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方案公布
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确定将于10月28日召开。10月13日,从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地铁、公交票制票价听证方案也同步出台。
此次地铁、公交票价调整共设计了4套方案,地面地下同步按照里程实行计程票制,同城同价,多坐多付费,体现公平性。价格调整后,北京公共交通整体价格与上海持平,低于广州、深圳水平。票价调整后,乘客支出将增加,支出增加的幅度将根据乘坐的频次及距离的长短有所差异,多乘坐多付费。
在轨道交通价格方案中,价格调整幅度2元左右,特定人员优惠保持不变,通勤一族阶梯优惠。地面公交价格方案中,一个方案继续保留了刷卡较大幅度的优惠,在适当提高票价的基础上,继续给予普通卡刷卡5折优惠,学生卡刷卡2.5折优惠;另一方案基本保持原票价,取消普通卡刷卡优惠。
轨道交通听证方案详解
方案一解读:
起步3公里每人次2元
轨道交通的听证方案一显示,起步3公里内每人次2元,3-6公里每人次3元,6-18公里每6公里加1元,18-42公里每12公里加1元,42公里以上每18公里加1元,票价不封顶。
平日里,大部分北京市民出行的平均距离是多少?在这一方案中处于什么票价区间?市发展改革委提供的票价和乘客分布比例表显示,出行里程6-12公里(含)、12-18公里(含)以及18-30(含)公里这三个区间的乘客分布占总数比例均在25%左右,票价分别为4元、5元和6元。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透露,这套方案的平均票价水平比现行票价提高2.4元。按照2013年路网实际统计的乘客月平均乘坐轨道次数11次测算,乘客月平均支出为48.4元,月增支26.4元。
对于工作日都要乘坐轨道交通往返的通勤乘客而言,按照平均每天乘坐2次轨道交通,每月22个工作日测算,乘客月平均支出为194元,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3%。
方案二解读:
94%的乘客单次票价6元以内
与方案一相比,方案二起步的公里数和价格均有所上升。
方案二之中,起步6公里内每人次3元,6-12公里每人次4元,12-32公里每10公里加1元,32公里以上每20公里加1元,票价不封顶。
票价和乘客分布比例表显示,6-12公里(含)、12-22公里(含)、22-32公里(含)这三部分的乘客票价分别为4元、5元和6元,分布比例分别为27.23%、37.26%和15.19%,加起来占乘客总数的79.68%,近八成。再加上6公里以下的乘客,按照方案二,94%的乘客单次出行票价在6元以内。
市发展改革委给出的测算数据显示,第二套方案的平均票价水平比现行票价提高2.3元。按照2013年路网实际统计的乘客月平均乘坐轨道次数11次测算,乘客月平均支出为47.3元,月增支25.3元。
方案二对通勤乘客而言,按照平均每天乘坐2次轨道交通,每月22个工作日测算,乘客月平均支出为189元,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2%。
方案比较:
方案一起步价未上调 方案二中长途相对有利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两个方案相比,方案一起步价与现行票价水平相衔接,有4.35%的乘客不受调价影响;加价计费里程比较精细,但中长途乘客费用相对较高。方案二则适当提高起步价格,但加价计费里程较为简单,平均票价水平相对较低,约11%的人群调价幅度低于方案一,对中长途乘客相对有利。根据目前路网规模和乘客乘坐距离分布比例数据测算,计算相关优惠政策后,两个方案平均票价水平分别为每人次4.4元和4.3元。
轨道交通阶梯优惠:
最高可打5折 超出400元不再优惠
家住宋家庄的市民李辉,在中关村一家企业工作,每天乘坐轨道交通上下班的距离可不短。从宋家庄站乘坐10号线,到角门西站换乘4号线,需要历经21站才能到达。作为一个上班族,李辉最为期待的就是地铁能够给他这样的“通勤乘客”提供优惠政策。
10月13日出台的听证方案果然没有让李辉失望。听证方案中明确,每自然月内,乘客乘车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支出累计满100元后,超出部分给予8折优惠;满150元后,超出部分给予5折优惠;支出累计达到400元后,不再享受打折优惠。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以乘客单次出行票价10元为例,如果乘客每次出行票价10元的话,一个自然月内第11次乘坐时就开始享受8折优惠了,第18次乘坐时开始享受5折优惠。
