国农业就一定能够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柯炳生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题为《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很有现实针对性。在新形势下,如何避免各种认识误区,加强农业创新发展,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十三五”目标,极为重要。他建议:

  第一,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仍然是资源短缺与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是产能不足而不是产能过剩。我国粮食生产12年连增,成绩来之不易,但依然落后于需求增长。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口持续增长。2015年,我国净进口大豆8156万吨,仅此一项,如果靠国内生产,就要占用全国耕地面积的1/3。此外在谷物、棉花、植物油、食糖等方面也有大量进口。至于目前粮棉个别产品的库存较高,是由若干特殊原因造成的暂时性现象。展望未来,我们仍然面临着这样的严峻挑战:如何用越来越少的土地、越来越少的水资源、越来越少的农业劳动力,生产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

  第二,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历史新阶段,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劳动力成本刚性增加。“十二五”期间,农民工收入平均年增长12.7%,这直接拉动了农业劳动力的成本。据调查,广西甘蔗收割成本已经占食糖价格的30%左右,新疆人工采棉成本占棉花价格的40%左右。受成本增加影响最大的是大豆、棉花、玉米、小麦、油料、糖料等大宗产品。这些产品受进口冲击最大,因为国外主要出口国的机械化程度高,经营规模大,价格竞争力强。在劳动力价格大幅度提高时,如果创新跟不上,就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这种端倪,亟需高度重视警惕。

  面向“十三五”,应对这些挑战,关键是要切实落实好“三农”的“重中之重”地位,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同时不断强化政策创新、组织创新和科技创新,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政策创新方面:主要是创新农业补贴政策,把通过国家收购方式的补贴和各种直补,整合为对耕地面积的补贴。这既符合“市场配置资源”的精神,也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定,同时还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并且简便易行。

  组织创新方面:要创新现代家庭农场、现代农业企业以及各种合作经营方式,提高生产经营规模,加快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

  科技创新方面:重点加强对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装备技术、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原始创新。具体建议:一是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加大对现有生物育种专项的投入强度,增设现代农业技术装备专项。这两个方面潜力极大、作用极大。二是设立创新基金,长期稳定支持重点农业大学和农科院所。由于农业科技的特殊性,大学和研究院所将是创新的主力军。例如在国家科技奖励中,农业获奖项目90%以上是农业大学和农科院所完成的。三是增加对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强度。该体系涵盖了50种主要农产品,跨部门整合组织了全国数千名科研人员长期参与工作,效果很好。四是推进国家育种基地建设。尤其是海南三亚基地,光热资源特殊,非常宝贵。建议国家抓紧设立专项,统一规划和建设。五是整合农业院校和农科院所现有的实验场站,建立统一协调、开放共享的国家农业实验场站系统。六是建立国家收购农业科技成果制度。很多重要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尚无法受知识产权保护,不能通过市场转让。国家应对这类成果进行购买或给予重大资金奖励,无偿提供全社会使用。

  柯炳生指出,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是根本动力,创新是动力之源。在“十三五”这一关键时期中,把这件事抓实抓好了,我国的农业就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就一定能够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为全面小康提供坚实有力的基础保障。

◎    主题词:限用化肥

   提案人:全国政协常委 武维华

  为了舌尖上的安全请限用化肥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环境已显著恶化,几乎没有可能生产真正意义上的有机食品了。”3月8日上午,在九三界别联组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武维华担忧地说。

  会上,武维华提供了一组数字,“我国耕地面积占全球耕地面积的8%左右,但是我们却养活了全球超过21%的人,也是这不到10%的耕地,却消耗了全球化肥总量的三分之一。”

  武维华说:“粮食产量增长,化肥‘功不可没’,但滥用则是不健康的,会造成农业耕地的退化,最终影响粮食安全。生态农业需以产地环境的生态为前提,其关键是可持续,如果过度挖掘农业发展可依赖的资本,超出土壤、水源等本身的承载力,最终结果可能是断层。”

