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一窗受理”
■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窗受理”,节省企业“脚底成本”;
■设立“政保贷”金融服务平台,为中小出口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全市新建、提升蔬菜零售、便利店等基本便民商业网点2994个,推动本市生活性服务业再上新台阶……
2013年以来,北京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深入推进了多项改革服务举措,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各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切实降低了制度成本,释放了市场活力。
简化手续 填报事项减少近半
今年,北京市商务委在外资企业设立方面有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凡未进入北京市产业发展“负面清单”的外资企业,在设立时由审批改为备案;同时与市工商局联动,在全国首创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窗受理”模式。
以往,任何一家想在北京成立的外资企业,都必须提交十多份材料到商务部门审批,得到批准证书后才能到工商部门去注册企业。“一窗受理”模式实施后,外资企业仅需在网上填写一张电子表格,即可同时完成工商注册和商务备案,使企业不用来回跑路,“脚底成本”大幅下降。据市商务委外资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一窗受理”改革仅在商务备案环节就能让外资企业减少45%的重复填报事项。
聚焦痛点 “政保贷”助力小企业
当前,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外贸下行压力较大,尤其是中小外贸企业多存在“有单不敢接”、“有单无力接”等情况。在市场环境建设方面,不少企业感到房租贵、人力成本高,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普遍感到融资难、融资贵、资金紧张。为此,北京市商务委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政保贷”金融服务平台,通过把出口信用保险、政府担保资金、银行等金融资源有机结合,共同为外贸企业和银行承担风险,以解决大量中小出口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去年10月,“政保贷”金融服务平台为北京的一家人造草坪公司放出了50万美元的首单融资款。该企业负责人在接受款项时表示,此前公司也向银行申请过保单融资业务,但没有得到审批,因为资金问题常常不得不放弃一些结算周期长的优质客户,而有了这笔贷款,就能多接10个业务。
作为全国首个集出口信用保险、政府担保资金、银行为一体的中小企业出口金融服务平台,“政保贷”由“单纯政府担保”转变为“政府担保与企业信保双重保障”,“主要为企业融资担保”转变为“为企业和银行双向担保”。与一般银行贷款相比,“政保贷”平台融资的门槛和成本也都要更低。利用该平台,企业的融资成本可以比一般银行短期融资利率低8%到15%,最快可以当天融资、当天放贷。通过出口信用保险、政府担保资金、银行等金融资源的多重保障,企业也可以获得更高的授信额度。
同样为企业解决“痛点”问题的还有无形资产融资模式。北京市商务委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为契机,建立了无形资产融资试点,并完成国内首笔以版权为标的物的融资租赁案例。目前,已有118家文创企业以影视剧或音乐剧版权、专利权等为租赁物累计融资15.2亿元。
便民惠民 服务业还将上台阶
北京生活性服务业等内贸领域是最早放开的行业,现阶段要抓住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契机,既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又培育壮大一批本土市场主体。
一方面,北京市商务委依托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监管服务平台,逐步建立了《北京生活性服务业品牌连锁企业资源库》“红名单”制度,同步探索建立“黑名单”制度,通过双名单约束,让市场“越规范越便利”、“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另一方面,自2015年市政府印发《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以来,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共新建或规范提升蔬菜零售、便利店(超市)、早餐、洗染、美容美发、家政、末端配送和再生资源回收等基本便民商业网点2994个,其中新建1695个。市民最为关心的蔬菜零售网点共新建431个,规范提升297个。目前,全市蔬菜零售、便利店、早餐等基本便民商业服务网点在城市社区覆盖率达到86.8%,城六区实现社区全覆盖的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全市基本便民商业网点连锁化率达到30.3%,较2014年度末提升8.5个百分点。
此外,市商务委鼓励发展“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社区E中心、现有规范连锁商业网点搭载服务等新模式和新业态,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功能集成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市民生活的便利性。(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刘文曦】