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披上“黄金甲” 行车道成晒粮场
京郊玉米丰收,不少郊区道路又披上了“黄金甲”,成了农民晒粮的场所。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不单是乡村小路,就连部分宽阔的公路也铺上了金黄的玉米粒。来往车辆都小心避让,上演着一幕幕生死时速,而路边就是“禁止打场晒粮”告示牌。
玉米丰收让农民喜上眉梢,却把忧愁写在了不少司机的眉间。
昨天,记者驾车沿京平高速出京方向行驶。一拐出收费站,就到了变作“晒粮场”的公路。
“一到秋收时节,车就特别难开!”一名在路边歇脚的司机告诉记者,他常常在城区和郊区之间穿行,不论是村镇道路还是省级公路,晒粮占道的现象都不少见。“碰到这种情况,开车的时候就得格外小心。速度慢了不说,压到玉米粒时,只要稍一制动就会打滑、甚至侧滑。尤其在夜里,简直是险象环生,特别危险!”他无奈地说。
不只是过路司机的安全,晒粮农民的安危同样让人心惊。在另一处路段,记者也发现披上了“黄金甲”的路面:原本十来米宽的道路被玉米粒挤得只剩5米宽,连错车都困难。路边儿,五六户村民正忙活着铺玉米粒。他们用砖块、木棍、矿泉水瓶把公路上的玉米圈起来,划成一片一片,防止车辆碾压。为了保证晾晒效果,村民还不时挥动耙子,翻动着玉米粒。低头干活儿时,他们常常不顾自己的安全,任凭大车在身旁呼啸而过。
记者查阅了相关法规,发现公路晒粮早已被列为违法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相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公路上及公路用地范围内摆摊设点、堆放物品。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也做出了明文规定: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
把公路变作晒粮场,既存在如此大的安全隐患,又违反相关法律。为什么多年来屡禁不止呢?
“不在这儿晒粮,那让我们去哪儿晒呢?”一名坐在路边晒粮的村民告诉记者,在公路上晒粮也实在是无奈之举。他说,其实“公路晒场”远比不上专门的粮食晾晒场,过路车辆会卷走一部分粮食粒,一万斤粮食会损失600斤。
据了解,以前,村村都有专门的晒场。但土地承包给农民后,原有的晒场也分配给农民个人。有的改种粮,有的改种菜,还有的开辟成了鱼塘。晒场没了,但晒粮的需求还在,村民只能自己想办法、找地方。
玉米产量大,村民自家的房顶上、院子里、村中路边都已经铺满金灿灿的玉米粒,但仍有一大半没地儿晾晒,只能“霸占”公路。“天气就像小孩儿的脸,说变就变。如果不及时晒,遇见下雨天,这么多粮食就得全发霉咯!”一位村民说。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