  2015年,武维华组织专家,先后对东北、华北、黄淮海等粮食主产区以及西南、华南等15个省的主要农作物种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发现,我国主要农作物育种工作面临着资源效率低下、病虫危害加重等突出问题。同时,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使粮食生产成本过高,食品安全问题凸显和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对此,武维华建议:“国外有些国家对施肥等农作物具体的栽种过程是有法律规定的,我们也可通过相关立法限制化肥使用。”

  此外,他还建议推动绿色种业发展,“即一个优良的农产品品种在保证产量适当增加、稳产的同时,还能拥有较好的绿色性状,比方说抗逆、高效、优质等,这样我们就可以少用水、少施肥、少用农药。此外,还可以逐步推广部分绿色有机的产品。”  

◎    主题词:治大城市“拥堵病”

   提案人:政协委员吴鸿

  通过可靠数据和精准决策治理大城市“拥堵病”

  大数据再次成为全国两会热议话题,今年代表委员们更为关注如何用大数据来辅助决策。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常委吴鸿提出,面对日益增大的城市交通管理压力,政府应该通过大数据技术来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吴鸿建议,“应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通过可靠数据和精准决策方法提升交通管理水平。”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正在尝试用阿里云大数据平台数加,探索城市物流和交通规划的新模式。联合云康大数据工作室,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正在尝试基于数加平台搭建“物流鹰眼”系统,用大数据技术对货运车辆集散点分布进行研究。

  对于新兴技术应用在城市治理方面,吴鸿表示,随着传统交通管理模式局限性的日益凸显,加上互联网企业在交通领域的成果显著,政企研合作的智慧交通协同管理和服务新模式成为交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    主题词:企业发展减负等于加正

   提案人:政协委员孙宝启

  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教授孙宝启看来,培养创新型领军企业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着力点之一,鼓励支持企业创新,首先要给企业“减负”。两会前,孙宝启先后调研了中关村和部分工业园区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大家普遍反映,当前专利年费偏高。

“比如华为,算得上专利大户,2010年至2015年,华为所缴纳的中国发明专利年费从不足2000万元猛增到近7000万元,调研中,如此高额支出,华为坦言负担偏重。华为这样有实力的企业尚且感觉为难,对于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支付专利年费就更难上加难。”孙宝启脸色凝重,接着说,如今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创新不断加速,企业创新与生产经营活动都需要资金,降低专利年费收费标准,无疑为企业节支开辟了一条新渠道,更有利于企业创新。“‘减负’实际上是为企业创新添薪加柴,尤其是草根创业公司,千万别让他们一开始就死在昂贵的专利费用上。”孙宝启的话得到同组委员的普遍认同。

◎    主题词:教育均衡

   建议人:人大代表孙其信

  补齐教育不均衡短板助力脱贫攻坚

  两会接近尾声,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在解决教育不均衡,不公平方面,在助力脱贫攻坚方面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

  孙其信深有体会的说;“因为我自己也是出生在农村,还是在甘肃一个贫苦的农村,每次回家,对农村的贫苦是有切身感受。”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体现在我们中部、西部、东部的不均衡,也体现在城乡的巨大不均衡,这是制约我们教育均衡、公平发展的一个重大的制约的确看到现在城乡的特别是义务教育资源的不公平,不均衡,导致城乡教育的差距还在扩大,城乡教育的这种差距的缩短进度依然十分缓慢,很高兴地看到把加快教育的公平、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也作为我们十三五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这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必须要加快解决当前不均衡,特别是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问题。”孙其信说。

  孙其信在结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验时说到:”这几年我们招收的本科生里仍然有一半是来自农村的,而且我们在高校里面招收农村户籍生源的学生比例也还算比较高,农村户籍的学生达到50%。我们看到由于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差距,我们整个农村生源的学生他的综合发展仍然落后于城镇的教育发展。

  面对教育资源不均衡,想要解决这个紧迫问题,孙其信认为:第一,国家的政策导向上必须要下决心,教育资源,教育经费投入,教师的选拔投入,基础设施的投入,倾向于农村的西部的、薄弱的区域。

