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名院士加盟推动京津冀钢铁“减排”
京报网讯(记者 童曙泉)整合三地各自优势资源后,刚刚搭建的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将携300余亿元节能减排融资额度,联手改造、提升该区域钢铁产业。同时,徐匡迪、干勇等8名院士组成的顾问委员会,也将以强大的科技资源推动钢铁“减排”。
联盟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和引导下,由三地科技主管部门联合组织推动成立。首批成员单位由北京科技大学、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渤海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70余家机构组成,涉及京津冀区域钢铁节能减排领域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程公司、装备制造生产企业、大型钢铁生产企业以及科技、金融服务机构等。联盟理事长和秘书长单位均由北京科技大学担任。
通过京津冀三地财政投入,综合运用产业基金、创投基金、银行信贷、融资租赁、债券、财务公司融资等多种金融产品,建设银行、平安银行、北京银行和易禾资本等金融服务机构计划提供京津冀节能减排融资额度300余亿元。
政府和联盟将引导金融机构、企业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发挥金融杠杆作用,缓解节能减排企业资金不足状况,促进其开拓市场,提高接单能力。通过资本投入模式创新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引入,破解资金缺少造成的死结。
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介绍,联盟整合三地钢铁生产企业、节能减排相关机构、高校院所和金融机构等全链条资源,将“科技促进产业聚集”作为开展联盟工作的主线。通过着力搭建“政产学研金用”产业融合发展平台, 促进科技成果在京津冀区域的快速产出、转移、落地和产业化,实现钢铁行业产品升级、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污染排放达标治理,打造一条京津冀钢铁行业的生态价值链。
联盟负责人表示,为促进钢铁行业节能减排,联盟除立足京津冀推动协同发展外,还将服务全国,构建“三平台一示范区”相互促进的创新工作模式。其中包括建设产业技术联合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建设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与产业转型升级科技示范区。
8名院士的加盟,无疑是此次联盟成立最强大的科技“支援团”。除了徐匡迪、干勇院士,还有谢克昌、孟伟、殷瑞钰、过增元、郝吉明、金红光等,都是冶金、环保、能源等领域的大家。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同时还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是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
参加联盟成立仪式的干勇院士归纳,钢铁工业绿色发展重点工程在引领示范中包括五个方向,一是先进钢铁的绿色产品,高效、低耗生产工艺技术创新工程;二是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环保系统集成优化创新工程;三是利用清洁能源,研发应用钢铁生产低碳技术创新工程;四是多产业协作,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绿色产业链的创新工程;五是运用安全的信息化的技术,优化监管、管控生产控制流程。
“京津冀完全可以搞一个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示范工程。”干勇提出,钢铁产业可以和石化等行业结合发展,实现新型高效烧结生产与烟气治理协同控制。此外他还提出,临海钢铁企业必须搞海水淡化,实现对能源的梯级利用;建立工业互联网时代的钢铁制造平台和服务平台,也是互联网下的网络服务平台,实现钢铁制造全流程在线监测及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等。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