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4.4公斤走私象牙被查获

13.10.2015  04:05

 

  本报讯(记者 王海燕)象牙、犀牛角、熊掌、穿山甲片……昨天,市森林公安局对外通报了近期侦破的特大非法收购、运输、出售野生动物制品系列案件,并现场展示了被查扣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制品。其中,查扣的象牙及其制品就达到了804.4公斤,是有史以来查扣量最大的一次。

  市森林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刘文姝介绍,5月21日至8月30日间,市森林公安侦破了特大非法收购、运输、出售野生动物制品系列案件,在北京、河北、广东、山东等地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共计查扣象牙及其制品804.4公斤,犀牛角11.3公斤,熊掌35只,以及盘羊角、红珊瑚制品、穿山甲片、独角鲸牙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制品若干,涉案价值2439万元。

  据了解,这是本市森林公安机关迄今侦办的起获数量最大、抓获涉案人员最多的野生动物制品犯罪案件,也是全国森林公安系统侦破的涉案数额最大、价值最高的一起非法贩卖象牙制品案件。

  “涉案象牙都是从日本非法走私进来的。”刘文姝介绍,走私象牙先进入我国香港,然后经过深圳、威海流入。“这几年,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犯罪多元化、集团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犯罪团伙有走私渠道,有加工厂、仓库,还有运送车辆。有的以经营古玩店铺为幌子,实际上暗地里通过网络、快递进行大宗的地下交易。

  本次查扣的野生动物制品,很大一部分就是通过快递公司运送的,“这也是近一两年出现的新趋势。”国际野生贸易研究组织中国项目负责人周非介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快递公司有责任和义务对快递物品进行查验,但过去主要警惕的是爆炸品、危险品,对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警惕意识普遍不强。今年3月3日,国际野生贸易研究组织联合中国17家快递公司发起倡议,对非法野生动物贸易说不;鼓励快递工作人员在发现非法野生动物制品时,及时向政府部门举报。

  和非法运输一样,私自购买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也有触犯法律的风险。“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擦亮双眼。”刘文姝介绍,以象牙制品为例,市场上流通的既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让卖方出示销售许可证明,并索要标识等证明文件,以防买到非法走私物品。

  图为市森林公安查获的野生动物制品。 何建勇摄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新当选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