  第二,我觉得我们高等教育要在发挥教育脱贫攻坚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我们可以考虑建议能不能每年,每一所高等学校,从定向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开辟一个直接校的录取的通道,然后,我们国家,学校联合来免除他的所有的学习费用,包括学杂费,住宿费和其他费用。因为教育脱贫是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最根本的办法。

  举一个例子,如果我们一个大学生毕业以后,如果实现就业,按照我们目前的就业的收入,至少他的年均收入能够达到5万块钱,那么对于一个四口之家来说,培养一个大学生,他实现就业以后,这一个家庭就会实现彻底的脱贫。”

  孙其信还表示: “面对经济社会快速的进展,特别是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快速的形成,进一步提升我们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这是当前我们高等教育,提升质量为核心发展的根本。”

谈及大学生创业问题时,孙其信深有感触的说:“我们学校这几年也出台了引导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系列政策。总体来看,我们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成绩,是令我感到出乎意料的,到去年底,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已经有40多家有大学生创办的创业企业开始实施运行,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而且后面还有大量的学生揣着创新创业的梦想,在积极的参与创业。”

  “第一,面向全校的本科生实施创业教育,特别是创业的基础知识,创业能力,创业意识的教育。第二,我们从校内和全国聘请了100多位创业导师,为这些学生提供有实践经验的,有可操作的创业辅导,第三,我们每年提供相当大的一笔资金,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早期的种子基金,同时学校里延续免费提供办公住宿,网络等一系列基础设施服务,来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我们希望这创新创业的氛围越来越好,学生创业创新实践的教育成效越好,能对我们未来国家的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孙其信分享经验说到。

●人物·风采

◎    娄源功委员:“最执着”

  全国政协委员娄源功今年的提案再次关注均衡高等教育资源,这已经是他第九次在全国两会上关注高等教育问题了。他曾被媒体评为“最执着的政协委员”。

  连续多年的呼吁成效已见——2009年,河南有95.9万人参加高考,当年,清华在河南录取了139人,北大在河南录取172人;2014年,河南考生人数下降至72.4万人,清华、北大两校在河南的录取人数分别为198人和200人,双双刷新历史纪录。在赴京参加全国两会的高铁上,娄源功接受采访:“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百姓的呼声,得到了中央有关主管部门的回应,对河南的政策有一定支持,年年在进步,教育公平问题在逐步解决。今年,教育部门还会在基础教育方面给予支持。我本人感到很高兴,我还会继续为河南呼吁。”

  娄源功说,“教育公平这个提案,不是说提一年就不再提了,它是不停地在进步,不停地在发展当中,不是提一次就能做好的”。

  今年“两会”期间娄源功接受采访:“直到此时此刻,河南的学子依然未享受到公平的待遇,但我会坚持发声呼吁,有坚持,就有推动。很多事情,不能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我相信,坚持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他认为,今后,河南高校应该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上跟得上,在教育公平竞争中展现出自己的风采。高等教育做到“三个融入三个面向”,即:融入国家战略、区域发展、行业进步;面向行业、企业和事业,不融入和面向就缺乏生命力,只有融入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    赵立欣代表:遏制农村劣质散煤消费

  煤炭作为农村地区主要能源,占全国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的52.05%。特别是北方冬季农村取暖,耗煤量更大。然而,从购买的经济性和便捷性看,农村居民仍在大量购买使用价格低、质量差的劣质散煤,污染物排放量很大。全国人大代表、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能源环保研究所所长赵立欣建议,改善农村用能结构,提高农村用能清洁化水平。赵立欣说,目前劣质煤占农村散煤市场的80%以上,这些散煤灰分和硫分含量高,而且其使用大多无除尘、脱硫等污染控制措施,低空排放,据估算,一吨散煤直燃锅炉的污染物排放量是一吨工业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量的10倍左右。就供暖季而言,每户的耗煤量在2吨-3吨。赵立欣认为,必须调整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削减农村炊事及采暖用煤,鼓励使用清洁能源,采用煤改电、煤改气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同时,制定国家民用优质煤和洁净型煤的行业标准,规定限值,并推广热效率大于70%的节能环保型采暖炉具,推进煤炭高效洁净利用。此外,还应建立农村洁净煤区域加工配送体系,遏制农村劣质散煤消费。