如果这位乘客每月22个工作日往返出行,每工作日乘坐2次轨道交通的话,按照优惠政策算下来,每次平均票价约6.6元,每月实际支出的轨道交通费用与无优惠情况下月轨道交通支出费用比起来,相当于打了约6.6折。而且随着乘坐次数的增加,折扣优惠力度还会更大。
而如果乘客每次出行票价5元的话,一个自然月内第21次乘坐时就开始享受8折优惠了,第34次乘坐时就开始享受5折优惠,按每月22个工作日、每工作日坐2次地铁的话,优惠后全月平均每次票价实际为4.1元,月平均优惠折扣约8.2折。
根据目前路网实际客流情况测算,优惠后,98%的乘客月支出将在200元以内。对于通勤出行来说,优惠后,93%的乘客月支出约在200元以内。
为什么此次方案中将封顶金额设置为400元?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月出行天数30天,每天乘坐2次轨道交通,单次最高票价10元,支出满100元后8折、满150元后5折优惠计算,月支出为371元。而这样的出行频率和距离已经可以覆盖绝大多数通勤乘客的出行需求,因此优惠封顶金额设置为400元。
地面交通听证方案详解
方案比较:
方案一起步价较低 方案二鼓励刷卡乘车
此次公布的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方案中,对于地面公交同样给出了两套听证方案。
方案一显示,公交车起步5公里内每人次1元,以后每增加10公里加价1元;取消一卡通普通卡刷卡优惠,学生卡刷卡5折优惠。
与方案一相比,方案二差别较大。公交车起步10公里内每人次2元,以后每增加5公里加价1元;一卡通普通卡刷卡实行5折优惠,学生卡刷卡实行2.5折优惠。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两个方案相比,方案一主要取消折扣优惠,对于目前使用现金购票的人群总体影响较小。方案二适当提高票价,继续给予刷卡优惠,有利于鼓励刷卡乘车,方便乘客快速上下车,也便于企业掌握客流情况,合理安排运力,提高精细化水平;45%的刷卡乘车人群实际支出票价低于方案一。
根据目前路网规模和乘客乘坐距离分布比例数据测算,两个方案平均票价水平分别为每人次1.55元和1.31元。
有何影响:
通勤乘客月支出百元左右
测算结果显示,两个方案的平均票价水平比现行票价分别提高1.01元和0.77元。按照抽样调查中乘客月乘坐地面公交34次测算,乘客月平均支出分别为52.7元和44.5元,月增支34.3元和26.2元。
对通勤乘客而言,按照平均每天2次地面公交出行(约共需乘坐3条公交线路),每月22个工作日测算,乘客月平均支出分别在102.3元和86.5元左右,分别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8%和2.4%左右。
而在对企业的影响方面,根据目前路网客流数据及免票情况测算,票价调整后,企业年税后票款收入比现行票款收入分别增加36亿元和26.4亿元。人次票款收入占人次总成本的比重将由现行的16%分别提高至45%和38%左右,其余部分继续由政府按照公共交通财政补贴机制解决。(杨汛)
10位消费者代表参与公交地铁价格听证
年龄从34岁至63岁,均首次参与听证会
公交、地铁票制票价听证会将在月底举行。10月13日,市消协公布了推荐的10名消费者名单,这10名消费者占到了听证会参加人数的五分之二以上。10月13日中午起,这10位消费者代表陆续从工作人员手中签收到了一叠有30多页厚的听证材料,做起听证会前的“功课”。
市消协消费投诉部闫玉珊介绍,此次市消协推举消费者代表时,要求代表个人具有一定调研能力和表达能力,能热心为消费者公益事业服务,愿意参与此次听证活动等。“另外结合此次公共交通票价听证的特殊情况,参与听证的消费者都是平时多乘坐公共交通的市民,例如住在郊区却在城区上班这样的代表性人群,他们更有参与感和发言权。”闫玉珊说,这10位消费者此前都从未参加过听证会。
此外,市消协在推举消费者名单时还考虑了年龄、性别以及工作领域等综合情况。10名消费者代表的年龄分布从34岁到63岁,3位男性、7位女性,工作领域既有工薪阶层、也有退休人员,还有高校的专家学者。
10月13日中午1点钟刚过,在昌平区天通苑南街道北方明珠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张文平大姐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一个厚厚的信封,在回执单上签下了第一个名字,成为第一位拿到听证材料的消费者代表。
