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已有780公里中小河道完成生态疏浚
原标题:告别脏乱、淤塞,实现水清岸绿、畅流无阻——780公里中小河道完成生态疏浚
初春河开,2015年的中小河道治理工程即将启动。汛期来临前,又将有72条、500公里的河道告别脏乱、淤塞,成为水清岸绿、畅流无阻的生态河道。截至2014年底,本市已有780公里中小河道完成生态疏浚,2016年汛期之前,全市1460公里中小河道治理任务将全面完成。
日前来到房山大石河畔,缓缓流淌的大石河清澈见底,河边的砂石坑经过防渗处理后灌入再生水,成了几片小小的湖泊,闪着碎金般的粼粼波光。河中有曲折的木桥穿水而过,两岸新植了柳树、油松,6个口袋公园分布在沿岸。而就在一年之前,河道里还布满着砂石坑,扬尘严重。
2012年底,市水务局梳理出了需治理的1460公里河道,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生态疏浚。“不少中小河道断面狭窄、淤积,充斥着污水、垃圾甚至是违法建筑。比如治理之前的小清河,又脏又臭,一到汛期就容易出现淤塞。”北京市中小河道治理办公室的负责人说,治理措施主要是堤坝加固、岸坡整治和清障清淤,改善河道行洪能力。山水林田路是一个整体,虽然每条河的治理措施不尽相同,但都会考虑到与绿化造林、水源涵养、截污治污相结合。“治理之后,河流恢复了生态清洁,行洪安全也有了保证。”按照规划,中小河道的防洪标准至少要达到十年一遇,中心城、新城范围内的河道防洪标准要达到20年一遇。这两年的汛期,经过治理的中小河道没有再出现滞洪的问题。
治得好,也得护得住。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疏浚的河段将建立实名档案,“每个河段的管理单位、养护标准和资金、管理责任人等信息都会详细记录在档案里。”为了维护水清岸绿的美景,水务部门加强了河道保洁、垃圾清运,增加了巡查的频率。
有“水上森林”美称的东郊森林公园,上千亩绿植、花卉和人工湖相映成趣。经过中小流域治理后,东郊森林公园与小中河、温榆河相连。河流为公园输送景观用水,让公园的人工湖参与到了城北水网的大循环中。汛期来临时,森林公园也可以作为蓄滞洪区,容纳近1000万立方米洪水,保证了首都机场和通州地区的防洪安全。
中小河道治理办公室的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小河道治理任务已经完成过半,建设了30公里截污管线、49座桥梁和72座涵,新建的140多公顷绿化护坡也给河岸穿上了“新衣裳”。2015年春,500公里河道治理又将启动,2016年汛期之前,全市1460公里中小河道治理任务将全面完成。(朱松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