◎    高立朴代表:完善农业信息体系避免农产品滞销

  “能否在新一个五年计划当中,让科研人员能够专心搞科研并避免农产品滞销。”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研究员高丽朴在参加北京团审议发言时开门见山。

高丽朴提到:“从最近几年频繁出现的各种农产品滞销问题分析,因为我们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还没有完全从计划经济中扭转过来,农业方面还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有些种植蔬菜的农民看到我们就说他们像在赌博,我们不应该让农民在这样的心态下从事生产。对‘十三五’规划中提到的现代农业的信息化体系建设,高丽朴非常赞同,现在已经有从事蔬菜供应的信息公司在全国都设有种植基地,每天向各大超市供应100多个品种的蔬菜靠的就是信息化管理。每年下来都可以分析,什么地方种的什么品种是赚钱还是赔钱,供应是多还是少,市场需求什么,这样就可以纠偏,对市场价格的稳定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    谢经荣代表:强化法律监督职能

  谢经荣就检察机关如何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职能,更好保障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谈了自己的建议:一是在最高检工作安排中充实有关民营企业平等保护的内容,包括依法惩治侵犯民营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刑事犯罪;依法打击、积极预防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职务犯罪,推进构建新型以“亲”“清”为核心的政商关系;强化对涉及民营企业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二是继续大力支持工商联法律服务工作。“七五”普法期间,全国工商联将探索开展检察官进民企、进商会活动,希望得到检察机关的大力支持。此外,希望检察机关继续保持沟通、反馈渠道的通畅,支持工商联依法开展法律维权工作。

◎    陈瑞爱代表:从“文章为王”到“产业为王”

  全国人大代表陈瑞爱的关注点放在了整个科技体制的改革创新方面。她认为,让科技工作者和团队的科研成果实现转化,能有效解放科研与提高科技生产率。有了成果,不是加工资,而是让成果转换成股份,让研发人员能不断地受益。科研成果转化为股份后,能形成一个长期性、永久性的、可持续的创新平台与机制。不仅吸引了国际人才,也解决了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找到了教学与科研与产业化结合的新路。

  她说,高校、研究所原来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还不到30%,原来大学老师以文章为王,以后应以成果转化为王、产业为王。

  对企业来说,科研成果转化会激发企业的生命力,实现产品从低端向中端、高端发展。陈瑞爱认为:“企业尝到科研成果转化为效益这个甜头,会长期大量地投入。企业就会源源不断地构建创新的平台,从而有了创新力,真正成为国家的科研平台。”

  陈瑞爱建议:“国家能否成立一个企业的科技基金?给每个企业都留出企业科技创新基金,比如留下收入的3%~5%,从而形成长期循环的创新机制。”

◎    蒋平安委员:建立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

  新疆应建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新疆是四大牧区之一,近年来现代畜牧业发展迅速,然而,在住疆全国政协委员蒋平安看来,这还不够。他的希望是:新疆要成为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

  “畜牧业是新疆最具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自治区成立60年来,畜牧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具备加快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资源、地缘、政策环境优势。”3日,蒋平安委员介绍。

  “在新疆建设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有利于提升新疆现代畜牧业发展质量,进一步发挥畜牧业带动大农业增效、促进农牧民增收的作用;有利于创新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总结探索现代畜牧业发展途径,为全国畜牧业现代化建设提供示范和借鉴;有利于建成西出国门连接中亚国家,贯通河西走廊连接内地省区的畜产品贸易大通道。”蒋平安认为。

  要建成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需要得到国家农业示范区建设以及支农惠牧等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蒋平安认为,要在金融保险政策、用地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调整优化现有惠牧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科技创新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还要加大对示范区的建设投入,对示范区公益性和基础性重大工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对一般经营性项目以社会投入为主,加大政府贷款贴息补贴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