自己家住6号线的草房站附近,早上先坐6号线到东四站换乘5号线,足足需要近20站到立水桥站……张大姐平日里上下班坐得最多的就是地铁,“说实话,有时候5号线真是让人挤得头大。”
这也让她对这次的地铁票价调整方案更为关注,“我更赞成第二套方案。”张大姐说,两套方案相比,第二套方案将定价起步公里数定在了距离更长的6公里,这更符合大家的出行习惯。
在亮马国际珠宝古玩城工作的孔令海大爷今年63岁,是这次参与听证会的消费者代表中年纪最大的一位。每天早上从海淀区闵庄路出发坐528路到巴沟站、乘坐地铁10号线到亮马桥站,再坐上一段418路公交车,孔大爷说自从10号线开通以后,这种“两头公交、中间地铁”的路程一直是他的上下班行程。
“调价有它的合理性,这咱能理解。”孔大爷说,对他个人来说,公交和地铁两套方案调整后的价格都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不仅如此,听证方案还特意加入了优惠方案,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价格上涨。
在拿到听证材料之前,孔大爷特意和自己小区里的不少保洁、物业管理人员聊起了这个话题,“我打算提个意见,票价调整也得考虑外来打工人群的特殊情况,通勤成本占人均月可支配收入3%这一条是不是可以再细分一些?”孔大爷说,不少外来打工人群往往住在郊区,但工作在市区,每天一来一往距离挺长,可如果按照方案中里程数递增、票价同样递增的安排后,交通费用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笔小数目。
“我的研究团队正在对以往的材料进行总结、分析,15号拿出一套初步方案。”在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任职的韩宝明教授说,他们的研究团队之前一直在做和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相关的课题。
“我的关注点可能和普通消费者有点不一样。”韩宝明说,在他看来,并不是票价越便宜,对市民越好。市民的出行环境和公共交通的运营成本、出行的舒适度都有着直接关系,票价调整的最终目的是在于改善大家的出行环境,无论是上班、上学或是平常的娱乐消费,都能有更好的出行体验。
“目前来看,并不是所有的交通高峰都无法避免。”韩宝明表示,“从目前的方案看,票价调整主要依靠的是里程数这一项指标,我们正在研究探讨方案,希望能提出一些更多的考量指标,来给调价方案做参考”。(张倩怡)
7类特定人群优惠政策不变
儿童免票身高提至1.3米
听证方案中确定,继续给予解放军士兵、武警士兵、伤残人民警察、盲残人士、残疾军人、离休干部、见义勇为人员等7类特定人群享受轨道交通免票政策。
同时,继续给予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残疾人、解放军士兵、武警士兵、伤残人民警察、残疾军人、离休干部、见义勇为人员等8类特定人群享受地面公交免票政策,同时,继续给予学生半价优惠政策。
此外,方案还提高了儿童乘车免票线标准。考虑儿童身高普遍提高的实际状况,本次将儿童乘车免票身高由1.2米提高至1.3米。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为保障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将综合测算公共交通票价调整对低收入人群的支出影响,在当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金、最低工资标准等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调整时予以补偿,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水平不受影响。
在保持对特定人群优惠政策,确保“应享尽享”的同时,服务也将进一步精细化。从有关方面了解,将通过证件(证卡)与公交一卡通相结合,实现凭证验证向刷卡计次转变,防止特殊人群公交优待被冒用、盗用、滥用。
相关信息: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听证会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