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学习十九大精神新年学术报告会” 暨师生学术交流会举办

06.01.2018  06:42

1月3日下午,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党支部和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在求是楼举办“学习十九大精神新年学术报告会”暨师生学术交流会。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李文钊和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宏山先后主持会议,学院党委书记李家福、副书记崔军、毛寿龙教授、孙玉栋教授、王宏伟副教授、刘伟副教授、钟卫副教授、董长贵助理教授、博士后段琪斐、党务秘书张世闯以及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的全体博士生和硕士生参加了报告会。会议期间,支部党员同志和所里教授结合十九大精神报告了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与会人员畅所欲言,讨论热烈。

毛寿龙首先就“2017-2018年公共治理与政策的秩序维度”进行了发言。他提出,在2018年,基本的治理秩序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治理能力还会延续传统的办法,但会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在发展中不断变化。在新的一年里,个人命运将更多的与国家和时代挂钩,希望青年教师和青年学子努力提升专业能力,不断提高身体素质,更好地应对新时代的挑战。

杨宏山围绕京津冀城市群治理的问题,论证了由一体化向协同治理的政策变迁过程。他认为京津冀城市群具有治理的特殊性,存在政治地位不对等、经济发展差距大等问题,这使得一体化成为了高调的理想主义,无法真正落地。为了找到一体化的核心抓手,京津冀城市群的治理政策实现了从“首都经济圈”“京津冀一体化”向“一疏一建”“协同发展”的转变。最后他梳理了京津冀城市群的政策变迁过程,指出京津冀协同治理需要中央介入,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努力推进城市群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推动“一疏一建”的有效对接,推进跨境合作税收分成、利益分配,促进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增进干部人才的交流。

孙玉栋对新时代下的现代税收制度进行了介绍,指出欧盟降税引发了国际范围的减税浪潮。在此影响下,我国积极调整税制结构,十三五税制改革聚焦七大税种,对增值税进行扩围和减税率,个人所得税将继续采取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计征方法,房产税方面将产生革命性的变化,消费税将推陈出新,资源税和环保税的征税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将完善关税制度和国地税征管体制。增值税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直到2016年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消费型增值税。他对未来的税制改革趋势进行了预测,认为目前我内税制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税收形式变化的大环境,未来税制改革将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不断建立和完善地方税体系,利用税制安排更好地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的差距,在“青山绿水”、“美丽中国”的背景下更好地考虑环保税、资源税等税制安排,建立现代化的税收征管体制,进一步推进税收法定。

崔军对财税改革进行了三方面的总结。首先是支出改革,主要举措将落实在预算上。从2014年8月1日,支出领域的改革告一段落,当下的任务是如何更好地落实支出改革。其次是税制改革,在全球减税趋势的影响下,国内改革的大框架是坚持结构性减税,这不等于全面减税,而是有增有减。第三是税收管理体制改革,体制改革主要集中于分税和转移支付两个领域。

王宏伟结合自己的国家安全研究领域,对京津冀城市群治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区域一体化实际上是指经济区域一体化,当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至行政区域一体化时,就可能产生矛盾。京津冀三地在危机、安监、卫生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地位不对等,呈现出一种“中心——半边缘——边缘”的结构,中心往往将风险向边缘地区转移。他认为协同治理需要权威的高位驱动,同时对除此之外的其他驱动途径提出了疑问。

刘伟从政策科学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国际领域内公共政策的变迁机制。她着眼于政治上存在分歧、利益相关者众多的全球性公共政策领域,并采用洛伊对政策的分类,将政策过程与政策类型相结合,提出了国际公共政策形成与演化的理论框架。她提出,在国际公共政策的实践中,四种政策类型并不必然全部出现。在某些例外情况之下政策类型的演化过程可能由于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化程度而出现中止或跳跃。

董长贵主要关注和评估了我国中央政府去产能政策的总体效果和效率,以2014年以来的煤炭产能过剩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了蛛网模型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层次聚焦于国家和全行业层面。同时,他还仿真模拟了市场调节机制下煤炭的供求和价格变化,并将其与政府干预的效果和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央政府的强力干预政策能够高效、迅速地稳定煤炭价格、去除过剩产能。

李文钊通过对我国财政预算变迁的实证分析,探讨了间断——均衡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并分析了政治周期、制度摩擦对预算变迁过程的影响。他通过对1992-2017中国财政预算和决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间断——均衡预算理论对于全国财政、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适用性,此外以“党代会”区分了研究时段中的不同政治周期,并以预算法规的数量作为制度摩擦的代理变量,研究了政治周期和制度摩擦对预算变迁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的财政预算变迁符合间断——均衡理论,不过在中央与地方、预算与决算之间存在差异,且政治周期和制度摩擦对预算变迁具有显著影响。

李家福对几位教授的发言进行了简单总结与点评,认为他们就十九大精神进行了专业化的深度解读,这是一种实现“支部工作务实化”的重要尝试,探索了政治学习和专业学习的有机结合,实现政治学习带动、引领和促进专业学习,实现政治学习和专业学习的协同发展。与此同时,他也对李文钊就本次会议的辛勤筹划合组织协调、各位教授的积极参与表示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