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沙漠边城20载治沙路:全民合力构筑绿色屏障

17.04.2018  07:42


资料图:且末民众植树现场。王小军 摄
  一大早,68岁的阿布都热依木·买买提便和新疆且末县科台曼艾克村的其他村民一起,来到距县城不足5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参与春季植树活动。“防风治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一点都马虎不得。”
   沙漠边城之苦
  且末县地处昆仑山、阿尔金山北麓,位于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四面环沙。且末县总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沙漠面积就达5.3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阿布都热依木·买买提回忆,在他们小时候,且末县一年四季风沙漫天。“一刮沙尘暴,整个县城都是黑黄色的,根本没法出门。”
  据且末县防风治沙工作站数据显示,治沙工作启动之前,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每年以5—10米的速度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推进,且末县城中心与沙漠仅有2公里,只有一河之隔,是新疆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为了阻挡沙漠继续向前推进,1998年起,且末县成立了防风治沙工作站,启动了治沙工程。20多年间,每年春秋两季,且末县各族民众都会带着工具参与防沙治沙活动,每年参加防沙治沙的民众达30万人次以上。



资料图:新疆沙漠边城且末县开展万人春季沙漠植树补种活动。王小军 摄
   全民参与防沙治沙
  植树容易育树难,在治沙站工作13年的帕提古丽·亚森忙着评估各个植树点情况,以便保证树木的成活率。
  “10年前,只要一刮风,我们就无法干活。”帕提古丽·亚森说,多年来,工作人员护树修路,从早忙到晚。“吃不上热饭都很正常,冬天沙漠里又冷,我们也都在坚持。”
  正因为大规模、高质量的造林治沙,且末县防沙治沙初具规模,当地也从简陋的人工造林防沙,到现在规模化、产业化的植树造林。如今,曾经被称为“沙漠孤岛”的且末县外围,构筑了一条长23公里、宽7公里的绿色屏障,治沙造林面积达11万余亩。
  据当地气象部门数据显示,通过近20年的防沙治沙,有效阻止了沙漠向前推进。比起2013年,且末的优良天数增加了近80天。
  且末县防风治沙工作站工作人员佟戈雁告诉记者,如今生态环境的改变,离不开全县各族民众的辛勤劳作。“曾经怀疑植树存活率的民众,如今春季都会自发前往沙漠植树。”
   沙产业初具规模
  除了防沙治沙,以肉苁蓉、红枣、枸杞为主的沙漠药业和林果业等生态经济型产业也初具规模。仅2017年,当地靠采挖肉苁蓉、大芸种子等取得经济效益超2000万元人民币。同时,当地出台参与防沙治沙各类优惠政策,吸引多家开发商签订沙漠治理合同,完成生态治沙面积2.2万亩。
  “我们坚持把沙漠化治理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发展沙漠生态旅游、观光、休闲等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与民众共享防沙治沙建设带来的成果。”且末县委书记徐凯说。(王小军 陈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