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米一处公厕 从北京公厕变迁看文明城市建设
新华网北京5月27日电(记者赵仁伟、关桂峰)“到过许多城市,出门找厕所是件头疼的事,但北京的公共厕所随处可见,很方便,很干净。”在北京南锣鼓巷,安徽游客姜红表示,她对北京的公厕印象深刻。
清一色的灰墙青砖白窗棂、统一的阁楼式窗户、蓝底白字的公厕标识、干净卫生的室内布局……在游人如织的南锣鼓巷,近800米的南北巷就有近10处公厕,充分满足游客所需。
不仅是在旅游景区,在普通市民居住的大小胡同里,也四处遍布公共厕所。登陆手机APP“北京公厕查询”,还可以查询附近的公厕分布。
“如今,在四环以内,每平方公里就有20座公厕,人们步行5分钟内就能找到厕所。五环以内500米一座公厕。”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环卫处季扬说,全市现有公厕2万多座,是我国公厕最多的城市,与许多世界知名都市相比,公厕数量也很可观。
北京公厕不只是数量多,洗手台、化妆镜、无障碍设施、婴儿台、行李架等完备而人性化的设计也带给人们舒服的体验。更贴心的是,男女厕位比例达到4比6,减少了景区女厕所前排长龙的现象。
“北京公厕能有今天的状况,历经几次‘公厕革命’。”北京市市政市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1949年时的北京,全市公厕仅有500余座,且均为旱厕。胡同居民使用的也是既原始又简陋的“旱厕”。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逐步将旱式厕所改造为水冲式。
伴随着改革开放,对外交往日益增多,在北京的一些重点地段和旅游景点,出现“有档次”的公厕。但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很多人对公厕有意见:脏、臭,数量少,不方便,也影响首都形象。
对于公共厕所,老北京人都有着熟悉而复杂的记忆。曾经一个时期,每天早上,人们一见面就会问:“干吗去?”“开会。”“开会”就是上厕所,因为当时公共厕所少、人多,人们不得不在门前排队等候,等的时候少不了神侃国家大事、聊聊家长里短,故称“开会”。
据北京市市政市容委介绍,当时提出“公厕革命”,主要是从规划和功能进行改进,改变传统观念中的厕所“形象”。1995年北京第一次举办公厕设计大赛。1997年至1999年三年间,北京以每年改造1000座街坊厕所的速度,迅速完成公厕的升级换代。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对街坊胡同厕所进行的第二次大规模改造。
在筹办北京奥运会的过程中,北京公厕迎来新的升级契机。2005年,北京新一轮公厕改造启动,重点是胡同公厕改造和场馆、驻地周边新建公厕。从老城区,到四环内、四环外,几千座公厕纳入改造。改造后,公厕内部设施功能更加齐备,更加注重个人隐私,洁具更加节能环保,可以有效控制异味。
北京市还出台相关规定,落实保洁责任,建立监督考核,促进公厕服务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在东城区五道营胡同口管理公厕的老林夫妇是东城区环卫一中心的环卫工人,他们吃住就在公厕旁的管理间。“随着人的文明素质提升,厕所也比过去好打扫多了。”老林说。
中央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徐伟说,公共厕所是城市管理水平、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重视公厕,为民众提供优质便利的公共服务,是文明城市的必然选择。北京公厕不论从建设数量、维护水平看都位于全国前列,已成为向外界展现首都风采的窗口。
针对北京公厕仍存在分布不均匀、新建小区公厕少等问题,北京市市政市容委表示,今后北京市进一步完善公厕规划布局,对于一些拆迁后的地区,要及时还建公厕,并呼吁社会单位对外开放公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